广州资讯 社保 办事指南 车主关注 旅游 交通 教育 专业 办理指南

广州大学

[切换城市]
广州站> 广州教育> 广州大学> 华南农业大学信息

华南农业大学

英文名: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简称:“华农”,“华农大”,“SCAU” 所在地:广州 院校代码:10564 类型:综合类

211工程省部共建大学国家重点建设高校粤港澳高校联盟
  • 华南农业大学师资怎么样, 华南农业大学师资好不好

截至2016年9月,丁颖教授塑像现有教职工3000余人,教授、副教授1200余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5人,国家“千人计划”8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讲座)教授9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5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2人,国家特支计划7人,广东省领军人才1人,广东省特支计划19人,广东省高等学校特聘教授(珠江学者)18人,人(事)社部“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8人,教育部跨/新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11人,广东省“千百十工程”国家级培养对象5人,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6人,农业部农业科研杰出人才4人,国家级教学名师4人,国家级教学团队3个,博士生导师242人,硕士生导师998人。 中国科学院院士:卢永根中国工程院院士:罗锡文

  • 牟英辉
  • 牟英辉  副教授  ·联系方式:020-85288466(TEL)  (FAX)  ·电子邮件:youhymoon@scau.edu.cn  ·个人主页:  牟英辉,男,1975年出生。现任教于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作物科学技术系副教授。1998年毕业于东北农业大学,2002年赴日本留学,2005年3月毕业于日本茨城大学农学部并获农学硕士学位,2008年3月毕业于日本东京农工大学大学院并获农学博士学位,主要从事保护性耕作模式下土壤及作物养分动态的研究。2008年10月归国,通过华南农业大学“引进高级人才绿色通道”受聘于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任副教授。现在,从事具有华南地区特色的耕作与栽培模式的研究,主要研究大豆与疏植作(植)物—甘蔗、木薯、柑橘等间套作栽培,主持了一项华南农业大学校长基金项目“少免耕栽培条件下大豆/甘蔗间作体系对华南地区耕地土壤养分变化的影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大豆/甘蔗间作系统中氮磷养分吸收及转移机理的研究”,同时参加了多项国家及省部级的大豆间套作研究项目。在开展大豆间套作研究的过程中,发现了大量的在生产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并作了大量细致的研究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研究经验。目前,作为“国家大豆品种改良中心广州分中心”大豆科研团队的一名成员,在大豆间套作栽培方面正在开展深入的研究。  工作经历:  2008.10- 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 副教授  1998.7—2002.7 黑龙江省中良仓储技术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员  发表论文:  1. 牟英辉,小松崎将一,森泉昭治,辜松,荒木肇,平田聪之,陆稻栽培中覆盖作物与耕作方法对土壤物理性的影响,农作业研究42(1):11-20, 2007 (日文).  2. MU, Yinghui, Assessing Soil Organic Carbon in Relation to Land Use Management Using a Portable Hyper Spectral Camera in Andisols, MU, Yinghui, Zhiyu MA, Masakazu KOMATSUZAKI, Hiroshi SHIMIZU and Hiroshi OKAMOTO, 农业机械学会志,70∶3,2008.  3. 辜松,小松崎将一,森泉昭治,牟英辉,覆盖作物的利用与土壤无机氮的变化,农作业研究 39(1):9-16,2004(日文).  4. 小松崎将一,森泉昭治,辜松,安部真吾,牟英辉,从农家事例看利用绿肥的水稻栽培,农作业研究 39(1):23-26, 2004 (日文).  5. 辜松,小松崎将一,森泉昭治,牟英辉,覆盖作物与耕作法对土壤性质的影响,农业机械学会报, 36:37-40, 2005.  学会报告:  1. 牟英辉,辜松,小松崎将一,森泉昭治,太田宽行,山口昌良,原弘道,荒城雅昭,从耕地生态系统来看耕作系统的综合评价(预报),2003年度农业机械学会关东支部第39回年次报告14-15,2003.  2. 牟英辉,小松崎将一,森泉昭治,太田宽行,山口昌良,荒城雅昭,陆稻栽培下覆盖作物和耕作方法对土壤环境的影响,农作业研究39(别1):27-28,2004  3. Komatsuzaki, M., M. Yinghui,M. Araki, H. Ohta ,Tillage and Cover Crop Affect Field Rice Yields and Soil Biological Diversity. American society of agronomy 96th annual meeting, 2004, 3274.  4. 牟英辉,小松崎将一,森泉昭治,太田宽行,楠本理香,兼平蓝子,荒城雅昭,荒木肇,平田聪之,陆稻栽培下覆盖作物和耕作方法对作物生产性的影响,农作业研究40(别1):97-98,2005  5. 牟英辉,小松崎将一,森泉昭治,太田宽行,荒城雅昭,荒木肇,平田聪之,覆盖作物和耕作方法对土壤物理性的影响,农作业研究40(别1):99-100,2005  6. 牟英辉,小松崎将一,森泉昭治,楠本理香,荒木肇,平田聪之,兼平蓝子,覆盖作物和耕作方法对土壤呼吸量的影响, 2005年度农业机械学会关东支部第41回年次报告,68-69,2005  7. Mu, Yinghui, S. Sakai, R. Kusumoto, M. Komatsuzaki, S. Yamaguchi, A. Kanehira, H. Araki, Y. Hirata,Effect of Cover Cropping and Tillage System on Soil CO2 Flux in Field Rice Cultivation,Proceedings of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Ecological analysis and control of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from agriculture in Asia,September 15, 2005  8. Komatsuzaki, M., Yinghui,Mu, Effect of tillage system and cover cropping on carbon and nitrogen dynamics., Proceedings of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Ecological analysis and control of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from agriculture in Asia., , , pp. 62-97, 2005年  9. 牟英辉,小松崎将一,森泉昭治,坂井翔,荒木肇,平田聪之,耕作方法和覆盖作物对土壤氮动态的影响,农作业研究41(别1):143-144,2006  10. 牟英辉,小松崎将一,清水浩,森泉昭治,荒木肇,平田聪之,关于提高耕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的农作业系统的研究,农业环境工学关联学会2006年合同大会,大会发表概要 P87 No.P1302,2006  11. Yinghui Mu, Masakazu Komatsuzaki, Effects of Tillage System and Cover Cropping on Carbon and Nitrogen Dynamics, 中国黒龍江省農業工程学会2006学術年会論文集p21~24  12. 牟英辉,小松崎将一,森泉昭治,刘远,荒木肇,平田聪之,耕作方法和覆盖作物对二氧化碳流量和陆稻产量的影响,农作业研究42(别1):45-46,2007  13. 牟英辉,马稚昱,清水浩,小松崎将一,利用便携式分光相机对土壤资源的评价,农业环境工学关联学会2006年合同大会,大会发表概要,2007  14. Yinghui. Mu, M. Komatsuzaki, Effects of Cover Crop and Tillage System on Carbon and Nitrogen Dynamics in Field Rice Production, ASA-CSSA-SSSA Annual Meetings 2007, 2007.  15. 牟英辉,小松崎将一,荒木肇,平田聪之,三浦重典,关于增加土壤炭含量的耕作系统的研究,农业机械学会2008年度大会,2008。  研究项目:  1. 免耕栽培条件下大豆/甘蔗间作体系对华南地区耕地土壤养分变化的影响. 南农业大学校长基金2009.1-2010.12 主持  2. 大豆/甘蔗间作系统中氮磷养分吸收及转移机理的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012.1-2015.12 主持  3. 大豆间套作高产栽培技术示范与推广 2010年度省级农业综合开发科技推广 2010.1-2010.12 参加  4. 华南热带亚热带大豆现代产业技术体系研究与建立 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经费2009.1-2010.10 参加  5. 热带亚热带大豆种质及栽培技术引进与创新 948滚动项目子课题 2009.1-2010.12 参加  6. 嫁接用苗特征计算机视觉识别与动态分析的研究 中国博士后基金 2010-2011 参加
  • 梁广文
  • 梁广文  基本情况:  男,1948年12月出生,广东省珠海市斗门区人,中共党员。现为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昆虫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广东省学位委员会委员、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第七届全省委员会常务委员、农业部昆虫学重点开放实验室主任、广东省教育厅昆虫学重点开放实验室主任、华南农业大学热带亚热带生态研究所副所长、昆虫生态研究室主任、国家重点学科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学首席专家。  1981年毕业于华南农业大学昆虫学专业,获硕士学位,1988年获昆虫学博士学位,1990年-1992年任华南农业大学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1993年至今任华南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要学术领域:  昆虫生态学和害虫防治学。近年来致力于食品安全关键理论和技术研究,提出并将害虫生态控制和害虫生态控制系统理论与技术应用于蔬菜、水稻、水果、茶叶等有机食品生产中,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社会兼职:  中国昆虫学会副理事长、广东昆虫学会理事长、中国生态学会理事、广东食品安全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职。  主要学术成果:  先后主持国家和部省级项目20多项,参加国家科技攻关等项目12项。共发表有关昆虫生态学和害虫种群控制方面的学术论文260余篇,参加写作出版专著6部,与庞雄飞院士一起建立了害虫种群系统控制的理论与技术,作为系统阐述这一理论与技术的专著《害虫种群系统控制》(庞雄飞、梁广文,1995,广东省科技出版社)被列为国家当代科技重要著作和广东省优秀科技专著。  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990年获国家教委霍英东科研基金奖,1998年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02年获广东省自然科学二等奖,2006年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07年获广东省科学技术一等奖;此外,获厅级科技进步奖6项。1990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国家教委授予“做出有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称号,1992年被农业部评为“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997年被国家人事部授予“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1997年被列为广东省跨世纪人才培养计划国家级学术带头人培养对象(即“千百十”工程),2001年获广东省“千百十工程”优秀奖。  社会评价:  梁广文, 1981年在华南农业大学昆虫学硕士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从事昆虫学的教学科研工作。1988年获昆虫学专业博士学位。现任华南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农业部昆虫生态、毒理重点开放实验室主任、第四、第五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广东省学位委员会委员,兼任中国昆虫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生态学会理事,广东昆虫学会理事长,《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编辑,《中国青年生态学家论坛》编委会副主任,《中国昆虫科学》(英文)副主编。先后获得“丁颖科学基金奖学金一等奖”、“国家教委霍英东基金青年教师奖”、“华南农业大学科技兴农和科技推广先进工作者”、“王宽诚育才奖”等奖励和国家、省高级科技奖励92项。1991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国家教委授予“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称号。1992年被农业部授予“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1997年被国家人事部授予“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  他,在昆虫教学研究领域辛勤耕耘了20个春秋,用汗水浇灌出累累硕果,赢得同行的关注。  熟悉他的人们,都佩服他那种孜孜以求、不断探索的精神;了解他的人们都说他是昆虫学界的一员骁将。  他,就是昆虫学家、华南农业大学博士生导师梁广文教授。  “我更适合于做学问”。1972年,梁广文被保送到华南农业大学植保专业学习。在导师赵善欢、庞雄飞等教授的引导下,他对植物保护专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神秘的绿色世界深深地吸引着他,让他着迷。  在大学学习期间,他协助导师办起了专业刊物《植保通讯》,刊登植保学科研究的最新成果,发行全国,成为当时国内植保学界一份很有影响的专业刊物。从资料收集、稿件的编辑,到油印、发行,他都一丝不苟,尽心尽力,受到老师的好评。  1975年,梁广文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他非常想留在学校从事自己热爱的专业,导师也认为他很适合在高校从事教学研究工作。然而他却未能如愿。由于他是工农兵学员,必须“社来社去”,他只好依依不舍地离开了他敬爱的导师,离开他熟悉的实验室,离开了他眷恋的校园,来到佛山地区工作。临走前,一直对他爱护有加的导师语重心长地嘱咐:“小梁,希望你能继续努力,不要丢掉专业,欢迎你能再回来深造。”梁广文听着导师的话重重地点了点头。  刚刚走出校门的梁广文一心想从基层做起,主动要求到农村去锻炼。组织上根据学校的介绍,认为梁广文是一个可培养的人才,准备让他先到基层去锻炼一段时间。就这样,他来到了地处鹤山县边远地区的富湾公社工作。在这里,他亲眼目睹了病虫害对农作物的侵蚀破坏,亲身感受到广大农民对不能有效防治病虫害的无奈和对科学知识与技术的渴求。在工作中,他虚心向当地干部群众学习,踏实工作,没有半点架子,深受干部群众的欢迎。他下村庄,走农户,行走在田间小路,流汗在山岭田头,一心一意把自己的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生产实践中,为农民解决生产中遇到的难题。艰苦的环境和生活,磨炼了他的意志,培养了他实事求是、踏踏实实的作风和坚韧不拔的毅力。在农村两年多的实践中,他深刻体会到:自己的知识还远远不足以解决生产实践中碰到的问题,只有进一步提高自己,才能更好地为农民排忧解难。他没有忘记导师分别时的期望。在工作之余,他争分夺秒,沉浸在他热爱的专业中,时刻准备着重回母校深造。  1981年10月,根据他在工作中的突出表现,组织上准备让他主持公社的全面工作。这是人生一次难得的机遇。当组织上派人找他谈话时,梁广文却犹豫了。他清楚,这是组织上对他的信任和肯定。他也知道,朝着这一条路踏踏实实地走下去,是完全有可能干出一番事业的。但扪心自问,他深知自己还是解不开那多年积淀的专业情结,觉得自己更适合于搞教学科研,做学问。于是,他放弃从政的道路,毅然报考了母校昆虫学硕士研究生。  每当回忆起这段经历时,梁广文总是深有感触地说:“我从不后悔当初自己的选择。在那一段岁月里,自己学到了很多,深刻感受到农民非常需要科学技术。在工作中培养磨练出来的实事求是、深入基层、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和态度对我以后的学习工作影响很大,使我终身难忘。”  在攻读研究生期间,他十分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整整三年,他没看过一次电影,没有买过一件像样的衣服。虽然经济并不宽裕,但每次在书店见到自己需要的图书资料时,他却毫不犹豫地买了下来。整天泡在实验室里、图书馆中,忘了夜晚,忘了周未,忘了家人。他恨不得一口就把所有的知识都啃下来。  1981年,梁广文硕士研究生毕业后,终于实现了自己的理想,留校从事昆虫学、生态学及有害生物综合治理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害虫要系统控制”。留校后的梁广文很珍惜这个来之不易的机会。他在自己喜爱的专业领域里如鱼得水,孜孜以求、不断探索,在昆虫研究界开创自己的一片广阔的天空。  20多年来,在赵善欢、庞雄飞、张维球等老一辈科学家的悉心指导和支持下,梁广文在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工作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如今,他已成长为华南农业大学国家级重点学科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学科年轻的学术带头人。1990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国家教委授予“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称号。1992年被农业部授予“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技、管理专家”称号。1993年被提前晋升为教授,并被国务院批准为博士生导师。1996年被广东省昆虫学会和广东省生态学会推选为广东省跨世纪学术带头人培养对象,被省“千百十工程”确定为国家级跨世纪学术带头人培养对象;1997年被授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  在科学研究方面,早在攻读研究生时,梁广文就大胆地向导师庞雄飞老师提出:“病虫不能单独地研究,要系统地综合地探索,可以把系统科学应用到害虫控制研究上。”  “有新意!我支持你。”这一想法得到了导师庞雄飞教授的赞赏和认同。老师的肯定,激励着他深入探索的斗志。  于是,自1980年开始,师徒俩一起合作,把现代系统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引人昆虫生态学和有害生物综合治理的研究中,在前人成就的基础上,提出害虫种群控制的理论,并发展了一套相应的研究方法。  他的害虫种群控制的理论和方法,广泛地应用于我国南方水稻害虫、蔬菜荔枝主要害虫和湿地松粉蚧等重要害虫种群系统控制的研究工作中,并取得成功。在“六五”、“七五”和“八五”期间取得了一系列的重要科研成果,获得了国家和省的多项奖励。经专家鉴定认为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和国际先进水平。该研究对害虫生命系统的观点与方法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对推动我国乃至世界昆虫生态学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对其它害虫的研究提供了典范。  广东深圳、东莞、江门等地的蔬菜、果树基地广泛地应用了该项研究成果,获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1998年,庞雄飞院士、梁广文在深圳龙岗碧岭生态村,示范成功了叶菜类有机食品和有机甜玉米,产品价格相当于同类食品的两倍,市场供不应求。2001年,梁广文在江门的新会和台山进行有机稻米生产研究和示范,连续4造获得成功,生产的“葵香牌”稻米也成为广东第一个有机稻米品牌,得到国内及香港的认证,在国家工商局也通过了商标注册。据统计,深圳、东莞等地每年推广应用该研究成果的蔬菜面积达到30.3万亩,产生经济效益1.836亿元。广东省农业厅在承担同家“八五”攻关加强项目“美洲斑潜蝇检疫与防治技术研究”工作中,应用了该项研究成果,取得了重大的成果,经济效益达12多亿元。同时,大幅度地减少了化学农药的使用量,保证了蔬菜水果等的安全生产,当地菜区的生态环境也得到了显著地改善。  二十年如一日,梁广文勤勤恳恳、踏踏实实地耕耘着。他先后主持和参加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攻关、博士点基金课题7项,部省攻关课题9项。先后在国际和全国性的学术性会议上、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00多篇,参加写作的学术专著4部。1995年,与导师庞雄飞教授合著的、阐述害虫种群控制理论和方法的专著《害虫种群系统控制》被列入广东省优秀科技专著出版基金会推荐和资助出版。同时被列入国家《当代科技重要著作农业领域》出版计划。从1983年开始,梁广文的科研成果频频获得奖励:“广东海陵稻纵卷叶种群动态研究”获广东高教科技成果二等奖,“以生防为主的水稻害虫综合防治”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水稻病虫综合防治技术研究”获国家“七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阶段成果奖,“状态空间分析法在昆虫种群生命系统研究中的运用”获广东系统工程优秀成果一等奖,“稻纵卷叶螟种群生命系统的模拟与控制”获广东系统工程优秀成果二等奖,“南方水稻主要害虫种群生命系统研究”获广东高教厅科技进步三等奖,“美洲斑潜蝇防治与检疫技术研究”获广东科技进步二等奖,“名优成年荔枝丰产综合技术研究”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害虫种群系统、控制获自自然科学二等奖。  “行百里者半九十”。在学术的道路上,梁广文的脑海里时刻放眼着未来,密切关注着昆虫学科发展的最新动态。近年来,他又提出了害虫生态控制系统和生物控制系统的概念,继续深化害虫种群系统控制的理论和技术,继续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基金、博士点基金等项目的研究工作。目前他主持的国家“973项目稻田病虫生态控制系统结构与功能”和国家农业结构高速新科技专项“无公害优质稻米生产全程监控研究”又获得了重大的成果。  “教书育人是我第一位的任务”。作为一名教师,梁广文深知,首要的任务还是搞好教学。他常说:“教好书、育好人是我第一位的任务”。这些年来,在承担繁重的科研任务的同时,他始终把教学放在第一的位置,丝毫没有影响自己对教书育人投入的热情和减少应该由他承担的教学任务。他年年超额完成上级下达的教学工作量,即使是在职攻读博士生期间,其教学工作量也达到全教研室人员额定工作量的140%以上。  丰硕的科研成果,为梁广文的教学提供了丰富而宝贵的素材。多年来,他在教学中注意吸收最新的研究成果,反映学科发展动态。他先后开设并主讲了本科生、硕士生的《昆虫生态学》、《生态学研究方法》、《科技论文写作》;博士生的《系统工程导论》、《系统科学在生态学中的运用》等七门课程。他参与编写出版《昆虫学通论》(修订版)、《农业昆虫学》(修订版)等教材50多万字,自编教材《害虫综合防治及其生态学理论基础》等约10万字。  在教学方法上,梁广文积极探索,倡导并大力推行启发式教学。他说:“教师要把课讲好,就要在方法上变灌输式为启发式,变教条式的宣读为生动活泼的讲述。讲课是一种人际交流,是讲者和受者双向的沟通,不能由教师唱独角戏”。这种教学方法深受学生的欢迎。他的学生都说:“梁老师讲课深入浅出,生动活泼,注意突出我们学生的主体作用,让我们有充分自我发挥的余地。我们喜欢听。”  在研究生培养方面,梁广文倡导学术开放,要求学生拓宽思维,不囿于条条框框,不拘一格。1982年以来,他协助庞雄飞教授、张维球教授等导师指导硕士生20多人,博士生5人;独立指导培养硕士生人16,博士生人14。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他与庞雄飞教授和其他的几位教师一起,紧紧抓住招生、课程设置、论文选题和指导方式几个重要的环节,一步也不放松。在招生时注意选拔那些思想政治素质好、专业基础较扎实、知识面较广,思维活跃,有实际工作经验的学生。在课程设置上,根据每位学生的情况,从专业和研究课题的实际需要出发,注意增加一些有利于拓宽研究思路和方法的相关学科课程,使研究生在专业理论和研究方法方面打下一个较全面的坚实的基础,同时又能广开思路,拓宽思维,避免出现“硕士不专、博士不博”的现象。在研究生论文选题这个环节上,他善于引导学生瞄准学科发展前沿,鼓励学生直接参与本教研室所承担的国家、省、部级课题项目,在实践中增长才干。他要求每一位研究生做论文时,先要围绕着各自所参加的课题方向,查阅大量的国内外有关文献,了解当前本研究领域的研究动态,结合生产上急需解决的实际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论文题目和研究方案,再与导师讨论决定。一旦论文题目确定下来,他就鼓励研究生大胆地探索,将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中,而作为导师,他只是给研究生必要的原则性指导,以把握研究的方向。  为了让学生多了解国内同行的研究动态,增长见识,尽快成长成才。梁广文还想方设法创造机会让学生多参加全国的学术会议。1999年,全国性昆虫学术会议在烟台召开。他主动向会议的组织机构申请,用自己的科研经费,带领20多名研究生赴会。在这次会议提交的总共38篇学术论文中,他和他的学生撰写的论文就达21篇,超过了一半。2000年10月,在成都召开的全国昆虫学术会议,梁广文又带领了30多名研究生参加,受到了国内同行的高度称赞。  多年的实践证明,这种启发性的培养方式充分调动了研究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活跃了思维,拓宽了思路,提高了研究生各方面的能力。他培养出来的研究生毕业后,个个都有能独当一面,成为教学科研和管理部门的高素质人才。梁广文1993年被评为“优秀研究生任课教师”,1993年和1996年分别获得“华南农业大学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和一等奖;1994年和1997年二次获得“广东省优秀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承上启下是我的责任”。作为华南农业大学昆虫学科的带头人之一,梁广文非常注重教学科研基地建设。他认为,昆虫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科的建设要为‘科教兴国’服务,学科的发展需要配备相应的基地开展研究和教学实践。只有这样才能使本学科的研究成果迅速地转化为生产力,才能使所培养的人才尽快适应经济建设的形势。这些年来,他和他的同事一起,在基地开拓方面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和不懈的努力。  1995年,在梁广文的倡议下,由华南农业大学昆虫生态研究室、深圳市龙岗区政府农业局和香港“生态视野有限公司(慈善)”联合创办的“深圳龙岗生态农业示范场”正式建立。该示范场面积达60多公顷,成为了生态农业与环境科学教育研究、生产技术示范与生态旅游多功能相结合的综合基地,同时也是广东省高教厅第十一批高校学生实习基地之一。综合基地开办以来短短二年时间,就已经有害虫种群系统控制研究、蔬菜害虫生态控制、农药对菜区的污染及对策研究等6个国家和省部级重点课题进入了基地开展研究。10多名正副教授和10多位博士硕士生在开展研究工作。基地吸引了不少国内外科学家、香港各界人士到基地参观学习考察,得到了上级有关部门的高度评价。1997年,他又积极倡导与东莞市科委合作,创建了东芜市万科洁静蔬菜生产基地(约10公顷)作为第二个校外科研教学实习基地。目前,己有教师和多名研究生进基地开展工作。  几年来,这些校外科研实习基地在本学科的教学科研和示范推广作用方面发挥了积极的重要作用。  在搞好基地建设的同时,作为学科带头人,梁广文在学科师资队伍建设上也用尽心思,不遗余力。  华南农业大学昆虫学专业是国家的重点专业。由于历史的原因,昆虫学专业也曾和全国各教育科研机构一样,面临着专业教师和科技骨干队伍青黄不接的危机。作为学科带头人,梁广文急在心里。他常说:“师资队伍是学科和专业发展壮大的关键和首要因素。如果年轻教师不迅速成长起来,昆虫学专业和学科就没有希望。”  从1989年开始,梁广文与他的同事经过深思熟虑,开始着手把年轻师资的培养作为学科建设的头等大事来抓。  针对年青教师自身具有的干劲足、基础好、知识新、经验少的特点,梁广文极力主张给年青教师压担子。一是结合学校和系的任务,分批选派了年青的骨干到生产教学和科研的第一线岗位锻炼才干,提高素质。二是对表现突出的年轻教师骨干大胆提拔使用,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年青教师在实践中增长见识博采众长,提高知名度,早日成长起来。  “老一辈教师的宝贵经验和优良的作风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我们不能丢,我们要继承和发扬,承上启下,以之影响和带动青年教师的成长。”多年来,他坚持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影响和引导年轻教师在教学科研方面虚心问老教师学习。在他的带领的影响下,如今,在华南农业大学昆虫教研室垦,每一位骨干教师热心帮助年轻教师思想、业务的提高,年轻教师主动虚心向老教师求教己蔚然成风。  经过十多年的努力,昆虫学专业己建设起一支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年轻师资队伍,从人才这个关键环节上保证了重点专业和学科的发展。目前,昆虫学专业己拥有50岁以下的中青年教学科研骨干20多人,占学科总人数的66%以上,其中,年轻正副教授17人,有博士学位的11人。多年来,昆虫学专业在承担的课程教学任务中45岁以下的中青年教师承担了70%以上课程;在本专业所承担的国家科研项目中,年青教师主持的项目超过了60%;在专业正副主任和教学组负责人中,年轻教师各占三分之二。整个专业的工作平稳有序发展,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气象,在科研教学方面均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年轻师资的培养工作受到了广东省的表彰,昆虫学研究室1995年被评为广东省先进集体。在2001年国家级重点学科评审中,华南农业大学的昆虫学科再次评为国家级重点学科。  每当谈到这些年在学科队伍建设中所取得的成绩时,梁广文只是淡淡地说:作为一名学科带头人,承上启下,把老一辈科学家的优良传统和精神继承下来并传授给年轻的教师,让年轻教师尽快成长起来,推进学科发展,这是我义不容辞的职责。
  • 王振中
  • 王振中  植物病理学系  办公室:319  办公室电话:85281469  邮箱:zzwang@scau.edu.cn  基本情况  男,1956年6月生。1974年7月参加工作。中共党员。现为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植物病理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华南农业大学植物病理学博士(1987),英国剑桥大学植物科学系博士后(1993)。1993-1994年剑桥大学Clare Hall聘问研究员,1994年10月遴选为剑桥大学终身成员(Life member)。  1993年2月晋升为教授,1996年遴选为博士研究生导师。1992年任原植物保护系副系主任,1995年任系主任,1996-2001年任资源环境学院院长,1995年至2006年任中共华南农业大学委员会委员。历任华南农业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学位委员会委员、校务委员会委员和博士点首席专家等职。  主要社会兼职  现兼任中国植物病理学会副理事长、广东省植物病理学会理事长、广东省植物保护学会副理事长、广东省青年科学家协会常务理事和广州市留学回国人员协会常务理事等职。  主要研究领域  研究领域较广,包括植物病害流行学、植物病理生理学、植物病害综合防治、资源微生物等。目前的研究内容主要为植物病害发生发展动态、植物/病原物相互识别和信号传导、病原物致病因子、微生物资源利用等。  主要学术成果  1990年被农业部评为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1992年4月被农业部授予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1992年10月获政府特殊津贴,1996年被农业部评为优秀归国留学人员。多次被评为华南农业大学优秀教师、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和教书育人先进个人等。  至2006年先后主持或主持完成国家及部省级研究课题15项,主持其它课题15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研究论文90余篇,出版专著1部,主编全国统缟教材2部、副主编全国统编教材2部,主编省级教材1部,申请发明专利5项。研究成果获省级二等奖3项和三等奖1项,获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  在教学方面,先后独立主讲博士硕士及本科生课程6门,参与了其它10余门课程的教学工作。主持的本科课程《普通植物病理学》先后被评为广东省重点课程、优秀课程和精品课程。  在植物病理学专业植物病理生理学和植物病害流行学方向招收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在微生物学专业植物/微生物相互作用和农业微生物方向招收博士和硕士研究生。
  • 樊小林
  • 樊小林  植物营养学系  办公室:815  办公室电话:85288325  邮箱:xlfan@scau.edu.cn  基本情况  男,1958年8月生。1975年9月参加工作。中共党员。现任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植物营养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肥料与平衡施肥研究室主任,肥料学博士点负责人。  1982年1月毕业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原西北农业大学)土壤农化系,获学士学位;1992年毕业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环系,获土壤学硕士学位;1998年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获植物营养与施肥专业博士学位。1982.01-1997.08,任西北农业大学土化系副系主任、副教授、植物营养与肥料研究中心副主任,陕西省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副理事长、陕西省土壤学会副秘书长。1997.08 至今,任华南农业大学资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肥料与平衡施肥研究室主任,肥料学博士点负责人。2002年赴芬兰学习和进修,2003赴德国基尔大学从事合作研究。  主要社会兼职  兼任中国土壤学会土壤肥料与肥料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肥料协会理事。  主要研究领域  目前从事植物营养与平衡施肥、肥料(控释肥料)研制、热带亚热带果树养分资源综合管理等领域的研究和教学工作。  主要学术成果  主持如下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倾斜项目2项,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项,中德、中芬中泰3项国际合作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项目,973专题,4项省国际科技合作项目,农业部高新技术重点课题子专题,农业部948项目,国家教育部骨干教师资助计划项目,2项国家重点实验室项目,广东省千百十人才基金等课题。课题经费合计近500万元。  在Boil Fertil Soil、J. Plant Nutrition、J. Plant Nutr. Soil Science、《中国农业科学》、《中国水稻科学》、《土壤学报》、《果树学报》、《植物营养与肥料》、《应用生态学报》、《水土保持学报》等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80余篇,编写教材1本,专著2本,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获控释肥料生产等方面发明专利3项。通过省科技成果鉴定1项。被遴选为国家教育部首批骨干教师、广东省 “千百十工程”学术骨干省级培养对象。  在多年工作基础上,于 2002 年组建、申报和获准了我国农业院校第一个肥料学博士点。在肥料研制、控释肥料制造设备设计与改进、作物营养与平衡施肥、热带亚热带果树养分综合管理等领域开展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工作。在国内率先提出,研制具有1)控释肥料的供肥量和供肥速度与作物吸收基本吻合;2)控释肥料对环境无污染;3)价廉,即控释肥料的价格低廉等三个特点的控释肥料是最终提高我国养分利用率的有效途径。在肥料与平衡施肥研究领域首先提出了建立包括理论体系、技术体系和系列复合肥体系等构成的推广和应用平衡施肥原理与技术平台的思想,指出通过生产专用系列复合肥而物化平衡施肥原理与技术是普遍而有效的推广平衡施肥原理与技术、开展养分综合管理的有效措施。  获得控释肥料国家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国家教育部科技成果二等奖1项、广东省科技成果三等奖1项、中华农业科技三等奖1项,建立了异粒变速控释肥料工业化研究发中心,已经拥有六大系列,100多种控释肥料产品制造技术;建立了热带亚热带果树养分综合管理技术体系,完善了系列专用复合肥生产工艺和技术,该技术已被国内大型复合肥企业采用。  主持了33项国家、省部级和国际合作研究项目,包括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香蕉产业作物营养岗位、“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项(其中2项倾斜项目),国家科技成果转化项目1项,国际合作项目3项,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项目,973专题,4项省国际科技合作项目,农业部高新技术重点课题子专题,农业部948项目,国家教育部骨干教师资助计划项目,国家重点实验室项目,广东省“千百十”人才基金等课题。有关控释肥料的研究成果先后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神龙中华农业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广东省人民政府广东省科技奖励三等奖1项、临沂市人民政府临沂市科学技术奖一等1项、中国技术市场协会和中国肥料业专家年会以及中国肥料网在人民大会堂颁发的中国土壤肥料业60年最具影响力技术奖1项。  在《Boil Fertil Soil》、《J. Plant Nutrition》、《J. Plant Nutr. Soil Science》、《Acta Horticulturae》、《中国农业科学》、《土壤学报》、《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应用生态学报》、《中国水稻科学》、《核农学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中国农学通报》、《福建果树》等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6篇论文被SCI收录,撰写专著1本(《香蕉营养与施肥》,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年3月),编写教材1本,参编专著1本。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杨凌科技新星、国家教育部首批骨干教师、广东省“千百十”培养对象等荣誉称号。  课题组研发的控释肥料制造技术,特别是无溶剂原位表面反应成膜控释技术、水基聚合物原位成膜控释技术已经实现产业化,分别在山东和山西建成了年产10万吨、3万吨树脂包膜控释肥料企业。
  • 吴启堂
  • 吴启堂  环境系  办公室:722  办公室电话:85288326  邮箱:wuqitang@scau.edu.cn  基本情况:  男,1962年11月出生。1986年1月参加工作,中共党员。现任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学科带头人。  1984年6月华南农业大学土壤化学专业本科毕业;1986年10月法国国立洛林理工大学植物技术专业硕士毕业;1989年10月法国国立洛林理工大学农业资源与环境博士毕业。 1990年5月至1992年5月,在华南农业大学土壤农业化学系任讲师;1992年5月至1995年12月在华南农业大学国土资源与环境科学系任副教授;1995年12月至今在 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系任教授,1998年6月批准为博士生导师。  主要学术领域:  土壤污染防治、城市污水污泥的处理与利用、污染水体修复技术。  主要社会兼职:  中国土壤学会土壤环境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协会理事;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报《中国环境科学》编委;《水土保持学报》编委;广东省土壤学会常务理事;《农业环境科学学报》、《生态环境》编委。  主要成果和奖励:  主持和完成国家863探索项目、国家863项目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省部级以上课题20多项, 在法国《科学通报》、《 Plant and Soil》、《Chemosphere》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00多篇,SCI论文30多篇,主编或副主编专著5部,著有《环境生物修复技术》、《农业生态环境保护》、《陆地生态系统污染物质迁移转化及模拟软件》等,获国家发明专利5项,5篇论文获广东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奖,1篇获中国农学会青年优秀论文奖,2项成果获省级科技进步奖。在1992-2008年间培养毕业了30位硕士生,12位博士生。
  • 任顺祥
  • 任顺祥  昆虫学系  办公室:535  办公室电话:85283508  邮箱:rensxcn@yahoo.com.cn  基本情况:  男,1957年9月出生,重庆忠县人。1977年3月参加工作。中共党员。现为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昆虫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1981年毕业于四川万县农学院植保系;1987年毕业于贵州农学院昆虫专业,获硕士学位; 1990年毕业于华南农业大学昆虫专业,获理学博士学位。1991.3-1993.9担任华南农业大学讲师;1993.9-1996.12担任华南农业大学副教授;1993.3-1996.6在香港中文大学开展合作科研;1998.2-1999.4在美国佛罗里达大学开展合作科研;1996.12-现在,担任华南农业大学教授,1998年6月被批准为博士生导师。  主要研究领域:  主要从事害虫综合治理、生物防治、瓢虫科分类、天敌昆虫种质资源利用等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主要社会兼职:  兼任“生物防治”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国务院第二届专业硕士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第八届中国昆虫学会生态专业委员会委员、第十届植物保护学会园艺作物病虫害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农药发展与应用协会理事、广东省昆虫学会理事、《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环境昆虫学报》、《昆虫知识》、《植物保护》等期刊编委。  主要学术成果:  先后承担科研项目30余项,其中主持完成国家基金3项、国际合作项目2项、农业部“948”项目1项;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项目专题2项,现为农业部公益性行业专项“粉虱类害虫可持续治理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的首席专家。已发表论文130多篇(其中SCI收录32篇),申报发明专利43项(其中已授权4项),出版教材和专著8部:全国统编教材《生物防治》主编、《植物保护概论》副主编,专著《中国粉虱及其可持续控制》主编、《中国瓢虫原色图鉴》(第一)、《中国瓢虫物种多样性及其利用》(第二)。 1996年获农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1997年获周尧昆虫分类学三等奖,2005年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和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二等奖、2007年获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一等奖。1999年获农业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享受2000年度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承担主要课程:  主讲《害虫生物防治》(研究生)、《昆虫研究法》(研究生)和《植物保护概论》(本科生)等。
  • 徐汉虹
  • 徐汉虹  农药学系  办公室:668  办公室电话:85285127  邮箱:hhxu@scau.edu.cn  基本情况  男,1961年12月生,湖北仙桃人。1977年7月参加工作。中共党员。现为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农药学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广东省高等学校特聘教授——珠江学者,长江大学长大学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重点学科——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学科学术带头人、广东省重点学科——农药学学科学术带头人。天然农药与化学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农业部昆虫学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华南农业大学昆虫毒理研究室主任、华南植物性农药研究中心主任、华南农业大学农药工程与安全评价中心主任。  1987~1992年,师从著名昆虫毒理学家赵善欢院士,在华南农业大学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2001~2002年,师从美国科学院院士John E. Casida,作为高级访问学者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学习。1994年,晋升副教授,1997年12月晋升教授,1998年6月被品准为博士生导师。  主要社会兼职  全球环境基金(Global Environment Facility)项目专家、农业部高级专家库专家人员、中国印楝研究学会理事长、广东省化工学会农药专业委员会主任、全国绿色食品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广东省植物保护新技术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广东省植物保护学会常务理事、广东省化工学会常务理事、广东省媒介生物学及控制学会常务理事、广东省鼠害及卫生害虫防治协会常务理事、“珠江三角洲有机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建设”项目专家组委员、第7届国际储藏产品保护工作会议特邀组织人及论文集编委、国际IPM会议特邀农药组的组织人。《植物保护学报》编委、《Biopesticide International》编委、《农药学学报》编委、《农药》编委、《农药科学与管理》编委、《农药研究与应用》编委、《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编委、《医学动物防制》常务编委。  主要学术成果  荣获国家环境保护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2007,第一完成人)、大北农科技成果奖(2007)、丁颖科技奖(2006)、广东省优秀发明专利金奖(2007,第一发明人)、广东省首届优秀发明专利金奖(2003,第一发明人)、首届全国发明创业奖(2005)、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奖一等奖(2005,第一完成人;2006,第一完成人)、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奖二等奖(2006,第二完成人)、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二等奖(2005,第一完成人);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2004,第一完成人)、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04,第一完成人)、广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006,第一完成人)、广东省自然科学二等奖(2003,第一完成人、2004,第三完成人)、广东省十大优秀发明人(2004)、广州市十大优秀发明人(2003)、广州市优秀发明专利项目(2003,第一完成人)、广东省东莞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002,第一完成人)、东莞市科技进步三等奖(2007,第一完成人)、农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1997,第一完成人)、广东省信宜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997,第一完成人)、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南昌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999,第一完成人)、中国昆虫学会青年科技奖(1997)。  荣获广东省化工学会优秀论文一等奖(2004,第一作者)、广东省化工学会优秀论文二等奖(2004,第一作者)、中国农学会优秀论文一等奖(2003,第一作者)、中国粮油学会优秀学术论文一等奖(1999,第一作者)、广东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三等奖(1994,第一作者)、华南农业大学学报优秀论文奖(2001,第一作者)。  荣获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优秀产品奖(2004,第一完成人)、99,国际农业经贸及农药、兽药、农牧科技成果博览暨产品推广研讨会优秀成果金奖(1999,第一完成人)、全国林业博览会绿色环保奖(2005,第一完成人)。  荣获全国农业科技先进工作者(2005)、广东省劳动模范(2006)、教育部高等学校优秀骨干教师(2002)、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重点高校系主任和研究所/实验室骨干出国研修计划”人选(2000)、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农业教育事业突出贡献)(2000)、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95,96年度第一、二层次人选(1996)、农业部跨世纪人才培养计划“神农计划”人选(1997)、广东省“千百十”人才工程省级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1996)、广东省“南粤教坛新秀”(1996)、华南农业大学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1999(第一届),2005(第二届))、华南农业大学“八五”科技工作先进个人(1995)、华南农业大学“九五”科技推广先进工作者(2001)、华南农业大学教学成果二等奖(2004)、“广东省十大杰出青年”提名奖(2005)和广东省化工学会先进工作者(2004)、华南农业大学“十五”科技工作先进个人等奖励或称号。  主持科技部、农业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州市科技攻关项目等国家、省部及市级项目40多项,发表论文300余篇,申请专利81项,其中32项获得授权,出版教材和专著13部:全国统编教材《植物化学保护学》(第四版)主编、《生物农药》主编,专著《杀虫植物及植物性杀虫剂》和《光活化农药》均获国家科学技术学术著作出版基金资助,《杀虫植物及植物性杀虫剂》被教育部遴选为全国研究生教育统一推荐用书。  已经培养毕业硕士研究生36名、博士研究生17名,博士后7名。
  • 潘庆华
  • 潘庆华  植物病理学系  办公室:344  办公室电话:85288315  邮箱:panqh@scau.edu.cn
  • 曾 玲
  • 曾 玲  昆虫学系  办公室:524  办公室电话:85283518  邮箱:zengling@scau.edu.cn  基本情况:  女,1949年11月出生。1966年9月参加工作。中共党员。现为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昆虫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1975年6月华南农学院植保专业毕业;1982年华南农学院昆虫学硕士研究生毕业。1998年12月晋升为教授,2000年批准为博士生导师。  主要研究领域:  农业昆虫学和植物检疫学专家  主要学术成果:  自1982 年研究生毕业留校以来,一直从事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植物检疫、昆虫生态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作为主讲教师,为昆虫专业,植保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开出了《农业昆虫学》、《植物检疫性害虫》、《经济作物害虫》、《果蔬害虫》、《经济昆虫》、《作物抗虫性原理及应用》等课程。自编了《植物检疫害虫》(昆虫、植保专业用)、《果树、花卉检疫害虫》和《植物检疫》(香港渔农署植检培训教材)。多年来不断进行教学改革,实行启发式教学,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取得了良好教学效果。主讲的农业昆虫学被评为学校优秀课程, 1996 年“昆虫学研究生启发式培养的探索”获得广东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实行启发式培养,造就高素质人才”获得华南农业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果; 2003 年“果树害虫智能教学系统”软件获华南农业大学教学成果三等奖;“果树昆虫学多媒体辅助教学课件”获广东省教学成果优秀奖。在研究生培养方面,所指导的研究生已毕业博士 2 名,硕士 13 名,在学博士生 6 名,硕士生 7 名。在科研方面,共主持和参加了国家“八五”攻关、广东省科技攻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 20 余项科研项目,发表论文 90 多篇。对南方主要的水稻害虫、蔬菜和果树害虫、检疫性害虫及资源昆虫有深入的研究。  1996 年以来获得广东省自然科学奖、科技进步奖、农业技术推广奖、省高教厅、农业厅科技进步奖多项,并获得省、市荣誉称号多次。  社会评价:  来源:http://www.nfgb.com.cn/NewsContent.aspx?id=12222  “现在的学生都爱叫老师为‘老板’,我不同意这种叫法。叫老板,代表是雇佣关系,而老师的职责是培养人才,帮助学生成才是本分,是责任,从这个意义来说,老师和学生的目标是一致的,怎么能是雇佣关系呢?”  ——曾玲  从1972年考入华南农业大学学习植物保护专业算起,曾玲和华农的渊源已经整整38年了。除去本科毕业后在徐闻县农业局工作的4年,她一直没有离开学校。  30余年在教学和科研领域的辛勤耕耘结出了丰硕的成果。当她在2004年荣获首届“羊城十大杰出女性”和“全国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时,导师庞雄飞院士紧紧握住她的手,无限欣慰地说:“曾玲,大器晚成啊!”对于曾玲30年来所取得的成就,她的丈夫梁广文教授曾赋诗一首:两度雷州磨筋骨,几回梦里入殿堂;岁岁耕耘甘默默,卅年汗水铸辉煌。  治学之严:发现红火蚁入侵中国  2004年9月23日上午,一位在湛江吴川市农业局工作的校友来华南农业大学探望曾玲教授,带来了几只据说是咬人很凶的蚂蚁,请她看看是什么东西。作为农业部全国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审定委员会委员、植物检疫学专家的曾玲接过标本仔细观察,又详细询问了这种蚂蚁被发现和咬人的情况后,脑海里立刻闪现了“红火蚁”三个字。她马上会同自己的导师、昆虫分类学家张维球教授和入选生物研究团队的年轻教师一起,一边广泛查阅国内外相关资料,一边在双目显微镜下反复观察这几只标本的形态特征。疑似红火蚁!通过鉴定得出了初步结论。她随即给广东省农业厅植物保护总站站长打电话,通报了相关情况,并请他马上通知已经在回吴川的路上的那位干部,中途下车折回广州。因为事关重大,也因为要真正得出科学的结论,还需要大量的标本,并要对现场进行详细考察,翌日,她会同广东省农业厅植物保护总站的干部驱车数百公里奔赴吴川市的发生现场,马不停蹄地进行深入细致的现场考察、实地拍照,并采集大量标本带回实验室。经过形态学、生物学、行为学等多角度认真分析鉴定,9月27日正式得出科学结论:红火蚁已入侵我国大陆!  这是曾玲和她的团队快速而严谨的工作作风的一次集中的体现,为我国各级政府迅速决策,应对红火蚁入侵我国大陆赢得了宝贵的时间。此后几年,她作为农业部红火蚁防控专家、广东省红火蚁防控工作专家组组长,与同事们团结协作、夜以继日地开展科技攻关,在红火蚁生物学、生态学、空间扩张和传播规律、种群暴发规律、疫情监测技术、防控策略与技术等方面展开了一系列研究,为国家和广东省防控红火蚁提供了有力的科学依据,为防止这种危险生物在我国大陆蔓延扩散做出了重大贡献。  教学之严:大学老师怎么能叫老板  “现在的学生都爱叫老师为‘老板’,我不同意这种叫法。叫老板,代表是雇佣关系,而老师的职责是培养人才。帮助学生成才是本分,是责任,从这个意义来说,老师和学生的目标是一致的,怎么能是雇佣关系呢?”在大学越发行政化、学术越发功利化的今天,曾玲似乎是个特例。  她对研究生要求之严格令学生既深感压力又获益良多。从研究试验的每一个细节到学位论文的每一个句子,她不放过任何一处有问题的地方。由于她的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大多都是国家和省部级重点课题内容,从规划到实施的每一个细节她都处处关心,一旦发现研究生有思想问题或实验有困难,她总是耐心地启发、谈心,对他们的学位论文也一个个地严格把关,精心修改,宁可延期毕业也要保证高质量。一般有研究生论文还没有达到曾玲的要求,可学生有时由于各种原因希望老师能同意论文送审。但她认为,为学生负责,就必须要达到要求才能同意送审。  三十多年来,曾玲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最重要的就是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发展方向与她的兴趣爱好息息相关。所以,在指导研究生时,她都会根据学生的性格和兴趣爱好来安排具体的任务。比如有同学活泼好动,就安排他去野外采集标本等需要体力的任务;有同学性格沉稳,严谨细致,就安排在实验室里从事观察、研究等任务。“这样就使每个学生的优点和长处得到充分发挥,也能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为师之慈:提起导师,学生泪花闪烁  尽管在学术上对学生严格要求,但当学生遇到困难时,曾玲却总是千方百计地提供帮助。每次研究生出现突发性的困难,她都毫不犹豫地拿出自己的工资给予资助。有一位学生由于家庭困难,本科阶段就申请了助学贷款,由于继续读研,并没有收入来偿还贷款。接到银行催款通知书后,这位同学反复往返本科阶段就读的院校办理相关事宜,曾玲得知后,跟这位同学说,“贷款涉及到个人信用问题,必须还,我借给你钱,你赶快拿去还贷吧!”  2005年以来曾玲一共培养了14名博士,26名硕士。这一批批的研究生顺利走上工作岗位与她努力联系推荐分不开。许多研究生在论文答辩会上提到导师时眼中都泪光闪烁,使人为之动容。
  • 谢 辉
  • 谢 辉  植物病理学系  办公室:329  办公室电话:85280298  邮箱:xiehui@scau.edu.cn  基本情况  男,1963年6月生,籍贯江苏。1986年7月参加工作。现任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植物病理学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1982年9月-1986年6月就读于安徽农学院植物保护专业,获农学学士学位;1986年7月-1988年8月工作于安徽省淮南市农科所,助理农艺师;1988年9月1991年6月就读于华南农业大学植物病理学专业,获理学硕士学位;1991年9月-1994年6月就读于华南农业大学植物病理学专业,获理学博士学位;1994.7至今于华南农业大学从事植物病理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2001年1月至2005年2月分别在新加坡国立大学农业分子生物研究院和新加坡科技局分子与细胞学研究院进行了为期三年多的合作研究。1998年12月晋升为教授,2000年6月被批准为博士生导师。  主要社会兼职  全国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审定委员会委员、农业部植物线虫检疫鉴定专家。  主要研究领域  主要从事植物病理学方面的研究,主要从事植物线虫分类、病害及检疫等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主要学术成果  先后主讲多门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和本科生课程,培养8名硕士研究生。先后主持多项国家、省、部级和国际合作科研项目,发表论文20余篇,独自编写出版专著1部,合作编写出版专著2部,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和校科技进步二等奖各1项。在植物线虫分类、病害及检疫等领域取得一定的成就。主要承担高级植物线虫分类学、线虫分类学、专业英语、高级植物线虫学、高级植物病理学、植物线虫学、普通植物病理学等课程。  先后主持20多项国家、省部级和国际合作科研项目,编写的专著《植物线虫分类学》被教育部推荐为研究生教学用书。获省部级科技成果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获省部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已招收和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30多人。
  • 田明义
  • 田明义  昆虫学系  办公室:537  办公室电话:38297042  邮箱:mytian@scau.edu.cn  基本情况:  男,1962年8月生,贵州省关岭县人。1984年7月参加工作。中共党员。现为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昆虫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1980.10-1984.7贵州农学院植保园艺系植保专业学习(本科); 1984.7-1987.9贵州省太平农场工作(技术干部);1987.9-1990.7华南农业大学植保系硕士研究生(导师:陈守坚教授); 1990.7-1992.12华南农业大学植保系博士研究生(导师:庞雄飞教授、院士); 1993.3-1995.12华南农业大学植保系讲师; 1995.12-2000.12 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含原植保系)副教授。其中,1996.10-1997.9为波兰波兹南农业大学(Akademii Rolniczej w Poznaniu)访问学者; 2000.12-现在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教授,2001年起被遴选为博士生导师。其中,分别于2000年2-3月、2001年2-4月、2002年2-4月和2003年4-5月、2004年2-3月、2005年3-5月和2006年2-3月7次应邀赴法国巴黎自然历博物馆(Museum National d’Histoire Naturelle, Paris)进行步甲科昆虫分类合作研究,分别被聘为该馆客座副教授(2000-2003年)和客座教授(2004年起)。  主要研究领域:  主要从事昆虫学教学和研究工作,天敌(步甲科、方头甲科)分类和利用、保护生物学;害虫生物防治;园林害虫、柑桔害虫防治等。在天敌分类(步甲科、方头甲科)和害虫生物防治等方面有专长,研究领域还涉及昆虫生态、果树、园林及林业害虫防治等。  社会兼职:  现兼任昆虫学系主任、华南农业大学华南昆虫多样性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昆虫学会会员、鞘翅学者学会会员(美国)。  主要学术成果:  在步甲科部分类群的分类研究方面,近年已取得阶段性进展,共发现、描述方头甲科昆虫新种10余个, 步甲科昆虫新属2个、新种近100个(其中直角步甲族Orthogoniini部分新种产自不丹、尼泊尔、斯里兰卡、印度、缅甸、越南、泰国和印度尼西亚等国)。 分别多次应邀赴法国自然历史博物馆(Museum National d'Histoire Naturelle, Paris)进行步甲科昆虫分类合作研究,到英国、荷兰、比利时和泰国等国有关自然博物馆检视步甲科昆虫模式标本或学术访问,先后在波兰、法国、瑞士、西班牙和葡萄牙等国采集步甲科昆虫标本1万余号。承担国家级、省部级研究课题10多项,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  目前主持的科研项目:  “广州城区绿地重要害虫综合防治技术”(广州市重大科技攻关项目,2003Z2E014);“步甲科昆虫分类”(与巴黎自然博物馆合作项目);“中国步甲属昆虫物种多样性及生存状况评价”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470259);“中国步甲属物种资源及保护生物学研究”(高校博士点基金项目,200505640140); “中国截翅类步甲科昆虫分类、系统发育和生物地理学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670249);“中山市甲虫资源调查”(广东省中山市人民政府)。  研究论文及论著:  已发表有关学术论文近90余篇、参编教材、专著6部。在昆虫分类方面,已描述新种213个、建立新属2个。研究范围以中国区系为主,部分类群含整个东洋区。  2000年以来论文及论著目录如下:  田明义 中国步甲属(鞘翅目:步甲科)物种多样性及其保护问题昆虫天敌,2000,22(4):151-154  田明义 中国六角步甲属(鞘翅目:步甲科)走向21世纪的中国昆虫学 中国科技出版社,北京,2000, 135-138  田明义 甘肃敦煌方头甲二新种记述(鞘翅目:方头甲科)动物分类学报,2001,26(1):43-45  田明义 Illustrated Catalogue of the Genus Carabus of the World (Coleoptera, Carabidae)(新书介绍). 动物分类学报,2005, 30(3):605  田明义 陈守坚广东车八岭自然保护区连唇步甲一新种记述(鞘翅目:步甲科)。昆虫分类学报, 2000, 22(1): 42-44  田明义 冉景丞鞘翅目:步甲科。茂兰景观昆虫(李子忠、金道超主编) 贵州科技出版社 2002,289-295.  田明义 陈立生农业昆虫学南方本(南方特色水果害虫部分) 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323-344  田明义 庞建梅横胸步甲属--中国新记录属(鞘翅目:步甲科)。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2000, 21(2):93  田明义 赵丹阳河北省小五台山步甲属昆虫(鞘翅目:步甲科)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2006,27(1):44-46  田明义 潘涌智关于中国长颚步甲属Stomis Clairville及云南产一新种记述(鞘翅目:步甲科:通缘步甲亚科)。华南农业大学学报,2004, 25(1):85-87  李建丰 田明义古德就 豆突眼长蝽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的研究昆虫知识,2003, 40(3):234-236  李建丰 田明义古德就 孙江华 葛藤主要节肢动物类群种间关联的研究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2004,25(2):48-51  李建丰 田明义古德就 孙江华 葛藤节肢动物类群组分及主要种类数量动态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2004,25(1):56-58  李建丰 田明义古德就 孙江华 葛藤节肢动物类群结构动态 生态科学,2003, 22(1):38-41  李建丰 田明义古德就 孙江华 葛藤节肢动物类群结构主分量分析及排序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3,22(4):335-337  李建丰 田明义古德就 孙江华 葛藤主要节肢动物种群种间协变的研究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3,22(2):126-129  李建丰 田明义古德就 取食葛藤的昆虫种类调查初报 昆虫天敌,2003, 25(1):42-48  李建丰 古德就田明义 葛藤天敌紫茎甲生物学习性初步观察 昆虫天敌,2004,26(1):43-47  李建丰 古德就田明义 葛藤上豆眼长蝽空间分布研究与应用 走向21世纪的中国昆虫学,中国科技出 版社,北京,2000, 485-488  李 莹 田明义任顺祥圆斑弯叶毛瓢虫对湿地松粉蚧的捕食功能反应 昆虫与环境,2001, 136-139  李 莹 田明义任顺祥圆斑弯叶毛瓢对湿地松粉蚧的控制作用 武夷科学,2002, 18:120-124  李 莹 田明义任顺祥等 温度对圆斑弯叶毛瓢虫生长发育的影响 昆虫知识,2003,40(3):244-247  岑伊静 田明义等以机油乳剂为主和以化学杀虫剂为主的柑桔害虫防治方法比较,走向21世纪的中国昆虫学,中国科技出版社,北京,2000, 340-347  岑伊静 田明义等机油乳剂对桔全爪螨田间种群的控制作用 昆虫与环境,2001, 94-99  沈亚恒 叶东海李泰辉 宋 斌 张霭琳 田明义 中国真菌志(二十八卷):虫囊菌目 科学出版社 2006  陆 温 田明义韦绥概 覃爱枝 我国天牛种群生态学研究进展 广西农业生物科学,2005,24(2):172-178  陆 温 田明义赖开平 韦绥概 覃爱枝 眉斑楔天牛的发生及防治 广西植保, 2006, 19(3): 1-4  陆 温 田明义新西兰无脊椎动物多样性及面临有威胁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2006,27(4):29-33  庞雄飞 庄雪影田明义 庞 虹 南岭和岭南----生物多样性的特丰产地,广东省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研究,广东省科技出版社, 2003, 28-64  庞雄飞 田明义六足纲的起源 (新书介绍) 动物分类学报,2002,27(1):186  欧海英 玩琳 罗 梅 何余容 田明义 几种赤眼蜂对灰白蚕蛾寄生能力的影响 昆虫知识,2006, 43(5): 69-72  赵丹阳 田明义中国新记录属----伊塔步甲属及种类记述(鞘翅目:步甲科)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2003, 24(3):57-58  赵丹阳 田明义鞘翅目:步甲科 贵州大沙河昆虫(杨茂发等主编) 贵州人民出版社,2005  钟平生 曾玲 田明义 拟澳洲赤眼蜂对小菜蛾种群的控制作用 走向21世纪的中国昆虫学,中国科技出版社,北京,2000, 515-519  钟平生 曾玲 田明义 农业措施对小菜蛾的控制作用 昆虫与环境,2001,174-181  钟平生 田明义曾 玲 小菜蛾生态控制措施对十字花科蔬菜节肢动物群落的影响 武夷科学,2002, 18:99-103  钟平生 曾玲 田明义 生态控制措施对小菜蛾种群的控制研究 江西农业学报, 2005, 17(1):17-20  黄寿山 田明义王 敏等 中国金斑喙凤蝶研究进展 武夷科学,2002, 18:269-271  梁宏斌 田明义曾 涛 鞘翅目:步甲科 梵净山景观昆虫(李子忠等主编) 贵州科技出版社,2006  Cen Y. J. & M. Y. Tian. Repellency, antifeeding effect and toxicity of a horticultural miniral oil against citrus red mite. Pray Oils-Beyond 2000. 2002: 134-141  Deuve T. & M. Y. Tian. Nouveaux Carabus L. et Cychrus F. De Chine (Coleoptera, Carabiae). Coléoptères, 2000, 6(6): 47-54  Deuve T. & M. Y. Tian. Zolinopatrobus nanlingensis n. gen., n. sp. de la Chine meridionale, premier representant d’une novella sous-tribu parmiles les Trechidae Patrobinae (Coleoptera, Caraboidea). Bulletin de la Societe entomologique de France,2001, 106(4):417-422  Deuve T. & M. Y. Tian. Un nouveau Broscosoma de la Chine subtropicale. Bulletin de la Societe entomologique de France,2002, 107(4):395-396  Deuve T. & M. Y. Tian. Un nouvel Apotomopterus Hope, 1838, du Guangxi occidental, Chine (Coleoptera, Carabidae). Revue Francaise d’Entomologie,2002, 24(3):124  Deuve T. & M. Y. Tian. Descriptions de deux nouveaux Carabus de Chine et notes faunistiques (Coleoptera : Carabidae). Coléoptères, 2003, 9(23): 347-356  Deuve T. & M. Y. Tian. Nouveaux Carabus L. 1758, de la Chine Méridionale et Xinjiang (Coleoptera, Carabidae). Coléoptères, 2004, 10(3) :29-40  Deuve T. & M. Y. Tian. Nouveaux Carabus L. et Cychrus de Chine occidentale (Coleoptera, Carabidae). Coléoptères, 2004, 10(11) :151-165  Deuve T. & M. Y. Tian. Une nouvelle espèce d’Archaeocarabus du Yunnan, Chine (Coleoptera, Carabidae). Revue Francaise d’Entomologie,2004, 26(4):182  Deuve T. & M. Y. Tian. Nouveaux Leitus et Haplochlaenius de Chine (Coleoptera, Caraboidea). Coléoptères, 2005, 11(11) : 109-121  Deuve T. & M.-Y. Tian. Un remarquable nouveau Carabus de la Chine tropicale (Coleoptera, Carabidae). Coléoptères, 2005, 11: 221-226.  Deuve T., Tian M. Y. & Y. J. Cen. Carabus du Guizhou occidental et des reserves naturelles du Guangxi occidental (Coleoptera, Carabiae). Coléoptères, 2005, 11(15) : 171-186  Deuve T., Tian M. Y. & J. M. Pang. Nouveaux Carabus L. et Cychrus F. de la Chine du Sud et du Sud-Ouest (Coleoptera, Carabidae). Coléoptères,2002, 8(13): 211-218  Deuve T., Tian M. Y. & T. Zeng, Nouveaux Carabus L. des montages de la Chine subtropicale et du Xinjiang (Coleoptera, Carabidae). Coléoptères,2001,7(5):63-75  Liang H. B., Kavanaugh D. H. & M. Y. Tian. Notes on Drypta longicollis Macleay and the status of the genus-group name Desera Dejean, 1825 (Coleopter: Carabidae: Dryptini). Proceedings of the California Academy of Sciences, 2004, 55(18): 377-383  Morvan M. & M. Y. Tian. Nouvelles especes de Platynina de Chine meridionale (Coleoptera, Caraboidea). Bulletin de la Societe entomologique de France,2001, 106(1):85-97  Morvan D. M. & M. Y. Tian. Nouvelles espèces de Platynina de Chine méridionale (Coleoptera, Carabidae) (2e note). Bulletin de la Société entomologique de France, 2003, 108(3): 245-263  Tian M. Y. Note on the genus Apotomus Illiger with description of a new species from China (Coleoptera: Carabidae). 动物分类学报, 2000, 25(1):73-75  Tian M. Y. Two new species of Cybocephalidae from Northwest China (Coleoptera). Entomologia Sinica, 2000, 7(2):127-131  Tian M. Y. Descriptions of new species of the genus Aristochroa Tschitscherine, 1898, from Yunnan, Sichuan and Qinghai Provinces, China (Coleoptera, Carabidae). Coléoptères, 2004, 10(20): 235-246  Tian M. Y. Checklist of the genus Cybocephalus Erichson (Coleoptera : Cybocephalidae) of China, with description of a new species from Yunnan Province. Zootaxa, 2006, 1202: 61-68  Tian M. Y. & T. Deuve. Taxonomic notes on the genus Omophron Latreille in China, with descriptions of four new species (Coleoptera, Carabidae, Omophronini). Revue Francaise d’Entomologie, 2000, 22(2): 65-72  Tian M. Y. & T. Deuve. Contributions to the knowledge of the genus Orthogonius Macleay of China (Coleoptera, Carabidae, Orthogonini). Nouvelle Revue d’Entomologie, 2000, 17: 293-304.  Tian M. Y. & T. Deuve. Notes on the genus Lachnoderma Macleay, with descriptions of six new species from China and Vietnam (Coleoptera: Carabidae: Lebiini). Nouvelle Revue d’Entomologie, 2001, 18:123-133.  Tian M. Y. & T. Deuve. Designations of the lectotypes of some Oriental Orthogonius species with description of one new species (Coleoptera, Carabidae). Revue Francaise d’Entomologie,2001,23(3):185-189  Tian M. Y. & T. Deuve, On Orthogonius inops Chaudoir, with descriptions of two new species from Sulawesi, Indonesia (Coleoptera, Carabidae, Orthogoniini). 动物分类学报, 2003, 28(2): 272-274  Tian M. Y. & T. Deuve, Descriptions of three new species of Orthogonius Macleay (Coleoptera, Caraboidea, Orthogoniini) from Singapore and Southern Thailand. 昆虫分类学报,2003, 25 (1): 45-50  Tian M. Y. & T. Deuve, New or liitle known species of the genus Orthogonius Macleay from Sri Lanka (Coleoptera, Carabidae, Orthogoniini). 动物分类学报,2003, 28(3): 506-509  Tian M. Y. & T. Deuve. Descriptions of three new species of Orthogoniini (Coleoptera: Caraboidea) from Sumatra Island, Indonesia. 昆虫分类学报,2004, 26(1): 23-28  Tian M. Y. & T. Deuve. Species of the genus Orthogonius Macleay (Coleoptera, Caraboidea) from Bhutan and Sikkim. 动物分类学报, 2005, 30(3): 601-605  Tian M. Y. & T. Deuve. Contribution to the knowledge of the tribe Orthogoniini of the Oriental Region. I. (Coleoptera: Caraboidea). Coléoptères, 2006, 12(8): 69-110  Tian M. Y. & T. Deuve. Contribution to the knowledge of the tribe Orthogoniini of the Oriental Region. II. (Coleoptera: Caraboidea). Coléoptères, 2006, 12(9): 111-154  Tian M. Y. & T. Deuve. Neoorthogonius orientalis, new genus and new species of Orthogoniini (Coleoptera: Caraboidea) from India. The Coleopterists Bulletin, 2006, 60(2): 89-94  Tian M. Y. & S. Ramani. Description of a new species of Cybocephalus Erichson (Coleoptera: Cybocephalidae) from India feeding on the spiraling whitefly, with notes on its biology. Entomon, 2003, 28(1): 21-25  Zhao D. Y. & M. Y. Tian. Notes on the genus Sofota Jedlicka, with descriptions of a new species from Guangdong Province, China (Coleoptera, Carabidae, Lebiini). 动物分类学报,2004, 29 (2): 310-313
  • 李华兴
  • 李华兴  土壤学系  办公室:910  办公室电话:38604957  邮箱:huaxli@scau.edu.cn  基本情况  男,1949年9月生。1976年1月参加工作。中共党员。土壤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土壤学科首席专家。  1981年华南农学院土壤农业化学专业研究生毕业,获硕士学位,1983年在菲律宾国际水稻研究所学习,1993年晋升为教授。2001年1月被批准为博士生导师。  主要社会兼职  国际土壤学会会员、中国土壤学会理事、中国土壤学会土壤生物与生化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广东省土壤学会副理事长。  主要研究领域  土壤资源管理与利用、土壤肥力化学与土壤生物学。从事研究沿海开放地区外向型农业和热带亚热带气候条件下土壤资源的管理与利用模式及持续高效农业技术,包括区域土壤资源综合规划与治理、土壤退化评价与重建、土壤质量的微生物评价、作物营养与施肥、持续高效现代农业技术集成。  主要学术成果  先后主持国家、部(省)和国际合作基金项目20多项,获国家、部(省)级重大科学技术成果奖7项,发表论著40多篇(部),参编面向21世纪教材1部。1993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 胡美英
  • 胡美英  农药学系  办公室:615  办公室电话:85280308  邮箱:humy@scau.edu.cn  基本情况  女,1954年9月生,广东省兴宁市人。1978年8月参加工作。中共党员。现为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农药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1970年6月毕业于华南农业大学植保系,毕业后留校任教。1980年参加农业部在华南农业大学主办的全国植物化学保护进修班学习。1982-1985年在华南农业大学校进修研究生的主要课程,成绩优秀。 1988年2月-7月考入农业部在华南农业大学主办的出国人员英语培训班学习,获结业证书。1988年至1990年在美国犹他大学合作科研,进行黄杜鹃、青蒿、印楝等杀虫植物对农业害虫的作用研究,以生物活性跟踪法对黄杜鹃等杀虫植物进行了系统的抽提、分离和结构鉴定工作。 1999年12月晋升为教授,2001年6月被批准为博士生导师。  主要学术成果  曾先后多次荣获广东省南粤教书育人优秀教师、广东省南粤建功立业女能手、国家和广东省第五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金奖优秀指导老师、广州市“三八”红旗手、校教书育人优秀教师、校优秀党员、校“九五”科技研究先进工作者、校研究生优秀导师等荣誉,她所培养的博士研究生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  先后主持国家和省级课题30多项,获得奖励9项。其中国际合作课题有"荔枝蒂蛀虫辐照检疫处理研究"、"柑桔锈螨辐照检疫处理研究",该成果处于国际先进水平,荣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和广州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级课题有"闹羊花素-Ⅲ杀虫机理及构效关系的研究"、“闹羊花素对昆虫产卵忌避化学感受蛋白研究”等四项,并获广东省自然科学二等奖;省部级课题有"杀虫植物黄杜鹃的毒理及应用研究"、“果蔬农药残留高效降解酶分离纯化及其工程菌构建”等,主持的“稻瘿蚊综合防治新技术”获广东省农业推广一等奖和全国农牧渔业部丰收三等奖;作为主要参加人研究的"川楝素杀虫乳油的研究"获1995年陕西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羊角扭甙植物性杀虫剂的研究"获1997年农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印楝素杀虫剂的研究"1997年通过部级成果鉴定,达国际先进水平,并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广东省专利金奖。发表论文160多篇,包括“Journal of Economic Entomology” 、“.Pest management Science” 、“J. Appl. Entomol.” 、“ J. Nat. Prod.” 、“Entomology Sinica”、昆虫学报、植物保护学报、植物病理学报、武汉植物学研究、华中农业大学学报、植物保护、昆虫知识等著名杂志,参编教材4部。  多年来共培养研究生63名,其中博士生16名,硕士47名。  主讲课程  主讲研究生的农药学、昆虫生理学、植物性杀虫剂有效成分及作用机理、昆虫毒理学、农药剂型与加工制备和本科生的植物化学保护、昆虫毒理学、昆虫学专业英语等课程。
  • 李华平
  • 李华平  植物病理学系  办公室:306  办公室电话:85281107  邮箱:huaping@scau.edu.cn  基本情况  男,1961年4月生。1982年7月参加工作。中共党员。现为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副院长、植物病理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植物病毒研究室主任。  1982年华中农业大学学士, 1991-1994年华南农业大学博士,1995-1998年在美国夏威夷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2000年12月晋升为教授,2001年6月被批准为博士生导师。  主要社会兼职  兼任中国植病学会病毒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植病学会理事、副理事长、华南农业大学学报副主编。  主要学术成果  先后主持和参加了国家、农业部、国家教育部、省基金和国外合作项目20余项。1982-1990年主要从事植物抗病育种、抗病机制和防治研究工作。1991年始主要从事植物病毒功能基因组学、分子植物病理学等研究,重点在香蕉、番木瓜、水稻、烟草等作物病毒病病害调查、病原和株系鉴定、抗病基因克隆和转基因、植物生物反应器等研究。并于1986.6-1987.7、1993.7-1994.12、1995.7-1998.6三次赴美从事科研合作研究。在水稻瘤矮病毒(RGDV)研究上,首次完成了中国分离株全基因组克隆和核苷酸序列分析,其中包括5个新基因组片段的首次克隆和序列分析,完成了RGDV遗传多样性分析,对RGDV 5个基因组片段进行了原核蛋白表达,并制备了相应的抗血清,首次发现该病毒的S11编码RNA沉默抑制子。在香蕉病毒病研究上,首次在国内外报道了香蕉花叶病原的5个株系,克隆了其CP基因,完成了对多种烟草(本生烟、土尔其烟、广东两种烤烟)、辣椒和香蕉的基因转化;完成了香蕉束顶病毒全基因组核苷酸序列分析,建立了香蕉茎尖和细胞悬浮系两种转基因方法和技术,获得了抗病毒的转基因植株。在番木瓜环斑病毒研究上,通过复制酶和CP基因的转化,获得了高抗或免疫的番木瓜品系,于2000、2001、2004年分获农业部基因工程安全管理办公室批准,分别完成了田间品比中间试验、环境释放试验和安全性生产试验,于2006年获得农业部批准准予商品化生产应用的安全证书,转基因番木瓜成为了我国商品化生产的第一例转基因果树作物。在病毒基因组和功能研究上,首次在国内发现并克隆了香蕉线条病毒全基因组序列,并通过侵染性克隆构建,系统研究了病毒多个基因的功能。在植物生物反应器方面,克隆了人胰岛素基因,构建了核基因转化的高效表达载体,正在进行对香蕉的转化试验;克隆了抗番茄斑萎病毒单克隆抗体基因,完成了对烟草、番茄的遗传转化,转基因植株高效表达单克隆抗体基因。1995-1996年参加的“全国烟草侵染性病害调查研究”分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和中国烟草总公司壹等奖,2001年主持的“黄瓜花叶病毒引致的香蕉花叶病研究”获广东省自然科学二等奖。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04篇,参编专著4本。  在教学上,近年来先后讲授本科生“植物保护专业概论”、“农业植物病理学”,研究生“高级植物病理学”、“高级植物病毒学”、“分子病毒学”、“文献综述和论文写作”等课程。其中参与讲授的课程“普通植物病理学”曾获省重点课程、省优秀课程和省精品课程。曾主持国家、广东省和学校教改项目5项,发表教改论文7篇。指导的博士和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曾获华南农业大学优秀博士和硕士论文。2001年入选教育部优秀年轻教师人才培养计划,2003年和2005年分获华南农业大学优秀党员、2005年获华南农业大学优秀研究生导师、2007年获南粤优秀教师等称号。
  • 许再福
  • 许再福  昆虫学系  办公室:540  办公室电话:85284903  邮箱:xuzaifu@scau.edu.cn  简介:1965年10月生,广东人,教授,博士生导师。广东省“千百十工程”省级培养对象(2004)、南粤优秀教师(2004)、国家精品课程负责人、广州市野外科学考察协会理事长、广东省第二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2006)、华南农业大学首届十佳教师(2010)。  学历及任职: 1986年毕业于华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系昆虫学专业,获农学学士学位。1989年毕业于华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系昆虫学专业,获农学硕士学位。1995年毕业于浙江农业大学植物保护系昆虫学专业,获理学博士学位。1995年至今,在华南农业大学昆虫学系任教。2002年至今,任华南农业大学昆虫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授课情况: 现主讲课程包括本科生的专业基础课“普通昆虫学”、“普通昆虫学实验与实习指导”和研究生的学位课“昆虫分类学”、“昆虫分类学研究进展”。曾主讲过本科生的“昆虫分类学”和“趣味昆虫”、国际农业培训中心植物保护培训班的“Biological Control”和“General Entomology”、以及研究生课程“害虫生物防治”、昆虫病理学“和”昆虫行为学“等课程。  教学理念: 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传授知识、传达道理、交流情感。老师要有以学生为师的胸怀,同时对每一位学生都寄予厚望,这样才能达到“亲其师,信其道”的师爱效应,真正做到教书育人。  研究领域及研究方向: 主要研究领域为膜翅目和蜻蜓目分类、农林和储粮害虫生物防治、入侵害虫和昆虫病原微生物。曾主持省部级、国家级课题他和国际科学基金(IFS)项目共26项。自1996年以来,与意大利、日本、比利时、澳大利亚、瑞典、英国、荷兰、加拿大和美国同行合作交流63人次。  教学和科研成果: 负责主讲的普通昆虫学课程曾获广东省首批省级精品课程(2003)、广东省示范课程(2008)和国家精品课程(2010)。在近8年的学生评教中,有4年全校第1。在2004年获全校课堂教学观摩比赛获一等奖,并在本科教学评估前向全校教师进行示范观摩1次。连续8年在全校新教工师德教育工作会议上向新教工作“如何搞好教学”的报告。在2010年学校教学工作会议上作“教书是我的第一职责”的经验交流报告。曾获第七届全国多媒体教育软件大奖赛优秀奖1项(2003年,排名第1)、广东省2003年多媒体教育软件大奖赛二等奖1项(排名第1)、华南农业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2004、2008年,分别排名第1和第2)、广东省教育厅“151工程”项目一等奖(2008,排名第1)、广东省第六届教学成果二等奖(2008,排名第2)。  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91篇,其中SCI论文42篇,出版专著8部、教材5本。曾获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奖一等奖1项(2002年,排名第2)、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2004年,排名第3)、农业部农牧渔业丰收奖三等奖1项(2006年,排名第2)和广东省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2008,排名第7)。
  • 廖金玲
  • 廖金玲  植物病理学系  办公室:332  办公室电话:38297429  邮箱:jlliao@scau.edu.cn  基本情况  男,1962年10月生。1987年7月参加工作。中共党员。现任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植物病理学系主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1984年7月至华南农业大学林学专业本科毕业,获学士学位;1987年7月华南农业大学植物病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2001年12月华南农业大学植物病理学博士研究生毕业。2000年12月晋升为教授,2002年6月被批准为博士生导师。  主要社会兼职  中国植物病理学会植物线虫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国际线虫学会联盟(IFNS)理事、中国植物病理学会理事  主要学术成果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农业部、教育部和广东省科技攻关等多项课题,对松树、柑桔、甘蔗、花生、水稻、蔬菜、花卉等线虫病进行了系统研究。主要研究领域包括:1)重要植物病原线虫的鉴定、分子检测、生物学和综合防治;2)分子植物线虫学,特别是线虫寄生性及致病性相关基因、发育基因;3)生物防治和生物农药。曾在比利时根特农业研究中心(1998.9-1999.2)、国立新加坡大学淡马锡生命科学研究所(2001.1-2003.11)进行植物线虫和分子生物学研究。曾获农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广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广东省教学成果二等奖。在国内外发表论文50多篇。先后编写全国统编教材《植物线虫学》、《中国线虫学研究(第一卷)》(主编)、《植物病害检疫学》(副主编)、《园艺植物病理学》(副主编)等编著7部。
  • 廖 红
  • 廖 红  植物营养学系  办公室:806  办公室电话:85283380  邮箱:hliao@scau.edu.cn  廖红,女,汉族,1969年7月生于四川省资中县。2010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009年广东省特聘教授(珠江学者)。1991年毕业于华南农业大学土壤农业化学系,获农学学士学位;1994年毕业于华南农业大学作物营养与施肥专业,获农学硕士学位;1998年毕业于华南农业大学植物学专业,获理学博士学位。同年留校,历任讲师、副教授,2003年破格提升为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植物营养生理学、植物营养遗传和根系生物学方面的教学、科研和推广工作。现为华南农业大学根系生物学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中国土壤学会植物营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国际植物营养学会常务理事、国际酸性土壤学会常务理事,法国国家农业研究所(INRA)根系协作网国际顾问、国际根系研究学会常务理事等多项学术职务。曾获教育部第九届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青年教师基金、2007年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基金、广东省“千百十工程”省级培养对象等荣誉和称号。  在科研方面,作为华南农业大学植物营养学和根系生物学研究的学术带头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六项(包括重大一项、杰青一项),科技部973重点基础研究项目课题两项、美国McKnight作物国际合作项目一项,教育部项目三项,农业部课题两项。在作物根构型定量分析及三维重建、磷效率生理和遗传改良等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创建了一系列作物根构型定量分析和三维重建体系,对大豆、菜豆核心种质磷效率进行了系统评价,初步阐明了磷高效根构型特性及其生理和遗传基础,定位到一些与磷效率密切相关、控制根构型的QTLs,克隆了多个调控根构型和磷效率的关键基因,获得了一批改良根系性状的磷高效大豆转基因材料。迄今在国内外知名期刊如《Current Opinion in Biotechnology》、《The Plant Journal》、《Plant Physiology》、《科学通报》等发表论文90多篇,其中SCI收录论文40多篇,影响因子大于6的SCI论文8篇;出版专著3部,获得国家专利5个;发表的论文中,有一篇为2001-2005年国际农林科学领域研究论文中获得引用数最多的中国学者论文第3名。2012年还应邀在(5年影响因子9.16)上发表综述论文。系统阐述了只有将生物工程遗传改良与磷肥的合理施用、最佳栽培模式等综合考虑,才可能同时获得作物养分(磷)高效和高产的学术观点。说明在作物养分高效遗传改良方面的研究受到了国际同行的高度关注和认可。  在教学方面,用英文讲授了两门研究生专业课以及一门本科生课程,教学效果良好,主讲的研究生专业课《高级植物营养学》获华南农业大学2002年研究生教学评估第一名、教育部第十届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青年教师奖教学奖二等奖。2003年在华夏英才基金会资助下,结合多年的教学科研成果,在科学出版社出版学术专著一部《高级植物营养学》,该书经教育部严格评审,确定为“2004-2005年度研究生教学用书”,目前已被国内多家大学用为研究生教材或主要参考书。2007年与严小龙教授、年海教授等合作,在科学出版社出版了《根系生物学:原理和应用》一书,这是国内迄今首部关于根系生物学的专著。目前,主持开设了研究生专业课《高级植物营养学》和《根系生物学原理》,为植物营养学和根系生物学培养高级研究人才。2009年5月,成功地主办了第7届国际酸性土壤学大会,并主编出版会议论文集《Plant-Soil Interactions at Low pH: A Nutriomic Approach》。  在学科和实验室建设方面,作为主要骨干筹建了一个跨院系的“根系生物学研究中心”,并任该研究中心主任,主持了根系生物学实验室、根室温室复合体的设计和专用的仪器设备的开发工作。2011年,主要参与成功申请到“亚热带农业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并兼任华南农业大学该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负责科研及学术交流。  在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方面,参与育成大豆新品种5个,并作为广东省科技推广项目“高产优质大豆新品种推广示范”的专家组主要成员,参与了这些品种在华南酸性红壤地区的推广示范工作,今年初步推广示范面积达10000亩,为华南地区的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做出了一定贡献。  学习简历:  1991年7月毕业于华南农业大学土壤与植物营养专业,获农学学士学位  1994年7月在华南农业大学作物营养与施肥专业,获农学硕士学位  1998年12月获华南农业大学植物生理学专业,获理学博士学位  1999年9月至2000年8月, 在美国宾州州立大学根系研究中心,博士后  进修简历:  1997年9月至1998年9月在美国宾州大学根系研究中心作访问学者(博士论文科研)。合作者:Jonathan Lynch 教授  2003年6-9月,2004年6-9月,香港中文大学生物系,进行有关植物抗逆基因克隆与功能分析的合作科研。合作者:Honming Lam 教授  2005年6-9月,美国Cornell大学植物生物学系,进行植物耐铝性的生理和分子生物学机理的合作科研。合作者:Leon Kochian 教授  主持和参加的主要课题:  1) 广东省高等学校高层次人才项目,豆科作物根系磷钾养分高效吸收的协同机制。120万元,2012-2014,主持,正在进行  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项目,豆科作物磷高效根构型建成的生理及分子机理(31025022)。200万元,2011-2014,主持,正在进行  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课题,作物根系响应根际土壤磷营养变化的形态与生理协调机制(30890131)。300万元,2009-2012,主持,正在进行  4) 国家重大基础研究项目(973项目)第一课题,优良根构型建成与土壤养分活化的遗传与分子机制(2011CB100301)。420万元,2011-2015,主持,正在进行  5) 国家重大基础研究项目(973项目)第二课题,作物高效利用氮磷养分的分子机理(2005CB120902)。475万元,2005-2010, (前三年副主持,后两年主持),已完成  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磷铝耦合胁迫对大豆根系分泌物时空调控的分子机理(30771293)。36万元,2008-2010,主持,已完成  7)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磷铝耦合胁迫对植物根系有机酸分泌时空调控的生理和分子生物学基础(NCET-07-0314)。50万元,2008-2010,主持,已完成  8) 农业部行业科技项目子专题,华南地区大豆与其它作物间套作最佳养分管理技术研究与应用(200803030)。108万元,2008-2010,主持,已完成  9) 美国麦克耐特基金会(McKnight Foundation)国际合作作物研究基金项目,大豆适应华南热带亚热带地区低磷土壤的根系途径(05-780)。169万美元,2001-2009,前五年副主持,后三年主持,已完成  1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磷调控植物侧根发生发育的组织和细胞位置效应的分子解析(30571111)。28万元,2006-2008,主持,已完成  1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缺磷诱导植物根系向地性变化的生理及分子生物学基础 (30370844)。21万元,2004-2006,主持,已完成  1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植物适应水、磷耦合胁迫的根构型变化及其分子标记(30070441)。16万元,2001-2003,主持,已完成  13) 教育部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基金项目,磷诱导植物根构型变化定量分析及其分子机理研究。2万美元,2004-2006,主持,已完成  教育部留学人员基金项目,水稻适应水、磷耦合胁迫根构型变化的定量描述。3万元,2002-2003,主持,已完成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作物磷效率的根系形态构型特性及其生理和遗传基础。160万元,2003-2006,第二参加,已完成  国家重大基础研究项目(973项目)子课题,水分、养分诱导植物根构型变化的定量描述及其相关基因的定位和克隆。75万元,1999-2004,第二参加,已完成  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国际合作项目,大豆适应华南热带亚热带地区低磷土壤的根系途径。30万元,2001-2005,第二课题负责人,已完成  担任课程:  研究生课程: 高级植物营养学、根系生物学、植物营养生理与遗传学进展  植物营养学专业英语、  本科生课程:植物营养学(双语)  培养研究生情况:  博士研究生: 毕业3名,在读6名  硕士研究生: 毕业20名,在读 8名  奖励:  1) 2010年,国家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2) 2009年,广东省特聘教授(珠江学者)  3) 2007年,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基金获得者  4) 2006年,教育部“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高校青年教师奖”(二等奖)  5) 2006年,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排名第二)  6) 2004年,教育部“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高校青年教师基金”获得者  7) 2003年,广东省 “千百十工程”省级学术骨干培养对象  8) 2002年,华南农业大学“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岗位  国家专利  1) 专利名称:植物根系立体栽培器。发明人:严小龙,郑少玲,廖红。专利号:ZL 01 2 42553.2。专利申请日:2001年7月10日。专利权人:华南农业大学。授权公告日:2002年4月3日。  2) 专利名称:植物根系二维栽培器。发明人:廖红,严小龙。专利号:ZL 02 2 26214. 8。专利申请日:2002年3月18日。专利权人:华南农业大学。授权公告日:2003年1月29日。  3) 专利名称:植物根系根室观测系统。发明人:廖红,严小龙。2006,申请号:200610011344.8。专利申请日:2006年1月13日。专利权人:华南农业大学。公开号: CN1813514。  4) 专利名称:一种根瘤菌固氮株系BXYD3及其应用。发明人:曹桂芹,廖红,严小龙。专利号:ZL 2007 1 0032269.8。专利申请日:2007年12月7日。专利权人:华南农业大学。授权公告日:2009年11月4日。  5) 专利名称:一种根瘤固氮菌株系BDYD1及其应用。发明人:曹桂芹,廖红,严小龙。公开号: CN101182478。公开(公告)日: 2008.05.21。  6) 专利名称:一种根瘤菌固氮株系BXBL9及其应用,发明人:曹桂芹,廖红,严小龙,专利号:ZL200710032270.0,专利申请日:2007年12月7日。专利权人:华南农业大学,授权公告日:2009年11月4日。  7) 专利名称:基因AtPAP15在提高大豆植株有机磷吸收利用效率方面的应用。发明人:王秀荣,廖红,严小龙。专利号:ZL 2009 1 0036465.1。专利申请日:2009年1月6日。专利权人:华南农业大学。授权公告日:2011年12月28日。  8) 专利名称:植物根系原位动态观察和测定方法。发明人:方素琴, 廖红, 严小龙。公 开 (公告) 号: CN101658107。公开(公告)日: 2010.03.03。  9) 专利名称:一种用于根系原位动态观察和测定的植物栽培方法。发明人:方素琴,廖红, 严小龙。公 开 (公告) 号:CN101663968,公开(公告)日: 2010.03.10。  10) 专利名称:发根农杆菌介导的下胚轴涂抹转化方法在大豆转化方面的应用。发明人:王秀荣,廖红,严小龙。公 开(公告) 号:CN101705243A,公开(公告)日:2010.05.12 。  11) 专利名称:基因GmEXPB2在提高大豆植株磷吸收效率方面的应用。发明人:王秀荣,廖红,谢建娜,严小龙。申请号:201110060369.8。  论著:  1) 《高级植物营养学》,廖红、严小龙编著,科学出版社,2003  2) 《根系生物学:原理与应用》,严小龙、廖红、年海等编著,科学出版社,2007  3) Fang SQ, Clark R and Liao H*. 3D quantification of plant roots architecture in situ. In Mancuso S ed. Measuring roots. Springer, Berlin, pp135-150.  国际会议论文集:  4) 《Plant-Soil Interactions at Low pH: A Nutriomic Approach》, Hong Liao, Xiaolong Yan and Leon Kochian,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ess, 2009  参与育成大豆品种:  1) 华春1号  2) 华春2号  3) 华夏1号  4) 华夏3号  2009年以来参加的主要国际会议:  (1) 廖红,2009年5月27-28日,英国伦敦, Workshop for the Innovations for Soil Health in Africa(非洲土壤健康研讨会)。特邀报告:Soil health in South China.  (2) 廖红,“中日植物营养高峰论坛”, 2009年10月9-10日,北京,会议主题:植物营养生理与分子生物学,会议组织单位: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大会报告:Organic acid transporters regulated by Al and P interactions  (3) 王秀荣,2009年8月11-15日,北京,第八届世界大豆研究大会。分会报告,报告题目:Overexpressing AtPAP15 enhances phosphorus efficiency in soybean  (4) 廖红,2009年8月10-15日,北京,第八届世界大豆研究大会。分会报告,报告题目:Genetic Improvement of Nutrient Characters in Soybean --From Basic Research to Application  (5) 廖红,2009年8月26-30日,美国加州,第十六届国际植物营养学大会,分会报告,报告题目:Organic Acid Exudation as Regulated by P and Al Interactions in Soybean.  (6) 申建波. 杭州地球关键界面分子环境国际会议:Zhang et al: Rhizosphere processes and management for improving nutrient use efficiency and crop productivity?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f Molecular Environmental Soil Science at the Interfaces in the Earth’s Critical Zone. Hangzhou, China, 10-14 October, 2009. 特约大会报告 (第一标注)  (7) 廖红,2010年2月3-5日在法国蒙彼利埃召开的根系协作研讨会。特邀报告:Advances in crop root architecture as related to P efficiency.  (8) 廖红、王金祥、赵静和秦璐于2010年9月29日至10月6日在德国汉诺威大学参加“Genetics of Plant Mineral Nutrition”国际学术研讨会。廖红特邀报告:Genetic Improvement for P efficiency through root modifications in legumes。王金祥、赵静和秦璐一共展示了3个墙报。  (9) 申建波、廖红、陈范骏、袁力行、王秀荣、王金祥、赵静等11人于2010年9月19-23日,北京,4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Phosphorus Dynamics in the Soil-Plant Continuum (ISPDSPC)。申建波、王秀荣做了大会报告。王金祥、赵静和秦璐等一共展示了4个墙报。  (10)2011年5月27-30, “Molecular breeding of ultra sustainable crops”,杭州。廖红参加。  (11)2011年8月26-28,“2nd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兰州,廖红做大会报告:Underlying mechanisms for phosphorus efficiency in legumes。  (12)2011年12月2-5日在海口召开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NSFC)和国际热带农业中心(CIAT)联合主办的“NSFC-CIAT热带作物研讨会”。廖红做大会报告:Mechanisms of Stylosanthes Adaptation to Acidic Soils  (13)2011年12月30号,廖红在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第七届 “陈焕镛讲座系列”学术报告:Genetic Improvement of Legumes in Adaptation to Acid Soils.  发表的论文:  SCI收录论文(*为通讯作者):  1) Liang C, Tian J, Yao Z, Sun L, Liu J, Shaff J, Kochian LV, Liao H*. 2012. Low pH, aluminum and phosphorus coordinately regulate malate exudation through GmALMT1 to improve soybean adaptation to acid soils. Plant Physiology (IF2010=6.45). Submitted.  2) Tian J, Wang X, Tong Y, Chen X, Liao H*. 2012. Bioengineering and management for efficient phosphorus utilization in crops and pastures. Current Opinion of Biotechnology (IF2010=8.49). invited submission.  3) Liang C, Sun L, Yao Z, Liao H, Tian J*. 2012.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PvPAP gene family and functions of small PvPAPs as related to phosphorus efficiency in common bean. PLoS One (IF2010=4.41). Accepted  4) Gao X, Lu X, Wu M, Zhang H, Pan R, Tian J, Li S, Liao H*. 2012. Co-inoculation with Rhizobia and AMF inhibited soybean red crown rot: from field study to plant defense-related gene expression analysis. PLoS One (IF2010=4.41). 7(3): e33977.  5) Liang C, Chen Z, Yao Z , Tian J*, Liao H. 2012. Characterization of two putative protein phosphatase genes and their involvements in phosphorus efficiency in Phaseolus vulgaris. 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 (IF2010=1.63). Accepted  6) Li C, Gui S, Yang T, Walk T, Wang X *, Liao H. 2012. Identification of soybean purple acid phosphatase genes and their expression responses to phosphorus availability and symbiosis. Annals of Botany (IF2010=3.39). 109:275-285.  7) Chen Z, Cui Q, Liang C, Tian J*, Liao H. 2011. Identification of 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proteins in soybean nodules under phosphorus deficiency through proteomic analysis. Proteomics (IF2010=4.82). 11: 4648-4659.  8) Qin L, Jiang H, Tian J, Zhao J, Liao H*. 2011. Rhizobia enhance acquisition of phosphorus from different sources by soybean plants. Plant and Soil (IF2010=2.77) 349:25-36.  9) Guo W, Zhao J, Li X, Qin L, Yan X, Liao H*. 2011. A soybean b-expansin gene GmEXPB2 intrinsically involved in root system architecture responses to abiotic stresses. The Plant Journal (IF2010=6.95). 66: 541-552.  10) Fang S, Gao X, Deng Y, Chen X, Liao H*. 2011. Crop root behavior coordinates phosphorus status and neighbors: from field studies to three-dimensional in situ reconstruction of root system architecture. Plant Physiology (IF2010=6.45). 155: 1277-1285.  11) Wang XR, Pan Q, Chen F, Yan XL, Liao H*. 2011. Effects of co-inoculation with 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 and rhizobia on soybean growth as related to root architecture and availability of N and P. Mycorrhiza (IF2010=2.57). 21:173-181.  12) Wang XR, Shen J, Liao H*. 2010. Acquisition or utilization, which is more critical for enhancing phosphorus efficiency in modern crops? Plant Science (IF2010=2.48). 179: 302-306.  13) Liang Q, Cheng X, Mei M, Yan XL, Liao H*. 2010. QTL analysis of root traits as related to phosphorus efficiency in soybean. Annals of Botany (IF2010=3.39). 106: 223-234.  14) Wang XR, Yan XL, Liao H*. 2010. Genetic improvement for phosphorus efficiency in soybean: a radical approach. Annals of Botany (IF2010=3.39). 106: 215-222.  15) Ao J, Fu J, Tian J, Yan XL, Liao H*. 2010. Genetic variability for root morph-architecture traits and root growth dynamics as related to phosphorus efficiency in soybean. Functional Plant Biology (IF2010=2.38). 37: 304-312.  16) Liang C, Tian J, Lam HM, Lim BL, Yan XL, Liao H*. 2010. Biochemical and molecular characterization of PvPAP3, a novel purple acid phosphatase isolated from common bean enhancing extracellular ATP utilization. Plant Physiology (IF2010=6.45). 152: 854-865.  17) Pan R, Guan M, Xu D, Liao H, Yan XL. 2009. Cylindrocladium black rot caused by Cylindrocladium parasiticum newly reported on peanut in China. Plant Pathology (IF2010=2.34). 58(6): 1176-1176.  18) Fang S, Yan XL, Liao H*. 2009. 3D reconstruction and dynamic modeling of root architecture in situ and its application to research on rice phosphorus acquisition. The Plant Journal (IF2010=6.95). 60:1096-1108.  19) Wang XR, Wang YX, Tian J, Lim BL, Yan XL, Liao H*. 2009. Overexpressing AtPAP15 enhances phosphorus efficiency in soybean. Plant Physiology (IF2010=6.45).151: 233-240.  20) Du YM, Tian J, Liao H, Bai CJ, Yan XL, Liu GD. 2009. Aluminum tolerance and high phosphorus efficiency helps Stylosanthes better adapt to low-p acid soils. Annals of Botany (IF2010=3.39). 103: 1239-1247.  21) Phang T, Shao G, Liao H, Yan XL, Lam HM. 2009. High external phosphate (Pi) increases sodium ion uptake and reduces salt tolerance of Pi tolerant soybean. Physiologia Plantarum (IF2010=3.07). 135: 412-425.  22) Cheng FX, Cao GQ, Wang XR, Zhao J, Yan XL, Liao H*. 2009. Isol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effective nitrogen fixation rhizobial strains on low-phosphorus acid soils in South China.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IF2010=1.09). 54(3): 412-420.  23) Wang YX, Liu KD, Liao H, Zhuang CX, Ma H, Yan XL. 2008. Plant WNK genes are involved in the regulation of flowering time in Arabidopsis. Plant Biology (IF2009=2.22). 10: 548-562.  24) Guo W, Zhang L, Zhao J, Liao H, Zhuang C, Yan XL. 2008. Identification of temporally and spatially phosphate-starvation responsive genes in Glycine max. Plant Science (IF2009=2.05). 175: 574-584.  25) Tian J, Venkatachalam P, Liao H, Yan XL, Raghothama KG. 2007. Molecular cloning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phosphorus starvation responsive genes in common bean (Phaseolus vulgaris). Planta (IF2009=3.37). 227: 151-165.  26) Liao H, Wan H, Shaff J, Wang X, Yan XL, Kochian L. 2006. Phosphorus and Aluminum Interactions in Soybean in Relation to Al Tolerance: Exudation of Specific Organic Acids from Different Regions of the Intact Root System. Plant Physiology (IF2009=6.24). 141 (2): 674-684  27) Zhu TL, Fang SQ, Li ZY, Liu YT, Liao H, Yan XL. 2006.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3-dimensional root architecture based on image reconstruction and its application to research on phosphorus uptake in soybean.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IF2009=0.90). 51(19): 2351-2361.  28) Kuang R, Liao H, Yan XL, Dong Y. 2005. Phosphorus and nitrogen interactions in field-grown soybean as related to genetic attributes of root morphological and nodular traits. 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 (IF2009=1.40). 47:549-559.  29) Zhao J, Fu J, Liao H, He Y, Nian H, Hu Y, Qiu L, Dong Y, Yan XL. 2004. Characterization of root architecture in an applied core collection for phosphorus efficiency of soybean germplasm.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IF2009=0.90). 49: 1611-1620.  30) Liao H, Yan XL, Rubio G, Beebe S, Blair M, Lynch JP. 2004. Genetic mapping of basal root gravitropism and phosphorus acquisition efficiency in common bean, Functional Plant Biology (IF2009=1.68). 31: 959-970.  31) Yan XL, Liao H, Beebe S, Blair M and Lynch JP. 2004. QTL mapping of root hair and acid exudation traits and their relationship to phosphorus uptake in common bean, Plant and Soil (IF2009=2.52). 265:17-29.  32) Wang L, Liao H, Yan XL. 2004. Genetic variation in root hairs as regulated by phosphorus status in soybean. Plant and Soil (IF2009=2.52). 261: 77-84.  33) Liao H, Wong F, Phang T, Cheung M, Li W, Shao G, Yan XL, Lam HM. 2003. GmPAP3, a novel purple acid phosphatase-like gene in soybean induced by NaCl stress but not P deficiency. Gene (IF2009=2.42). 318: 103-111.  34) Tian J, Liao H, Wang X, Cao A, Yan XL. 2003. Phosphorus starvation-induced expression of leaf acid phosphatase isoforms in soybean. Acta Botanica Sinica. 45: 1037-1042.  35) Rubio G, Liao H, Yan XL, Lynch JP. 2003. Topsoil foraging and its role in plant competitiveness for phosphorus in common bean. Crop Science. 43:598-607.  36) He Y, Liao H, Yan XL. 2003. Localized supply of phosphorus induces root morphological and architectural changes of rice in split and stratified soil cultures. Plant and Soil. 248 (1): 247-256.  37) Rubio G, Walk T, Ge Z, Yan XL, Liao H, Lynch JP. 2001. Root gravitropism and belowground competition among neighboring plants: a modeling approach. Annals Botany. 88:929-940.  38) Liao H, Rubio G, Yan XL, Cao A, Brown K, Lynch JP. 2001. Effect of phosphorus availability on basal root shallowness in common bean. Plant and Soil, 232: 69-79.  39) Yan X, Liao H, Trull MC, Beebe S, Lynch JP. 2001. Induction of a major leaf acid phosphatase does not confer adaptation to low phosphorus availability in common bean. Plant Physiology. 125: 1901-1910.  40) Liao H, Ge Z, Yan XL. 2001. Ideal root architecture for phosphorus acquisition of plants under water and phosphorus coupled stresses: from simulation to application.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46(16): 1346-1351  41) Liao H, Yan XL. 1999. Seed size is closely related to phosphorus efficiency and photosynthetic phosphorus efficiency of common beans. Journal of Plant Nutrition, 22: 877-888.  42) 廖红,严小龙. 2000. 菜豆根构型对低磷胁迫的适应性变化及基因型差异,植物学报, 42:158-163.  43) 廖红,严小龙. 2001. 菜豆根形态特性的基因型差异与磷效率. 植物学报, 43: 1161-1166.  ISTP收录论文:  1) Liao H, Yan X, Lynch JP. 1998. Effect of seed size on leaf growth and photosynthesis of common bean in relation to P nutrition. In: J.P. Lynch and J. Deikman eds., Phosphorus in Plant Biology: Regulatory Roles in Molecular, Cellular, Organismic and Ecosystem Processes. American Society of Plant Physiologists, Maryland, pp 350-353  2) Liao H, Rubio G, Yan X, Lynch JP. 1998. Gravitropic response of bean root systems to phosphorus deficiency. In: J.P. Lynch and J. Deikman eds., Phosphorus in Plant Biology: Regulatory Roles in Molecular, Cellular, Organismic and Ecosystem Processes. American Society of Plant Physiologists, Maryland, pp 329-331  3) Yan X, Liao H, Lynch JP, Trull MC. 1998. Genetic control of acid phosphatase activity in common bean. In: J.P. Lynch and J. Deikman eds., Phosphorus in Plant Biology: Regulatory Roles in Molecular, Cellular, Organismic and Ecosystem Processes. American Society of Plant Physiologists, Maryland, pp 381-384  其它论文(*为通讯作者):  1) 李欣欣, 赵静, 廖红*. 2011. 大豆毛状根-VA菌根真菌双重培养体系的建立. 植物生理学报. 47 (5): 475-480.  2) 陈志坚, 严炜, 孙丽莉, 刘国道, 廖红, 田江*. 2011. 锰毒对柱花草苗期生长及铁镁吸收的影响. 热带作物学报. 32(1): 142-146.  3) 陈志坚, 严炜, 孙丽莉, 刘国道, 廖红, 田江*. 2011. 建立和优化双向电泳分析柱花草根系蛋白谱的方法. 植物生理学报. 47 (2): 199-204.  4) 梁翠月,廖红, 严小龙, 田江*. 2011. 酸性磷酸酶参与大豆子叶磷转运和利用. 植物生理学报. 47: 69-74.  5) 赵静, 刘嘉儿, 严小龙,廖红*. 2010. 磷有效性对大豆根冠中碳分配的影响. 植物生理学通讯, 46(1): 51-54.  6) 赵静,刘嘉儿,严小龙,廖红*. 2010. 磷有效性对大豆碳代谢的生理调控及其基因型差异.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31(3):1-4  7) 高家合,邓碧儿,曾秀成,廖红,严小龙,王秀荣*. 2010. 烟草磷效率的基因型差异及其与根系形态构型的关系.西北植物学报,30(8):1606-1613  8) 曾秀成,王文明,罗敏娜,廖红,王秀荣*. 2010. 缺素培养对大豆营养生长和根系形态的影响.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16(4):1032-1036  9) 陈娜,王秀荣,严小龙,廖红*. 2010. 缺磷和铝毒对酸性土壤上大豆生长的交互作用. 应用生态学报, 21(5): 1301-1307  10) 严炜,刘国道,田江. 2010. 锰有效性对大豆锰、铁和磷吸收及其分布的影响.植物生理学通讯. 46:923-927  11) 程凤娴,涂攀峰,严小龙,王秀荣,廖红*. 2009. 酸性红壤中磷高效大豆新种质的磷营养特性.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16(1):71-81.  12) 王金祥,陈碧丽,廖红,严小龙. 2009. 生长素、乙烯和一氧化氮对拟南芥下胚轴插条形成不定根的调节. 植物生理学通讯, 45(10):986-990.  13) 王应祥, 郑焱, 梁翠月, 王秀荣, 庄楚雄, 严小龙, 廖红*. 2009. 细菌双杂交筛选大豆GmWNK1互作蛋白系统的建立及应用. 植物生理学通讯.45(4):372-378.  14) 梁泉,尹元萍,严小龙, 廖红. 2009. 不同磷水平下大豆根系性状的遗传特性分析.分子植物育种.7(2):321-329.  15) 程凤娴,曹桂芹,王秀荣,赵静,严小龙,廖红*. 2008. 华南酸性低磷土壤中大豆根瘤菌高效株系的发现及应用.科学通报.53(23): 2903-2910.  16) 刘鹏, 周国权, 严小龙, 廖红*. 2008.低磷对大豆主根伸长生长的影响. 植物生理学通讯.44(4):726-728.  17) 黎健龙,涂攀峰,陈娜,唐劲驰,王秀荣,年海,廖红,严小龙. 2008.茶树与大豆间作效应分析. 中国农业科学.41(7): 2040-2047.  18) 刘灵,廖红,王秀荣,严小龙. 2008. 不同根构型大豆对低磷的适应性变化及其与磷效率的关系. 中国农业科学.41(4): 1089-1099.  19) 刘灵,廖红,王秀荣,严小龙,2008. 磷有效性对大豆菌根侵染的调控及其与根构型、磷效率的关系. 应用生态学报.19(3): 564-568.  20) 万惠燕,刘嘉杰,王金祥,严小龙,廖红*. 2007. 磷空间有效性对拟南芥根形态构型的影响. 植物生理学通讯.43(3): 425-429.  21) 王秀荣,廖红,何 勇,邱丽娟,严小龙. 2006. 不同大豆种质材料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分析.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27(3): 9-11.  22) 梁泉, 廖红, 梅曼彤, 程小会, 严小龙. 2006. 作物磷效率相关性状的QTL分析研究进展. 分子植物育种. 4(4): 453-463.  23) 刘鹏, 区伟贞, 王金祥, 严小龙, 廖红*. 2006. 磷有效性与植物侧根发生发育.植物生理学通讯. 42(3): 395-400.  24) 袁清华,年海,陈达刚,廖红,严小龙. 2006. 大豆根系性状和磷效率的遗传规律研究. 大豆科学. 25(2): 158-163.  25) 张秒高, 孔凡利, 彭翠虹, 林汉明, 严小龙, 廖红*. 2006. 盐磷耦合胁迫对大豆生长和钠、磷离子长距离运输的影响. 植物生理学通讯. 42(1): 19-23.  26) 朱同林,方素琴,李志垣,刘玉涛, 廖红, 严小龙. 2006.基于图像重建的根系三维构型定量分析及其在大豆磷吸收研究中的应用. 科学通报. 51:1885-1893.  27) 钟南, 廖红, 严小龙, 罗锡文, 熊俊涛. 2005. 利用相似理论实现植物根系参数的动态预测.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 33(10): 89-93.  28) 钟南, 罗锡文, 严小龙, 廖红. 2005. 植物根系生长的三维可视化模拟.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24(5): 516-518.  29) 石江华, 廖红, 严小龙. 2005. 植物根系向地性感应的分子机理与养分吸收. 植物学通报. 22(5): 523-531.  30) 王秀荣, 廖红, 严小龙. 2005. 应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法测定大豆种子蛋白质和脂肪含量的研究. 大豆科学. 24(3): 199-201.  31) 赵 静, 付家兵, 廖 红, 何 勇, 年 海, 胡月明, 邱丽娟, 董英山, 严小龙. 2004. 大豆磷效率应用核心种质的根构型性状评价. 科学通报. 49(13): 1249-1257.  32) 唐劲驰,Ismael A. Mboreha1,佘丽娜,廖红,陈怀珠,孙祖东,严小龙.2005. 大豆根构型在玉米/大豆间作系统中的营养作用. 中国农业科学. 38(6): 1196-1203.  33) 王立德, 廖红, 王秀荣, 严小龙. 2004. 植物根毛的发生、发育及养分吸收. 植物学通报. 21(6): 649-659.  34) Yan X, Liao H, Cao A, He Y, 2001. The role of root architecture in P acquisition efficiency of different root systems: a case study with common bean and rice. In: W.J. Horst et al., eds., Plant Nutrition—Food Security and Sustainability of Agro-Ecosystems,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pp590-591.  35) Liao H, Zhang Y, Yan X, Brown KM, Lynch JP. 2001. Ethylene regulates common bean root growth to adapt to P deficiency. In: W.J. Horst et al., eds., Plant Nutrition—Food Security and Sustainability of Agro-Ecosystems,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pp550-551.  36) 王应祥,廖红,严小龙. 2003. 大豆适应低磷胁迫的机理初探:II.营养液栽培试验. 大豆科学. 22(3): 208-212.  37) 徐青萍,罗超云,廖红,严小龙,年海. 2003. 大豆适应低磷胁迫的机理初探:I. 田间试验 大豆科学. 22(2): 108-114.  38) 曹爱琴,廖红,严小龙. 2002. 低磷土壤条件下菜豆根构型适应性变化的研究. 土壤学报. 38(2): 276-281.  39) 曹爱琴,廖红,严小龙. 2001. 缺磷诱导菜豆根构型变化的一种简易测定方法.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7(1):113-116.  40) 廖红, 戈振扬, 严小龙. 2001. 水磷耦合胁迫下植物磷吸收的理想根构型:模拟与应用. 科学通报. 46: 641-646.  41) 廖红,严小龙. 2000. 低磷胁迫下菜豆根构型性状的QTL定位.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8(1):67-70.  42) 严小龙,廖红,戈振扬,罗锡文. 2000. 植物根构型特性与磷吸收效率. 植物学通报,17(6):511-519.  43) 严小龙,廖红,杨茂. 1999. 根构型分析在豆科作物磷效率研究中的作用.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1:40-43.  44) 廖红,严小龙. 1998. 华南酸性红壤中菜豆种质耐低磷特性的评价.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19(2):20-25.
  • 刘士哲
  • 刘士哲  植物营养学系  办公室电话:38604986  邮箱:szliu@scau.edu.cn  基本情况  男,1964年4月生。1987年7月参加工作。前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副院长、植物营养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无土栽培技术研究室主任,土壤农化研究中心主任。  1984年7月毕业于华南农业大学土壤化学专业,学士学位;1987年6月华南农业大学植物营养专业研究生毕业,获硕士学位;在职博士研究生毕业。1987年-1992年:华南农业大学土壤农化系任教员;1992年-1995年:华南农业大学土壤农化系任讲师;1995年-1996: 华南农业大学国土资源与环境科学系(原土壤农化系)副主任、副教授; 1996-2001: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副教授; 2001-2003:-现在: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副院长,副教授;2003-现在: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副院长,教授。  社会兼职情况  中国土壤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农化测试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农业工程学会设施园艺工程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园艺学会设施园艺分会常务理事、中国农学会微量元素与食物链研究会理事、广东农学会微量元素与食物链研究会常务副秘书长、担任《农村实用技术-温室园艺》杂志和《广东农业科学》杂志编委。  主要研究领域  1、无土栽培原理与技术:无土栽培设施的设计、管理技术,保护性设施条件下的植物营养调控。  2、植物营养与肥料学:养分的作用机理与肥料学。  3、水污染环境的植物修复技术:重点研究富营养化水体的漂浮栽培技术及其净化机理。  4、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及其推广应用:土壤调查与分析测定技术、肥料效应及配方施肥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  主要学术成果  先后主持和参加了30多项科研工作,例如,“九五”期间国家科技部“工厂化高效农业示范工程”(广东分项)、广东省“九五”期间重点攻关项目“水培蔬菜营养元素的吸收规律及营养液自动化控制技术研究”、国家科技部攻关项目“深液流水培技术(DFT)研究”和“南方温室设计及其配套技术研究”,东莞市科研发展专项基金项目“畜牧污水漂浮栽培植物修复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广州市科技局重点攻关项目“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规程研究”,广东省教育厅研究项目“肉质植物水培快速培育技术研究”,农业部“沃土工程”项目中“高明区土肥新技术试验基地建设”项目,农业部耕地地力调查与质量评价项目中“江门市新会区耕地地力调查与质量评价”以及“台山市耕地地力调查与质量评价”项目以及广东省教育厅“151”工程中“工厂化无土栽培专题学习网站建设”、广州市财政局“广州市测土配方施肥工作管理与实施”等。先后发表论文30多篇,主编专著1本(《现代实用无土栽培技术》),参编全国统编教材2本(《无土栽培原理与技术》、《无土栽培学》),2001年作为第二完成人完成的“广东工厂化高效农业示范工程”项目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讲授的课程:  本科生:无土栽培原理与技术(双语)、实用无土栽培技术、植物营养学、科技论文写作、专业英语、农业资源与利用专业概论、资源环境科学概论。  研究生:植物营养与施肥专题、农业资源利用文献综述。  主持的课题:  1、1993年国家科委“国家级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中“外向型蔬菜无土栽培技术”项目。主持。  2、1996-2000:广东省科委“九五”攻关课题:水培蔬菜营养元素的吸收规律及营养液自动化控制技术研究。主持。12万元。  3、1995-1998: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课题:植物对砷的拮抗机理研究。参加。5万元。  4、1996-2000:广东省高教局多媒体组合教学改革课题:《无土栽培原理与技术》多媒体教学改革。主持。0.5万元。  5、1996-2000:国家科技部“国家科技产业化工程”中“工厂化高效农业产业化工程”广东分项的专家组副组长、核心成员之一。500万元。  6、1996-2000:国家科技部“九五”攻关课题,DFT水培技术研究,主持,20万元。  8、1998-1999:高效无土栽培技术研究,祈福食品(中国)有限公司,主持,8万元。  9、1998-1999:高效无土栽培技术研究,广州粤旺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主持,8万元。  8、2001-2003:高产高效无土栽培技术研究,揭西县龙源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主持,4万元。  10、2001-2003:无土栽培技术在东欧国家的应用,波兰NewKing投资有限公司,主持,25万元。  11、2003-2004:国家农业部,珠江三角洲耕地地力调查与质量评价(江门市新会区),主持,24万元。  12、2003-2004:广州市农业环保与植物保护总站,广州市基本农田环境质量监测研究,主持,6.53万元。  13、2003-2004:广州市农业环保与植物保护总站,广州市农田地力监测研究,主持,5.78万元。  14、2003-2004:广州市农业环保与植物保护总站,流溪河生态农业示范区土壤背景调查研究,主持,9.10万元。  18、2004-2006:东莞市科技局科技发展专项基金项目,畜牧污水漂浮栽培植物修复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主持,40万元。  19、2005-2006:香港雅泉(集团)有限公司,活水在农业上的应用效果与机理研究,主持,40万元。  20、2004-2006:广东省教育厅“ 151” 工程项目,工厂化无土栽培专题学习网站,主持,1万元。  21、2005-2008:广东省科技厅,广东土壤诊断模式标本和成土矿物采集与保存,主持,11万元。  22、2005-2006:广州市植物保护与农业环境总站,广州市农业环境污染控制研究,主持,40万元。  23、2006-2007:广东省土壤肥料总站,广东省测土配方施肥研究,主持,12万元。  24、2006-2007:广州市农业环境与植物保护总站,广州市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研究与农业环境管理体系建设,主持,20万元。  25、2006-2007:广州市财政局,广州市测土配方施肥工作管理与实施,主持,169.22万元。  发表的主要论文:  1、刘士哲,连兆煌,1994,蔗渣作蔬菜工厂化育苗基质的生物处理与施肥措施研究,华南农业大学学报,15(3):1-7。  2、刘士哲,连兆煌,1994,蔗渣堆沤过程的变化特征与有效“C/N比值”的应用,华南农业大学学报,15(4):7-12。  3、刘士哲, 罗健 ,1994,水培铁营养对芥菜和生菜生长和根系生理生化的影响,1994,《现代土壤科学研究》,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P478-480。  4、刘士哲, 罗健 ,秦亮生等:1995,铁营养对水培芥菜和生菜生长及根系一些酶类特性的影响,华南农业大学学报,16(2):19-29。  5、Liu shizhe, Luojian, 1994, The Effects of Fe on the Growth and the Physiological and Bi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Roots of Lettuce and Mustard in Hydroponic Cluture. in. Proceedings of Sino-Intl. Colloquium on Soilless Culture 94’ , China Agric. ScienTech Press, P120-121。  6、刘士哲,连兆煌,1996,水泥砖结构深液流无土栽培技术的设计及应用,中国农业工程学报,4期。  7、 罗健 ,刘士哲,1994,水培与土培对几种蔬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现代土壤科学研究》,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P500-503。  8、Lian Zhaohuang, Liu Shizhe, 1994, Design and Application of a Hydroponic Production Line with Deep Flow Troughs Made of Cement and Bricks, in. Proceedings of Sino-Intl. Colloquium on Soilless Culture 94’ , China Agric. ScienTech Press, P31-33。  9、连兆煌,刘士哲,1993,教学、科研、生产推广相结合,开拓教学新领域,《推广教学成果,提高教学质量》,广东高教出版社,P62-67。  10、《无土栽培原理与技术》(教材,连兆煌主编),1994,中国农业出版社。(主要编写者)。  11、连兆煌,钟锡磷,刘士哲,1994,水泥种植槽深液流水培蔬菜生产线设计与应用,华南农业大学学报,15(2):7-13。  12、连兆煌,钟锡磷,刘士哲,1995,教学、科研、生产推广相结合,激发高教活力,华南农业大学学报,16卷(增刊),高等教育与教学研究,86-89。  13、农科大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1995,华南农业大学学报,16卷(增刊),高等教育与教学研究,49-53。  14、刘士哲, 罗健 ,连兆煌,1996,研究性实验教学的探讨,华南农业大学学报,17卷(增刊):92-96  15、刘士哲、 罗健 、叶静华、陈孟娴,1999,《无土栽培原理与技术》多媒体组合教学试验研究,华南农业大学学报,19卷(增刊):68-72。  16、刘士哲、 罗健 、 林东教 ,1999,深液流水培设施的投资和周年高效生产的品种搭配及经济效益分析,华南农业大学学报,20卷(增刊):80-85。  17、刘士哲、林东教、 罗健 ,1999,简易槽式基质营养液滴灌无土栽培设施的建设与实施,华南农业大学学报,20卷(增刊):85-90。  18、程东山、刘士哲、严小龙,1999,深液流水培小白菜硝酸盐含量控制方法研究,华南农业大学学报,20卷(增刊):20-25。  19、林东教、 罗健 、刘士哲,1999,深液流水培厚皮甜瓜的高产优质栽培技术研究,华南农业大学学报,20卷(增刊):16-19。  20、林润昌,刘士哲,深液流水培节瓜高产栽培技术,中国蔬菜,1999(5):39-41。  21、刘士哲、陈鹏生,姚丽贤:1999,利用水培技术进行蔬菜富锌和富铁的初步研究,第二届国际微量元素与食物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国农业出版社,p241-246。  22、刘士哲、林东教、杨纪元、吴振强:1998,营养液不同氮源对生菜生长及其硝酸盐、维生素C含量影响的研究,农业工程学报,14卷(增刊):190-193。  23、刘士哲,2000,蔬菜高产高效无土栽培设施的建设与管理,中国商办工业,4:45-47。  24、刘士哲, 罗健 ,林东教:2000,迈向21世纪的广东无土栽培技术,《平衡施肥与可持续优质蔬菜生产》,李晓林、张福锁、米国华主编,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p93-99。  25、林东教、刘士哲、 罗健 :2000,无土栽培蔬菜的高效种植制度及经济效益分析,《平衡施肥与可持续优质蔬菜生产》,李晓林、张福锁、米国华主编,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p249-253。  26、陈海珍,陈志澄,刘士哲,吴群河,毋福海:2001,硒与砷在植物中相互作用的实验研究,农业环境保护,20(2):91-93。  27、刘士哲主编,2001,《现代实用无土栽培技术》,中国农业出版社。  28、刘士哲,林东教, 罗健 :2002,广东省几种主要蔬菜设施栽培形式的作用及其存在问题和对策,中国青年农业科学学术年报(中国农学会编),中国农业出版社,p238-244,2002。  29. 林东教, 罗健 ,刘士哲,王燕:2002,不同无土栽培方式和营养液配方对玛丽安生长的影响, 农业工程学报,18:181-184  30、刘士哲,程东山:水培小白菜硝酸盐含量控制方式及其效果研究,农业工程学报, 2002,18:188-192  31、唐淑军,刘士哲,林东教, 罗健 :2002,漂浮栽培观赏植物净化富营养化水体的研究,环境保护与环境工程,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p187-192  32、唐淑军,刘士哲,林东教, 罗健 :2002,观赏植物对富营养化水体净化作用的研究,环境科学与技术研究(第二届广州高校环境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山大学出版社,p97-98  33、刘士哲参编,《无土栽培学》(郭世荣主编),2004,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中国农业出版社。  34、刘士哲,林东教, 罗健 :2003,巨鹫玉和金盛球两种仙人球静置水培适应性及营养液配方的研究,园艺学报,30(5):559-562  35、刘士哲,林东教,何嘉文,唐淑军,何臻铸,猪场污水漂浮栽培植物修复系统的组成及净化效果研究,2005,华南农业大学学报,1:46-49.  · 36、林东教,唐淑军,何嘉文, 罗健 ,李岩,张杰安,刘士哲,漂浮栽培蕹菜和水葫芦净化猪场污水的研究,2004,华南农业大学学报,3:13-17.  · 37、林东教, 罗健 ,刘士哲,谢勇健,郑开宇:仙人球水培种植初探,2004,华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13-16  · 38、刘士哲,林东教,唐淑军, 罗健 :利用漂浮植物修复系统栽培风车草、彩叶草和茉莉净化富营养化污水的研究,2004 ,应用生态学报,7:1261-1265  · 39、 罗健 ,林东教,廖敏虹,闫怀强,刘士哲:静止水培下扎米莲的生长及养分吸收动态,2004,华南农业大学学报,3:18-21  · 40、阮肖龙,林东教, 罗健 ,张晓帆,雷金珠,刘士哲(通讯作者):香根草对水体中的Cu和Zn的耐受性研究,2004,华中农业大学学报,增刊:282-286  · 41、苏东海,何嘉文,林东教,何臻铸, 罗健 ,刘士哲(通讯作者):漂浮栽培系统净化猪场废水的研究 , 2004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增刊:129-133  · 42、王英, 罗健 *,王蔓丽,林东教,刘士哲:不同种植方式队金琥生长及根系生物学特性的影响,2004,华中农业大学学报,增刊:203-206  · 43、吴小涵,刘士哲:鱼翅瓜基质袋培营养液滴灌高产优质栽培技术,2004,广东农业科学,5:41-43  44、刘士哲参编,《无土栽培学》(郭世荣主编):2004,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中国农业出版社。  45、林东教, 罗健 ,刘士哲,谢勇健,郑开宇:仙人球水培种植初探,2004,华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13-16  46、刘士哲,林东教,唐淑军, 罗健 :利用漂浮植物修复系统栽培风车草、彩叶草和茉莉净化富营养化污水的研究,2004 ,应用生态学报,7:1261-1265  47、陈发,陈鹏生,刘士哲(通讯作者):佛山市高明区耕地环境质量评价初报,2005,广东农业科学,6:48-51  48、刘士哲,林东教,何嘉文,唐淑军,何臻铸:猪场污水漂浮栽培植物修复系统的组成及净化效果研究,2005,华南农业大学学报,1:46-49  49、 罗健 ,程东山,林东教,刘士哲(通讯作者):不同收获时期和控氮条件对水培小白菜硝酸盐含量的影响,2005,生态环境,4:562-566。  50、蔡秋亮,林东教,何嘉文,何臻铸,朱宇鹏,曾湛均,刘士哲(通讯作者):去污和苗圃功能兼具的美人蕉漂浮植物修复系统研究,2005,农业工程学报,增刊:178-180  51、苗兵兵, 罗健 ,林东教,刘士哲(通讯作者):漂浮栽培系统收获植物残体作为番茄育苗基质的应用研究,2005,农业工程学报,增刊:133-136。  52、邢书慧, 罗健 ,陈咏慧,王梅,林东教,刘士哲(通讯作者):通气对几种水培观赏植物生长的影响,2005,农业工程学报,增刊:36-40。  53、刘士哲,番茄水泥砖结构深液流水培种植技术,2005,农村实用技术-温室园艺,9:36-38。  54、朱国鹏,刘士哲,陈业渊,黄宏坤,基于椰糠的新型无土栽培基质研究(Ⅱ)——配方试种筛选,2005,热带作物学报,2:100-106。  55、陈胜文,林东教, 罗健 ,刘士哲(通讯作者),磁化活水对甜椒生长效应的初步研究,2006,园艺学进展,7:488-491。  56、陈晓聪, 罗健 ,林东教,刘士哲(通讯作者),工厂化无土栽培专题学习网站建设及其教学应用效果评价,2006,园艺学进展,7:828-832。  57、李永胜,杜建军,谢勇,王明祖,邹志云,刘士哲,无公害黄瓜无土栽培生产技术规程,2006,广东农业科学,7:73-76。  · 58、李永胜,杜建军,刘士哲(通讯作者),谢勇,王明祖,保水剂对番茄生长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2006,生态环境,1:140-144  · 59、莫伟钦,林东教,江南, 罗健 ,刘士哲(通讯作者),土壤改良剂对落葵生长及酸性硫酸盐土化学性状的影响,2006,广东农业科学,8:56-57  · 60、王祖明,杜建军,李永胜,谢勇,邹志云,刘士哲,无公害甜椒无土栽培生产技术规程, 2006,广东农业科学,10:72-75。  · 61、谢勇,杜建军,李永胜,王明祖,邹志云,刘士哲,无公害番茄无土栽培生产技术规程, 2006,广东农业科学,6:84-87。  · 62、谢勇,杜建军(通讯作者),李永胜,王明祖,邹志云,刘士哲 ,无公害番茄无土栽培生产技术规程, 2006,广东农业科学,12:84-87。  · 63、周伟冰, 罗健 ,林东教,刘士哲,中药材GAP生产中的营养调控及无土栽培技术应用, 2006,园艺学进展,7:833-838  出版的论著:  1、连兆煌主编(刘士哲参编),无土栽培原理与技术,北京:农业出版社,1994  2、刘士哲主编:现代实用无土栽培技术,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  3、郭世荣主编(刘士哲参编):无土栽培学,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5-6-8  获奖情况:  1、1993,连兆煌,刘士哲, “教学、科研、生产推广相结合,开拓教学新领域”,广东省高教厅优秀教学成果奖省级一等奖,证书编号:930042  2、1993,连兆煌,刘士哲,“教学、科研、生产推广相结合,开拓教学新领域”,国家教委优秀教学成果奖国家级二等奖,证书编号:2771  3、1993,刘士哲,华南农业大学“观摩教学”奖。  4、1997,刘士哲, 罗健 ,叶静华等,《无土栽培原理与技术》多媒体组合教学,农业部教育司全国农业院校电教研究会第四届年会论文优等奖。  5、1998,刘士哲,华南农业大学“教坛新秀”。  6、2001,陈志强,刘士哲,陈日远等,“广东省工厂化高效农业示范工程”,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证书编号:2001-农-2-001-R02。  7、2002,刘士哲,华南农业大学“教书育人”二等奖。  8、2006,刘士哲,华南农业大学“管理育人”奖励。  9、2006,刘士哲,畜牧污水漂浮栽培植物修复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东莞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 陈伟宏
  • 陈伟宏  昆虫学系  办公室:418  办公室电话:85282535  邮箱:hongweic@scau.edu.cn  陈宏伟 教授,环境科学博士(北海道大学)。  通信地址: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昆虫学系418室  广州市天河区五山路483号, 邮编 510642  Tel. 020-85282535, Fax. 020-85280292, E-mail:hongweic©scau.edu.cn(注意换@)  主要从事果蝇的生物多样性和进化生物学研究(系统分类学、起源、扩散与入侵机制、分子系统发育、生物地理学、危害防控与检疫)。在《Journal of Natural History》、《Canadian Entomologist》、《Annales Societe Entomologique France》、《The Raffles Bulletin of Zoology》、《Insect Systematics & Evolution》、《European Journal of Entomology》、《Molecular Phylogeny and Evolution》、《Zoological Studies》、《Zoological Journal of the Linnean Society》、《Journal of Insect Science》等10多家国际学术专业刊物上发表了果蝇研究报告50余篇,初步揭示了果蝇在亚洲东部地区起源与扩散的机制,描述了世界各地产果蝇近300种,建立健全了冠果蝇亚科的系统分类体系。03年回国后完成了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教育部基金项目;正在进行研究有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实验室设备齐全,满足相关研究需要;已有13名研究生完成了学位论文,其中7人获得华南农业大学优秀学位论文,1人兼获得广东省优秀学位论文。果蝇作为模式生物,被视为重要科学研究领域,标志着一个国家的科技进步。全世界有超过3000名科学家每日与果蝇为舞,倾注着他们的热情、智慧和努力,尽享果蝇给他们带来的烦恼和快乐。欢迎有志于从事果蝇研究的同学加入我们的大家庭,用你的努力和智慧去破解更多的自然之谜,引领中国果蝇研究步入世界先进行列。天生你才必有用,海阔天高任你翔!  新近发表的主要论文有:  1.Taxonomy and molecular phylogeny of the Asian genus Paraleucophenga Hendel. Zoological Journal of the Linnean Society, 2009, 155: 615-629.  2.Taxonomy and molecular phylogeny of the Amiota nagatai species group. Zootaxa, 2009, 2193: 53-61.  3.Taxonomy and molecular phylogeny of the Phortica hani species complex. Zoological Journal of the Linnean Society, 2009, 157: 359-372.  4.A revision of the subgenus Stegana (s. str.) from mainland China. Zoological Journal of the Linnean Society, 2010, 158: 726-739.  5.The Stegana undulata species group, with molecular phylogenetic analysis of the Chinese species. European Journal of Entomology, 2011, 108: 139-152.  6. Molecular phylogenetic analysis of the Stegana ornatipes species group in China, with description of one new species. Journal of Insect Science, 2011, 11: 1-12.  7.Phylogeny of the genus Phortica based on nuclear and mitochondrial loci. Molecular Phylogeny and Evolution, 2011, 61: 677-685.  8.Discovery of a predacious drosophilid Acletoxenus indicus Malloch in South China, with descriptions of the taxonomic, ecological and molecular characters. Journal of Natural History, 2012, 46: 349-354.  9.Phylogenetic relationship among East Asian species of the Stegana genus group. Molecular Phylogeny and Evolution, 2012 (in press).  10. Molecular phylogenetic analysis of the Amiota taurusata species group in China, with descriptions of two new species. Journal of Insect Science, 2012 (in press).
  • 童晓立
  • 童晓立  昆虫学系  办公室:536  办公室电话:85283438  邮箱:xtong@scau.edu.cn  基本情况:  男,1960年7月出生,浙江金华人。1977年7月参加工作。中共党员。现为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昆虫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1983年毕业于浙江林学院林学系,获学士学位;1988年毕业于华南农业大学植保系,获硕士学位,同年7月留校任教。1990年任华南农业大学植保系讲师;1995年任华南农业大学昆虫学系副教授;1996年赴香港大学生态与生物多样性学系攻读博士学位,2001年毕业于香港大学淡水生态学专业,获博士学位。2003年12月晋升为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要研究领域:  (1)昆虫分类学; (2)水生昆虫生物学及生态学; (3)淡水生态学; (4)生物多样性与保护生物学; (5)植物保护学; (6)土壤动物学。  主要社会兼职:  2003年起被聘为国际水生昆虫学SCI源刊物Aquatic Insects 编委,负责亚太地区相关稿件的审理工作,与国内外同行有良好的合作关系。现为美国太平洋沿岸昆虫学会(Pacific Coast Entomological Society)会员。  主要讲授课程:  主讲《普通昆虫学》、《环境生物学》、《昆虫分类学》和《科技文献与论文写作》等本科生课程,《水生昆虫与淡水生态》、《昆虫分类学原理和方法》和《淡水生态学》等研究生课程。  目前正在开展的研究工作  (1)酸性矿山废水引起河流生态系统退化的机理及修复原理;  (2)利用大型底栖动物(以水生昆虫为主)群落结构及凋落物分解速率监测水质污染并评价河流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  (3)蜉蝣目昆虫的分类及生态学,重点研究蜉蝣稚虫分类及其与水质的关系;  (4)缨翅目昆虫的分类及生态学,着重研究菌食性蓟马的分类及其在森林土壤及凋落物层中的生态功能。  主要学术成果:  主持完成了“中国蜉蝣目稚虫分类和生物学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水生昆虫群落结构的河溪水质污染预警系统的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蜉蝣目稚虫分类及其与水质的关系”(教育部留学归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项目)、“华南酸性矿山生态退化机理及其治理的研究”(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人类活动与干扰对广东省森林土壤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Kadoorie Farm & Botanic Garden Biodiversity Program) 和“Epson Pearl River Delta Freshwater Biodiversity Scoping Study”(WWF Hong Kong)等科研项目。先后主持或参加国家、省自然科学基金、省部委等科研课题十多项。  已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9篇论文被SCI收录;参与编写学术专著(或教材)7部。  1995年获得广东省高教厅科技进步二等奖、广东省自然科学三等奖;2001年获得周尧昆虫分类学奖励基金二等奖。  2002年和2004年度分别荣获华南农业大学教书育人三等奖和教书育人二等奖。
详细地址
  • 详细地址: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华南农业大学行政楼316房研究生招生办
  • 电话:
    %u0030%u0032%u0030-%u0038%u0035%u0032%u0038%u0030%u0030%u0036%u0036
  • 邮编:
    510642
相关推荐
昆明医科大学师资好不好,昆明医科大学师资怎么样 海南师范大学师资好不好,海南师范大学师资怎么样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师资好不好,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师资怎么样 西安体育学院师资好不好,西安体育学院师资怎么样 西安科技大学师资好不好,西安科技大学师资怎么样 遵义医学院师资好不好,遵义医学院师资怎么样
相关专题
[查看更多]
其他地区 热门标签 常见问题

本文内容和图片部分来自网络公开信息,如有侵犯您的版权或著作权请速与我们联系 (在线客服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或给我们发邮件(1078189145@qq.com)), 我们承诺核实后工作时间1小时内删除;2、本文内容、观点以及数据是根据网站大数据算法得来,仅代表本站观点,我们不保证其绝对真实和数据可靠,仅做参考,勿引用做其他用途, 否则因此产生的一切损失和法律后果本站概不承担。3、本文排序、排版、内容组成、设计的知识产权(版权)为城帮网city12580.com所有;转载、引用本文数据内容、排序结果请注明来源“城帮网”, 且要有来源链接指向本文。全文转发或抓取、抄袭本文内容,我们将提起法律诉讼保障本网站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