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资讯 社保 办事指南 车主关注 旅游 交通 教育 专业 办理指南

广州大学

[切换城市]
广州站> 广州教育> 广州大学> 华南农业大学信息

华南农业大学

英文名: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简称:“华农”,“华农大”,“SCAU” 所在地:广州 院校代码:10564 类型:综合类

211工程省部共建大学国家重点建设高校粤港澳高校联盟
  • 华南农业大学师资怎么样, 华南农业大学师资好不好

截至2016年9月,丁颖教授塑像现有教职工3000余人,教授、副教授1200余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5人,国家“千人计划”8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讲座)教授9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5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2人,国家特支计划7人,广东省领军人才1人,广东省特支计划19人,广东省高等学校特聘教授(珠江学者)18人,人(事)社部“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8人,教育部跨/新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11人,广东省“千百十工程”国家级培养对象5人,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6人,农业部农业科研杰出人才4人,国家级教学名师4人,国家级教学团队3个,博士生导师242人,硕士生导师998人。 中国科学院院士:卢永根中国工程院院士:罗锡文

  • 李永涛
  • 李永涛  土壤学系  办公室:1014  办公室电话:85281812  邮箱:yongtao@scau.edu.cn  基本情况  留法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农业部华南耕地保育重点实验室主任、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广东省高等学校“千百十工程”省级培养对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第十四届专家评审组专家、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会评专家、第三届全国农业推广专业学位农业资源利用分委员会委员、农业部第一届耕地质量建设与管理专家指导组成员、国土资源部和广东省土地开发整理复垦专家组成员。  在法国政府奖学金资助下,博士毕业于被誉为“欧洲大学之母”、在国际上享有盛誉的法国巴黎大学(University Paris VII)地球化学专业。在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工作期间,历任土地资源系副主任、土壤系主任、学院副院长。2003-2004年在荷兰瓦赫宁根大学(Wageningen University)国家公派访问学者,2009-2011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土壤学科项目主任。曾先后在比利时Tessendelo Chimie、意大利托斯卡纳大学(University of Tuscia)、巴黎地球物理研究所(IPGP)、法国发展与合作研究院(IRD)、美国夏威夷大学(University of Hawaii)等机构短期合作研究与交流。  主要社会兼职  中国土壤学会常务理事、土壤生物与生物化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教育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广东省土壤学会副理事长、土壤质量与农产品安全专业委员会主任;广东省农学会理事、土壤肥料委员会副主任;《土壤学报》、《农业环境科学学报》(执行)编委。  主要研究领域  主要从事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的环境污染过程、多界面化学行为;环境污染的微生物分子生态学过程与功能;土壤环境污染控制、生物修复和生态恢复技术;国土资源利用与耕地质量提升技术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主要学术成果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团队项目、广东省高等学校高层次人才项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留学人员科技择优资助项目、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和国土资源部土地开发整理复垦行业标准项目各1项,主要参加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和广东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各2项,主持土地技术开发项目10余项。在Soil Biology and Biochemistry和《科学通报》等国内外知名刊物发表论文100多篇,其中SCI收录论文20篇。出版《广东省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建设标准研究》等专著3部。授权国家发明专利5项。  通信地址:广州市天河区五山路383号,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邮编:510640  邮箱:yongtao@scau.edu.cn 电话:020-38606957
  • 温硕洋
  • 温硕洋  昆虫学系  办公室:420  办公室电话:85280309  基本情况:  女, 1963年11月生,籍贯广东省澄海县。1982年8月参加工作。现为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昆虫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学习经历:  1979-1983:华南农业大学蚕桑系本科,获学士学位;  1986-1989:西南农业大学植保系昆虫学专业,获硕士学位,导师蒋书楠教授;  2001-2004:华南农业大学昆虫学系,获博士学位,导师庞雄飞院士,Prof. Masanori J. Toda,梁广文教授。  工作经历:  1983-1986: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品种资源研究室;  1989-1998:广东省昆虫研究所昆虫生理研究组,进化遗传研究组;  1998-今:华南农业大学昆虫学系。  其他研究经历:  1993年10-12月:日本筑波大学,东京都立大学,林氏果蝇物种分化研究;  1997年8-9月:与美国纽约大学合作,在夏威夷4大岛研究夏威夷果蝇生态系统及其物种起源;  2002年6-7月:法国里昂INSA,异色瓢虫的分子标记;  2002年10-11月:日本北海道大学,林氏果蝇的物种形成;  2004年3-6月:日本北海道大学,生殖隔离有关的基因;筑波大学,林氏果蝇Courtship song;  2005年1-2月:日本北海道大学,与生殖隔离有关的基因的研究;  2006年1-2月:日本北海道大学,果蝇表皮碳氢化合物分析研究;  2006年4月-2007年3月:英国The University of Sheffield,动物与植物科学系,果蝇courtship song候选基因及其进化(Royal Society International fellowship);  2011年7月~:加拿大Dalhousie University,Department of Psychology,果蝇视觉神经生物学。  主要研究领域  1、果蝇物种形成,求偶行为及分子进化  2、昆虫先天免疫及抗菌肽  主要学术成果  广东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赤眼蜂种类快速鉴定研究”(2001~200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因操作方法搜查克隆米蛾等昆虫抗真菌肽基因的研究”(2002~2004);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我国特有昆虫新抗菌肽基因的研究和利用”(2004-200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林氏果蝇姐妹种“交配求偶”中求爱歌变异的行为遗传学研究”(2010-2012)  主要发表论文(*通讯作者)  Lagisz M., Wen S. Y., Routtu J., Klappert K., Morales-Hojas R., Schäfer M., Vieira J., Hoikkala A., Ritchie M. G, Butlin R. K.* 2011. Two distinct genomic regions, harbouring the period and fruitless genes, affect male courtship song in Drosophila montana. Heredity. In press.  Li Y. F., Wen S. Y. and Ritchie M. G.* 2011. Copulatory song in three species of the Drosophila montiumsubgroup extends copulation and shows unusual genetic control. ANIMAL BEHAVIOUR. In press.  Li Y. F., Wen S. Y., Kawai K., Gao J. J., Hu Y. G. Segawa R. and Toda M. J.* 2011. DNA barcoding and molecular phylogeny of Drosophila lini and its sibling speci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VOLUTIONARY BIOLOGY, in press.  Wen S. Y.*, and Li Y. F. 2011. An evolutionary view on courtship behavior of Drosophila: From a comparative approach. LOW TEMPERATURE SCIENCE, 69: 87-100.  Wen S. Y., Yamada H., Li Y. F., Kimura M. T., Oguma Y., Sawamura, K. Toda, M. J.* 2011. Copulatory courtship behavior and sine song as a mate recognition cue in Drosophila lini and its sibling species. ZOOLOGICAL SCIENCE, 28(7): 469-475  Deng X. J, Yang W. Y., Huang Y. D., Cao Y., Wen S. Y.*, Xu P. L., Xia Q. Y. 2009. Gene expression divergence and evolutionary analysis of the drosomycin gene family in Drosophila melanogaster. JOURNAL OF BIOMEDICINE AND BIOTECHONOLOGY. Article ID 315423, 9 pages.  Dang X. L., Tian J. H., Yang W. Y., Wang W. X., Ishibashi J., Asaoka A., Yi H. Y., Li Y. F., Cao Y., Yamakawa M., UWen S. Y.U* 2009. Bactrocerin-1: A novel inducible antimicrobial peptide from pupae of oriental fruit fly, Bactrocera dorsalis Hendel. ARCHIVES OF INSECT BIOCHEMISTRY & PHYSIOLOGY. 71: 117-129.  Wang W. X., Wang Y. P., Deng X. J., Dang X. L., Tian J. H., Yi H. Y., Li Y. F., He X. F., Cao Y., Xia Q. Y., Lai R., UWen S. YU.* 2009. Molecular and functional characterization of a c-type lysozyme from the Asian corn borer. 13pp. Ostrinia furnacalis. JOURNAL OF INSECT SCIENCE. 9: 17.  Yang W. Y., UWen S. YU. Huang Y. D., Ye M. Q., Deng X. J., Han D., Xia Q. Y., Cao Y. 2006. Functional divergence of six isoforms of antifungal peptide Drosomycin in Drosophila melanogaster. GENE. 379: 26-32  Dang X. L., Tian J. H., Yi H. Y., Wang W. X., Zheng M., Li Y. F., Cao Y., UWen S. Y.U* 2006. Inducing and isolation of antibacterial peptides from oriental fruit fly, Bactrocera dorsalis Hendel. INSECT SCIENCE. 13: 229-233.  UWen S. YU.*, Shimada K., Kawai K. and Toda M. J., 2006. Strong purifying selection on odysseus gene in two clades of sibling species of Drosophila montium species-subgroup. JOURNAL OF MOLECULAR EVOLUTION. 62: 659-662.  Takenaka K., Yin J. T., UWen S. YU. and Toda M. J., 2006. Pollination mutualism between a new species of the genus Colocasiomyia de Meijere (Diptera: Drosophilidae) and Steudnera colocasiifolia (Araceae) in Yunnan,China. ENTOMOLOGICAL SCIENCE. 9: 79-91.  Dang, X. L., UWen S. YU.*, He X. F. and Pang X. F., 2005. M-PCR: A powerful method for rapid molecular identification of Trichogramma wasps (Hymenoptera:Trichogrammatidae). INSECT SCIENCE. 12: 77-85.  温硕洋,谢力,彭统序,1997,林氏果蝇线粒体DNA分析。昆虫学报。40(3): 225-231.  Oguma Y., Wen S. Y., Tomaru M., Matsubayashi H., and Peng T., 1995, Reproductive isolation betweenDrosophila lini and its siblings. THE JAPANESE JOURNAL OF GENETICS. 70 (3): 311-320.  温硕洋,1990,粗鞘双条杉天牛交配行为生物学及雌性识别信息素研究。植物保护学报。18 (2): 168-172.
  • 邓晓玲
  • 邓晓玲  植物病理学系  办公室:453  办公室电话:38297040  邮箱:xldeng@scau.edu.cn  基本情况  女,1966年3月生。1988年7月参加工作。中共党员。现任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植物病理学系教授。  1988年毕业于华南农业大学植物病理专业,获学士学位;1996年毕业于华南农业大学植物病理专业,获硕士学位;2002年9月起在华南农业大学攻读在职博士学位。1988年毕业后留校任教,1993年晋升为讲师,1998年晋升为副教授,2004年11月起担任华南农业大学柑桔黄龙病研究室主任。2006年9月-2007年3月应美国农业部农业研究中心的邀请,到美国进行 “柑桔黄龙病分子检测技术及基因组分析”的合作研究,并学习掌握了难培养菌的分离培养技术。2009年12月晋升为教授。  主要研究领域  主要从事植物病理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特别是对柑桔黄龙病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对黄龙病病原DNA的提取、PCR检测、病原DNA的分子克隆及病害综合防治等具有丰富的经验。  主要学术成果  指导硕士研究生13名,其中7名已获硕士学位,顺利毕业。曾主持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9700096)和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960431;032262)、广东省科技攻关(2004B20901010)等多个项目的研究,多次出席国际、国内学术会议,了解学科发展的动态,正式发表学术论文20多篇。2003年获得华南农业大学“教书育人”奖;2005年被评为华南农业大学“优秀党员”。
  • 张承林
  • 张承林  办公室电话:85281822  邮箱:clzhang@scau.edu.cn  基本情况  男,1964年12月生。1989年7月参加工作。中共党员。现任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植物营养学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作物营养与施肥研究室主任。。  1986年7 月毕业于北京农业大学土壤农业化学系,获学士学位。1989年7月毕业于北京农业大学土壤农业化学系作物营养与施肥专业,获农学硕士学位。1997年8月毕业于 华南农业大学园艺系果树生理专业,获农学博士学位。1998年10月至1999年10月以色列希伯来大学农学院园艺系访问学者。1997年12月晋升为副教授。
  • 李盾
  • 李盾 办公室电话:85283706 邮箱:lidun34@scau.edu.cn
  • 甘海华
  • 甘海华  办公室电话:85281812  邮箱:haihgan@scau.edu.cn  基本情况  男,1966年7月生,籍贯湖北天门。1992年7月参加工作。现为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土壤学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本科首席教师。  1986年6月湖北农学院土壤化学专业本科毕业;1992年毕业于南京农业大学土壤学专业,获农学硕士学位。1998年12月晋升为副教授。  主要研究领域  主要从事GIS与遥感在土地资源和景观生态学中应用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 张新明
  • 张新明  办公室电话:85280295-1  邮箱:xmzhang@scau.edu.cn  基本情况  男,1965年2月生。1988年7月参加工作。中共党员。现为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土壤学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广东省高等学校千百十工程培养对象(2002-2005)和土壤学硕士点首席专家助理(2002-2004)。  1985年7月毕业于河北农业大学农学系,获农学学士学位;1988年7月在北京农业大学土化系植物营养与施肥专业硕士毕业,农学硕士学位;1998年7月于中国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获理学博士学位。1998年7月至2000年5月华南农业大学生物学博士后流动站从事博士后工作. 目前在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土壤系工作。2000年7月晋升副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  土壤肥力与养分资源综合管理。  主要学术成果  1993年在加拿大的农业部急流试验站进行了为期7个月的合作研究。参加的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磷、铁胁迫对豆麦根-土微域养分环境影响及调控技术”课题1998年获河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参加的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主要土壤中铵的固定与释放及对麦田氮素的调控”课题1998年获河北省农业科学院科技成果二等奖。1998年至今,主持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990719)和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6BAD10B02)子课题各1项,作为主要成员参加广东省科技攻关项目3项(B204和2002A2080302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30270769和40571074)和国家“九五”科技攻关子课题(96-015-01-06)等。主要科技成果:(1)“荔枝品质保证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示范”2007年7月获得广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排名第3;(2)“异粒变速控释肥料制造方法与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2007年7月获得广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排名第5;(3)“荔枝生理监测与营养诊断研究与应用”于2005年11月通过深圳市科技局组织的专家鉴定,排名第3。近年来发表论文30多篇。
  • 杨晓云
  • 杨晓云  办公室电话:85281822  邮箱:yxyhyxy@scau.edu.cn  基本情况  男,1966年4月生,苗族,湖南绥宁人。1992年8月参加工作。现为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农药学系副系主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1989年6月中南民族学院化学专业毕业获学士学位;1992年云南大学化学专业毕业获硕士学位;1998年中山大学分析化学专业研究生毕业,获博士学位。2001年1月晋升为副教授。  主要研究领域  主要从事农药分析研究工作。  联系方式:  电子邮箱:yxyhyxy@scau.edu.cn  办公电话:020-38297301
  • 刘琼光
  • 刘琼光  办公室电话:85281803  邮箱:qgliu@scau.edu.cn  基本情况  男,1964年9月生,江西吉安人。1987年7月参加工作。中共党员。现任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植物病理学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植物细菌研究室主任。  1987年7月毕业于江西农业大学植物保护系,1987年8月~1992年8月在江西农业大学植保系从事植物病理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1995年6月在华南农业大学获植物病理专业硕士学位。2007年6月在华南农业大学获植物病理学博士学位。2001年12月晋升为副教授。2009年4-8月作为访问学者在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UC-Davis)和美国农业部(USDA)进行合作研究。  主要教学课程  主讲《植物病原细菌学》、《植物病害生物防治学》、《植物病害检疫学》、《普通植物病理学》等本科课程,主讲《植物病原细菌学》研究生课程。参与《农业植物病理学》、《农产品检测技术》、《植物病理学》《高级植物病理学》、《植病研究技术》等多门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学任务。2001年获华南农业大学教书育人奖和优秀班主任。参编完成了《农业植物病理学》、《植物检疫学》等三部21世纪高等农业院校教材。副主编《植物病原细菌研究技术》(2011年,中国农业出版社)。  主要学术成果  多年来从事植物病原细菌学及细菌病害研究,在植物病原细菌的分类鉴定、致病性调控、检测和细菌病害微生物防治等方面有较多研究。先后参加和主持20多项国家、部省级及广州市科研项目。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广东省科技项目1项及其他项目多项。参与国家柑橘和马铃薯产业体系和广东省蔬菜产业体系,并正在从事水稻细菌性基腐病、柑橘溃疡病、作物青枯病、红掌细菌性疫病、西瓜果斑病等细菌病害的研究。获科研成果奖2项,授权发明专利1项,发表论文40多篇。
  • 廖美德
  • 廖美德  办公室电话:31939485  邮箱:liaomeide@scau.edu.cn  基本情况  男,1965年1月生。1985年7月参加工作。现为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农药学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1985年南京林业大学森林保护专业毕业获农学学士学位;1993年华中农业大学微生物学专业毕业获理学硕士学位;2002年华南理工大学发酵工程专业毕业获工学博士学位。1985-2006在湖北农学院、长江大学任助教、讲师、副教授;2002-2003在银河阳光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公司任技术总监;2003-2005在华南农业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2006至今在华南农业大学教育部重点室任职;2002年1月晋升为副教授。  主要研究领域  微生物学及微生物代谢产物;发酵与生物制药工程;农药生物技术  现开展的研究工作  微生物源抗真菌天然产物,杀线虫微生物农药;细菌源抗氧化活性物质;农药脂质体等
  • 卢维盛
  • 卢维盛  办公室电话:85280295-3  邮箱:lws2869@scau.edu.cn  基本情况  男,1971年5月生,福建永定人。1993年7月参加工作。现为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土壤学系主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1993年6月华南农业大学土壤化学专业本科毕业;2001年6月华南农业大学土壤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2002年12月晋升为副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  为土壤资源管理与持续农业,土壤质量与环境。  主要学术成果  近年来,主持和参加省级以上课题,广东省“十五”攻关项目基于GIS优质稻栽培技术专家系统的研究等6项,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11篇,先后获得华南农业大学科技进步二等奖(1998),广州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001),农业部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二等奖(2003)。主讲课程:《土壤学》和《土壤肥科学》。
  • 王金祥
  • 王金祥  办公室电话:85280156  邮箱:jinxwang@scau.edu.cn  基本情况:  男,1971年生,博士、华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副教授、广东省教育厅“千百十”校级培养对象、广东省植物生理学会理事、植物营养系副主任。2002年11-2003年12月,德国基尔大学植物学研究所访问学者。2004年7月,华南农业大学作物遗传育种博士后流动站出站工作。现主要从事植物营养生理、植物营养遗传和根系生物学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目前已在植物生理学通讯、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Annals of Botany、Plant Joural、Planta、Plant Growth Regulation等国内外刊物发表近二十来篇论文,参编著作两部。主持和参加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以及科技部973重点基础研究项目。  研究兴趣:  植物是不能移动的,植物进化形成一系列的生理生化机制来对生物和非生物胁迫作出响应。磷是植物必需营养元素,磷亏缺影响大豆的产量和品质,但大豆适应低磷养分胁迫的生理和分子机制还不清楚。此外,miRNA在调节植物生长发育以及生物和非生物胁迫方面起重要作用。因此,本人主要研究兴趣为:1)大豆miRNA功能研究;2)大豆响应养分胁迫(包括但不限于磷、钾胁迫)的生理和分子机制;3)大豆重要农艺性状基因的功能研究。  主持和参加的主要课题: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一氧化氮介导低磷影响植物主根生长的研究(30600380),26万,2006-2009,主持  2)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乙烯诱导大豆下胚轴插条不定根形成的生理分子机制研究(04300588),2万,2005-2007,主持  3)华南农业大学教改项目基金,植物营养学双语教学的课件与电子教学平台建设,0.4万  4)华南农业大学校长基金,大豆ACC合酶和ACC氧化酶基因克隆及功能研究 ,1.5万,2005-2007  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课题,作物根系响应根际土壤磷营养变化的形态与生理协调机制(30890131).300万元,2009-2012,参加  6)国家重大基础研究项目(973项目)第二课题作物高效利用氮磷养分的分子机理(2005CB120902),2005-2009,475万元,参加  7)美国麦克耐特基金会(McKnight Foundation)国际合作作物研究基金项目,大豆适应华南热带亚热带地区低磷土壤的根系途径,2001-2009,169万美元,参加  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磷调控植物侧根发生发育的组织和细胞位置效应的分子解析(30571111),2006-2008,28万元,主要参加  9) 教育部博士点基金,低磷诱导不定根形成过程中生长素和乙烯信号传导研究(20040564004),6万,2005-2007, 主要参加  10) 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大豆SLR基因调节侧根形成的机理研究(20094404110003),6万,2010-2012,6万,主要参加  11) 农业部转基因专项,抗逆磷高效转基因大豆新品(种)系培育(2009ZX08004-007),2009-2010,150万,参加  1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解析大豆WNK1参与侧根发育和干旱响应的分子网络。2011-2013,31万 主持  担任的主要课程:  研究生课程:高级植物营养学、根系生物学、根系生物学实验技术  本科生课程: 土壤肥料学、 环境生物技术  论著:  1) 编写《根系生物学:原理与应用》第二章-根系发育与调控,严小龙、廖红、年海等编著,科学出版社,2007  2)Effect of ethylene on adventitious root formation. In:Ethylene action in Plants. Nafees A.Khan(ed.) 2006,Springer Press  发表的论文(*为通讯作者):  Zheng Y, Huang YY, Xiang WH, Wang JX* , Liao H. 2012, Identification and expression analysis of the Glycine max CYP707A gene family in response to drought and salt stresses.Annals of Botany 110: 743–756  吴伦秀,何庭玉,谷文祥,王金祥*.2010,蕨藻红素促进大豆插条不定根的形成.植物生理学通讯,9:895-901  Huang LX, Yang SG, Zhang SC, Liu M, Lai JB, Qi YL, Shi YF, Wang JX, Wang YQ , Xie Q,Yang CW.2009, The Arabidopsis SUMO E3 ligase AtMMS21, a homologue of NSE2/MMS21, regulates cell proliferation in the root . ThePlant Journal, 60:666–678  王金祥, 陈碧丽, 廖红, 严小龙.2009.生长素、乙烯和一氧化氮对拟南芥下胚轴插条形成不定根的调节. 植物生理学通讯.45(10):986-990  万惠燕,刘嘉杰,王金祥,严小龙,廖红. 2007. 磷空间有效性对拟南芥根形态构型的影响. 植物生理学通讯.43(3): 425-429  Steffens B,Wang JX,Sauter M. 2006, Interactions between ethylene,gibberellin and abscisic acid regulate emergence and growth rate of adventitious roots in deepwater rice. Planta,223: 604–612  刘鹏, 区伟贞, 王金祥, 严小龙, 廖红. 2006. 磷有效性与植物侧根发生发育.植物生理学通讯. 42(3): 395-400  王金祥 严小龙,潘瑞炽.2005.不定根形成与植物激素的关系.植物生理学通讯,41(2):133-142  王金祥,潘瑞炽.2004.绿豆插条生根过程中内源激素含量变化.植物生理学通讯,40(6):696-698  王金祥,潘瑞炽.2004.乙烯利、ACC、AOA和AgNO3对绿豆下胚轴插条不定根形成的作用.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12(6):506-510  Pan RC, Wang JX, Tian XS. 2002, Influence of ethylene on adventitious root formation in mung bean hypocotyls cuttings. Plant Growth Regulation, 36(2):135-139  王金祥,李玲,潘瑞炽. 2002. 高等植物中赤霉素生物合成及其调控. 植物生理学通, 38(1):1-8  王金祥, 陈良碧. 2001.不同气体条件下贮藏的三种禾本科植物花粉活力和呼吸速率的变化. 植物生理学通讯,37 (2):113-116  王金祥,万小荣,李玲,潘瑞炽. 2001.台湾相思的组织培养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3:45-48  王金祥, 潘瑞炽,陈良碧. 2000. 水稻、玉米和狼尾草花粉低温贮藏期间激素和维生素含量及呼吸速率的变化.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8(3):245-249  傅建华,陈良碧,刘志玲,王金祥. 1999. 水稻花粉绒毡层乌氏体的超微结构观察. 生命科学研究, 3(2):155-160  学习简历:  1991年7月,吉首大学生物系生物学教育专业毕业  1999年6月,湖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植物学专业,获理学硕士学位  2002年6月,华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植物学专业,获理学博士学位  联系方式:  广州天河五山路,华南农业大学资环学院植物营养系,邮编:510642  Email:jinxwang@scau.edu.cn or jinxiang.wang@gmail.com  Tel:0086-20-85280156
  • 邱宝利
  • 邱宝利  办公室电话:85283717  邮箱:bailevqiu@scau.edu.cn  邱宝利,男,博士,1973年月5生,山东省阳信县人,中共党员,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昆虫学系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1. 主要学习简历  国内学习简历:  1991年9月-1995年6月,山东农业大学林学院学习,获学士学位  1995年9月-1998年6月 华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学习,获硕士学位  1999年9月-2002年6月,华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学习,获博士学位  海外学习简历:  2003年11-12月,赴泰国宋卡王子大学交流学习;  2007年2-4月,赴马来西亚参加亚太经贸组织(APEC)举办的重要农业害虫鉴定防治研讨班学习――蓟马与斑潜蝇专题、粉虱与粉蚧专题;  2007年9月-2008年9月,受国家留学基金委员会资助,赴荷兰皇家科学院生态研究所(NIOO-KNAW)与Wageningen大学昆虫学实验室公派留学;  2009年8月,应巴基斯坦农业委员会邀请,赴巴主要棉产区,开展棉花上“烟粉虱与其传播的双生病毒的防控技术”交流与合作。  2. 主要工作简历  2002年7月-2002年9月,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助教  2002年10月-2004年9月,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讲师  2004年10月-2009年11月,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2005年9月-2006年9月,广东省农业厅科教处工作。  2009年12月-至今,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教授, 博士生导师  3. 主要研究领域、主持的各类课题情况。  主要研究领域包括:(1)农林害虫生物防治、(2)昆虫分子生态学、(3)植物-害虫-天敌昆虫互作关系、(4)生物入侵。  已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其中青年基金项目1项、面上项目3项、国际合作项目1项,主持完成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广东省农业厅等厅局级科研项目4项。作为主要参加人员承担了国家公益性行业项目科技专项、国家973项目子课题、国家“十一五”支撑项目子课题、国家“十五”攻关项目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农业部“948”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等20余项。  4. 海外合作研究  自2003年起,先后与以下海外机构联合开展农林害虫分布、系统发育进化、共生菌互作及生物防治技术等方面的研究:  (1)澳大利亚联邦工业科技研究组织(CSIRO)生态系统学系;  (2)荷兰皇家科学院生态研究所(NIOO-KNAW);  (3)美国亚利桑那大学(University of Arizona)植物病理系、昆虫系;  (4)国立台湾大学昆虫学系;  (5)埃及苏伊士运河大学(Suez Canal University)农学院;  (6)荷兰内梅亨大学(Radboud University Nijmegen)环境基因组学系;  (7)南非比勒陀利亚大学 (University of Pretoria)  (8)英国食品与环境研究中心(FERA)。  5. 研究生培养与主要课程  主讲研究生的《害虫生物防治》、《昆虫病理学》、《昆虫行为学》、《昆虫分子生态学》和本科生的《植物保护学》、《果树蔬菜害虫》等课程。  每年招收硕士研究生2-3名,博士研究生1-2名。目前,指导硕士研究生10名,已毕业6名,其中硕士留学生1名,指导博士研究生1名。  6. 曾获得的各类奖励和荣誉  2003年度全校教学质量评比中756位教师排名第4;  2003、2007、 2009、2010年学校年度考核为优秀;  2006年被遴选为广东省高校“千百十工程”校级培养对象;  2007年获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奖一等奖一项(排名第二);  2009年荣获“中国昆虫学会第四届青年科技奖”;  2009年获选为“广东省现代农业体系果树产业虫害防控岗位专家”;  2010年被遴选为广东省 “千百十”工程第六批省级培养对象;  2010年获华南农业大学“十一五”科技研究工作先进个人;  2011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7. 学术兼职  (1)中国昆虫学会、中国植物保护学会、中国植保学会生物入侵分会会员;  (2)第五届国际烟粉虱大会秘书长、组委会委员;  (3)第六届国际烟粉虱大会咨询委员会委员;  (4)广东省植物保护学会理事;  (5)中英文双语期刊《农业科学》/《Hans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编委;  (6)国际SCI期刊《Insect Science》2011烟粉虱专刊编辑;  (7)国际SCI期刊《Journal of Applied Entomology》、《Insect Science》、《Journal of Pest Science》、《Crop Protection》、《Oriental Insect》等期刊审稿人;  (8)国内《昆虫学报》、《生态学报》、《生物安全学报》等核心期刊审稿人。  8. 论文著作  重视与国内外学者的合作,截止2012年3月,已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近5年来,先后在英国、捷克、德国、美国、挪威、荷兰等国际昆虫学期刊上发表SCI论文30篇(其中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21篇)。  2008年作为第二主编,出版《中国粉虱及其持续控制》专著一部; 2009年12月参编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一部——《普通昆虫学》;2012年出版全国统编教材部《害虫生物防治》(副主编)、《高级昆虫生理生化》(副主编)各一部。  联系电话:020-85283717(办)  E-mail:baileyqiu@scau.edu.cn;baileyqiu@yahoo.com.cn
  • 范骁凌
  • 范骁凌  办公室电话:  邮箱:fanxiaol66@scau.edu.cn  基本情况  女,1966年6月出生。1989年7月参加工作。现为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昆虫学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1989年6月毕业于石河子大学植物保护专业,获学士学位;1995年毕业于西北农业大学昆虫学专业,获硕士学位;华南农业大学在读博士生。2004年12月晋升副教授。  主要研究领域  主要研究领域为昆虫系统学、保护生物学和昆虫分子生物学。先后对中国三刺角蝉族分类, 新疆水蝇科分类,鳞翅目灰蝶科、弄蝶科分类进行了系统研究,目前主要从事弄蝶系统分类学,动物地理学和分子系统发育研究。  主要学术成果  上述研究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近20篇;出版专著《中国灰蝶志》(副主编)。  主要承担课程  包括《植物保护学》、《植物检疫学》、《昆虫学》、《农业昆虫学》、经济昆虫学。
  • 蔡全英
  • 蔡全英  办公室电话:  邮箱:cai_quanying@yahoo.com  基本情况:  女,1974年10月出生,2003年7月参加工作。中共党员。现为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1997年6月华南农业大学土壤化学专业本科毕业;2000年6月华南农业大学环境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2003年6月华南农业大学生态学博士研究生毕业。2004年12月晋升为副教授。
  • 李云峰
  • 李云峰  办公室电话:85281469  邮箱:yunfengli@scau.edu.cn  基本情况  男,1974年7月生,湖南安化人。2002年7月参加工作。现任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植物病理学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1996年毕业于华中农业大学植物保护专业,获得学士学位;1999年毕业于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病理学专业,获硕士学位;2002年毕业于华南农业大学植物病理学专业,获博士学位;2002-2004年于中山大学生物学博士后流动站从事博士后研究。2004年出站后于华南农业大学任教,2005年任华南农业大学副教授。2006年入选广东省高等学校“千百十工程”第四批校级培养对象。  主要社会兼职  广东省植物病理学会理事。  主要学术成果  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博士启动项目以及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并作为主要人员参加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项目及其它省部级课题7项,发表论文20余篇。目前主要研究方向:植物与病原菌的相互作用研究,尤其是稻瘟病菌与水稻的相互作用研究。
  • 张志祥
  • 张志祥  办公室电话:  邮箱:zdsys@scau.edu.cn  基本情况  男,1974年3月生,湖北潜江人。2003年7月参加工作。现为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农药学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广东省高校“千百十人才工程”第四批校级培养对象和第五批省级培养对象。  2000年华南农业大学昆虫毒理学专业硕士毕业,2003年华南农业大学昆虫毒理学专业博士毕业后留校任教,2005年11月晋升为副教授。  社会兼职  广东省农药专业委员会秘书  主要研究领域  主要从事植物性农药、昆虫毒理和生理学、昆虫细胞毒理和生理学、农药残留及环境行为和农药剂型等研究工作。  主讲课程  本科生课程《农药学》、《植物源农药》、《生物农药》、《农药分析》和《食品安全工程》,主讲研究生课程《农药残留分析》、《农药研究技术》和《植物源杀虫活性成分与作用机理》,辅讲研究生课程《高级昆虫毒理学》、《现代农药理论与发展》和《昆虫分子毒理学》等课程。  主要学术成果  主持承担了广东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农药与化学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华南农业大学校长基金、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华南农业大学博士启动基金、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院长基金各1项,农业部农药残留试验项目2项,参与多项国家、省、部及市级项目,申请专利10项,其中2项已获授权,发表论文70余篇。  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09,第2完成人)、神农中华农业科技二等奖(2009,第2完成人)、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2009,第2完成人;2008,第2完成人)、第十届中国专利奖优秀发明奖(2008,第2发明人)、广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008,第2完成人)、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奖二等奖(2008,第2完成人)、国家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007,第2完成人)、广东省优秀发明专利金奖(2007,第2发明人)、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奖一等奖(2005,第2完成人;2006,第3完成人)、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二等奖(2005,第2完成人)、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2004,第2完成人)、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03,第2完成人)、佛山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005,第3完成人)、佛山市南海区科技进步二等奖(2005,第3完成人)、东莞市科技进步三等奖(2007,第4完成人)和广东省化工学会第六届优秀论文二等奖(2003,第2作者)等奖励。
  • 罗健
  • 罗健  办公室电话:85280294  邮箱:jluo@scau.edu.cn  基本情况  女,1966年3月生。1991年7月参加工作。中共党员。现任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植物营养学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1988年7月毕业于华南农业大学土壤农化系,获学士学位。1991年7月毕业于华南农业大学植物营养与施肥专业,获农学硕士学位。2005年12月晋升为副教授。  主要研究领域  主要从事植物营养、无土栽培原理与技术等的研究和成果推广工作。  主讲课程  主讲《植物营养学》、《土壤肥料学》、《无土栽培原理与技术》等课程。  主要学术成果  参加和主持了多项教改课题和科研课题,包括无土栽培原理与技术CAI课件制作、省级精品课程《植物营养学》和《无土栽培原理与技术》的建设工作、深液流水培技术(DFT)研究、肉质植物水培快速培育技术研究、畜牧场污水漂浮植物修复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无公害蔬菜工厂化生产技术规程研究、水培花卉与观赏鱼类共养技术等。发表论文十多篇。作为主要成员参加的“观赏植物水培技术创新与产业化应用”项目获2011年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 张茂新
  • 张茂新  基本情况:  男,1957年1月出生,山东济南人。1980年7月参加工作。中共党员。现为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昆虫学系副主任、教授、硕士生导师。  1982年新疆农业大学植保系,获学士学位;  1995年毕业于新疆农业大学植保系,获硕士学位;  1998年毕业于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获博士学位。 1989年至1999年,新疆农业大学植保系讲师; 2000年至2007年,华南农业大学昆虫学系副教授,2007年12月晋升为教授。  主要研究领域:  农业昆虫学和昆虫生态学。 现主要从事植物与昆虫协同进化和化学生态学教学和研究工作,正开展植物次生化合物在害虫防治中应用及其机理和植物保护剂的研制等研究工作。  社会兼职:  中国生态学会化学生态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生态学会常务理事  承担主要课程:  农业昆虫学、害虫综合治理和行为生态学。  主要学术成果:  先后承担多项科研项目的研究工作,在昆虫生态、害虫综合防治技术上有一定专长。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参编全国统编教材1部。。 2001年,《害虫种群系统控制》获得广东省科学进步二等奖。
  • 吴伟坚
  • 吴伟坚  基本情况:  男,1962年9月20日出生,籍贯广东中山。1987年8月参加工作。现为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昆虫学系教授、硕士生导师。  1980年9月至1984年7月:华南农业大学植保系昆虫专业就读大学,获学士学位; 1984年9月至1987年7月:华南农业大学植保系昆虫生态学硕士研究生,获硕士学位。 1987年8月留校任教。 2006年12月晋升教授。  主要研究领域:  多年来研究工作的重点侧重于害虫天敌、生物多样性与害虫防治以及昆虫化学生态。  主要学术成果:  曾主持3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参与国家和省级课题多项,现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973子课题1项。 发表论文60多篇,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广东省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  主讲课程:  生物统计学(本科生必修课)、试验设计与统计学(本科生必修课)和昆虫生态学基础(本科生选修课)。
详细地址
  • 详细地址: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华南农业大学行政楼316房研究生招生办
  • 电话:
    %u0030%u0032%u0030-%u0038%u0035%u0032%u0038%u0030%u0030%u0036%u0036
  • 邮编:
    510642
相关推荐
四川农业大学师资好不好,四川农业大学师资怎么样 贵州大学师资好不好,贵州大学师资怎么样 西南大学师资好不好,西南大学师资怎么样 四川理工学院师资好不好,四川理工学院师资怎么样 重庆邮电大学师资好不好,重庆邮电大学师资怎么样 西北师范大学师资好不好,西北师范大学师资怎么样
相关专题
[查看更多]
其他地区 热门标签 常见问题

本文内容和图片部分来自网络公开信息,如有侵犯您的版权或著作权请速与我们联系 (在线客服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或给我们发邮件(1078189145@qq.com)), 我们承诺核实后工作时间1小时内删除;2、本文内容、观点以及数据是根据网站大数据算法得来,仅代表本站观点,我们不保证其绝对真实和数据可靠,仅做参考,勿引用做其他用途, 否则因此产生的一切损失和法律后果本站概不承担。3、本文排序、排版、内容组成、设计的知识产权(版权)为城帮网city12580.com所有;转载、引用本文数据内容、排序结果请注明来源“城帮网”, 且要有来源链接指向本文。全文转发或抓取、抄袭本文内容,我们将提起法律诉讼保障本网站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