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资讯 社保 办事指南 车主关注 旅游 交通 教育 专业 办理指南

广州大学

[切换城市]
广州站> 广州教育> 广州大学> 华南农业大学信息

华南农业大学

英文名: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简称:“华农”,“华农大”,“SCAU” 所在地:广州 院校代码:10564 类型:综合类

211工程省部共建大学国家重点建设高校粤港澳高校联盟
  • 华南农业大学师资怎么样, 华南农业大学师资好不好

截至2016年9月,丁颖教授塑像现有教职工3000余人,教授、副教授1200余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5人,国家“千人计划”8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讲座)教授9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5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2人,国家特支计划7人,广东省领军人才1人,广东省特支计划19人,广东省高等学校特聘教授(珠江学者)18人,人(事)社部“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8人,教育部跨/新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11人,广东省“千百十工程”国家级培养对象5人,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6人,农业部农业科研杰出人才4人,国家级教学名师4人,国家级教学团队3个,博士生导师242人,硕士生导师998人。 中国科学院院士:卢永根中国工程院院士:罗锡文

  • 何少云
  • 何少云,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在华南农业大学林学院风景园林与城市规划系获得理学博士学位,现任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花卉与景观系主任,美国Novon国际专业核心期刊审稿专家,国际盆栽赏石协会(BCI)会员。主讲本科《花卉栽培学》、《花卉设计与应用》、《盆景艺术》和《景观规划与设计》课程,研究生《观赏园艺研究进展》、《高级景观规划与设计》等课程。  主要从事观赏植物分类、设计与应用,野生植物资源保护和利用,园林景观规划与设计。近年主持省、厅级科研课题6项,国内外专业刊物上发表论文10多篇,在花卉分类上发现新种多个,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专利3项。曾主持数项园林景观规划与设计, ’2000年获广州花卉节暨花卉商品交易会展位设计与施工铜奖排名第2, 2005年主持设计和施工,获第一届中国盆栽花卉展览展位最佳奖等。  联系方式:Email: syhe2001@163.com  电话:020-85288266,85280228,13073065996
  • 曾贞
  • 曾 贞:女,汉族,湖南靖州人,湖南农业大学茶学专业茶树遗传育种与分子生物学方向硕士研究生毕业,副研究员。  电话:15820295098  邮箱:zzhen2004@126.com  主讲课程 《园林绿化养护与管理》  研究领域 茶树遗传育种与分子生物学、茶叶加工  研究项目  主持项目:  1、 广东省科技厅农业攻关项目《优质特色茶树新品种选育》  2、 广东省技术监督局《优质绿茶茶树品种》标准  3、 湖南省农科院科研项目《分子标记辅助茶树杂交育种研究》  参加项目: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香石竹切花衰老过程中EIN2转导乙烯信号的功能及分子机制研究》  2、 广东省省科技厅重点项目《广东省茶叶产业推进关键技术研究》  3、 广东省农业厅项目《优质抗寒茶树品种引进》  4、 湖南省科技厅重点项目、湖南省农科院重点项目《优质茶树新品种选育及综合配套技术研究》  5、 第二批全国茶树新品种区域试验、第三批全国茶树新品种区域试验  6、 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茶树成花前后几种内源激素的变化》、《茉莉花生殖特性及育种研究》等。  主要论著  主要论文:  1、《富含γ-氨基丁酸绿茶的香气成分研究》,排名第一,现代食品科技,2011年第11期;  2、《Effects of Vacuum Freeze-drying on the Quality of Dancong Oolong Tea》,2011 IEE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IT in Medicine and Education 会议论文(EI收录);  3、《茶树品种及杀青工艺对绿碎茶品质的影响》,通讯作者,茶叶科学技术,2011年第3期;  4、《提高茶叶中γ-氨基丁酸含量的方法研究》,排名第三,中国农学通报,2010年第11期;  5、《混合花粉授粉茶树杂交F1 代AFLP 分析》,排名第一,湖南农业大学学报,2008年第6期;  6、《茶树育种早期鉴定遗传标记研究进展》排名第一,茶叶通讯,2005年第4期;  7、《茉莉花生殖发育研究》 排名第一,参加第三届海峡两岸茶叶学术研讨会并宣读;  8、《茶树种质资源的收集鉴定与利用》 排名第一,茶叶通讯,2004年第3期;  9、《茉莉花胚胎学研究Ⅰ.小孢子发生与雄配子体发育》 排名第一,茶叶通讯,2002年第1期;  10、《茉莉花胚胎学研究Ⅱ.大孢子发生与雌配子体发育》 排名第一,茶叶通讯,2002年第4期;  11、《茶树成花前后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研究》 排名第一,茶叶通讯,2002年第3期;  12、《转基因技术在茶树育种上的应用研究》 排名第一,茶叶通讯,2001年第3期;  13、《茶树育种新技术的现状与展望》排名第一,茶叶通讯,2000年第2期;  14、《国内外茶树品种的利用研究》排名第一,福建茶叶,2006年第2期。  申请发明专利《一种提高茶叶EGCG含量的技术》1项。参加编写《中国古代茶文化研究》并出版发行。  获奖情况  1、《茶叶增值加工技术研究与产品开发》获2010年湖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排名第一;  2、《早生优质绿茶新品种玉绿、玉笋选育与推广应用》获2010年湖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七;  3、《早生优质绿茶新品种碧香早》获2004年湖南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排名第四;  4、《一种增加茶叶中γ-氨基丁酸含量的方法》2004年获国家发明专利,专利号ZL02114156.8,排名第三;  5、《茶树生育机理及生长调控技术研究》获2003年湖南省农业科学院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排名第三;
  • 郁书君
  • 郁书君博士,男,副教授(高级农艺师),1966年8月出生于安徽六安。1985年7月毕业于安徽农业大学园艺系园林绿化专业,同年8月分配至安徽省黄山风景区园林管理局,从事观赏植物资源调查与风景旅游管理;1988年9月,考取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攻读硕士,指导教师为我国园林专业创始人之一的陈有民教授;1991年7月毕业后在北京市园林局植物园和北京市农场局花卉服务公司工作。几年后,获得去韩国留学的机会,在汉城市立大学校(The University of Seoul)环境园艺学科攻读博士学位,并于2003年2月获得该校的理学博士学位。其间曾在韩国农村振兴厅国立园艺研究所和世人农产株式会社工作近3年,聘任客座研究员与中国部经理,主要从事杜鹃花引选育种、花卉种质资源研究以及花卉产品的进出口贸易等方面工作。  1999年-2005年,在农业部科技发展中心从事植物新品种保护代理与农业科技项目管理工作,参与948、负责农业高技术产业化项目管理;其间参加了由中组部和团中央组织的‘博士服务团’,在陕西省铜川市挂职市长助理一年。2005年11月,作为学术骨干被引进至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花卉与景观系,专业从事园林花卉的科研与教学工作;担任过4年的园艺学院学术秘书一职,负责学科建设、博士后管理、研究生学位授予和职称评定等工作。  现为中国花卉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兼任荷兰最大百合育种公司之一的Makbreeding B.V.之中国顾问与代理,同时兼任北京隆林恒大科技有限公司与广东升威实业有限公司总工程师以及海南省三亚市南繁科技研究院特聘研究员,为该院花卉科研与产业发展技术总顾问。  本人研究方向与关注重点:  杜鹃和百合的引、选、育种,栽培应用与产业化技术研究;  花卉设施栽培技术研究;  花卉贸易与植物新品种保护;  园林与景观生态学;  园林植物的配植与应用。  作为第一或唯一作者出版发表的论著论文:  1、郁书君、余树勋、杨玉勇著,芍药与牡丹,2006,中国农业出版社。  1、郁书君,黄山观赏植物资源调查,北京林业大学学报1991,13(3):22-27;  2、郁书君、陈有民、王玉华,北京园林引种迎红杜鹃栽培试验,园艺学报1993,20(2):181-186;  3、郁书君,菊花切花栽培与管理,中花园艺(中国花卉报社编)2000,80:21-28;  4、郁书君、汪天、金宗郁,白桦容器栽培研究(Ⅰ):最适基质配方的筛选.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1,23(1):24-28;  5、郁书君、汪天、金宗郁,白桦容器栽培研究(Ⅱ):营养液配方的筛选,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1,23(2):90-93;  6、郁书君、李贞植、俞奉植,杜鹃无土栽培基质配方的研究,园艺学报2004,31(2):210-214;  7、Yu, S.J., J.S. Lee., S.J. Jeong., and B.S., Yoo., Plant Growth Responses of Rhododendron indicum to pH Regimes, Journal of Korean Society for Horticultural Science, 2003, 44(6): 819-823;  8、Yu, S.J., J.S. Lee., S.J. Jeong., and B.S., Yoo., Nutrient Uptake Patterns of Native Rhododendron Species in Korea and China under Ebb and Flow Subirrigation, Journal of Korean Society for Horticultural Science, 2003, 44(6): 824-828.  9、郁书君、陈锡明、李贞植,云锦杜鹃耐碱研究,园艺学报2008,35(5): 715-720  至今已在国内外核心学术期刊发表专业论文20余篇,出版《芍药与牡丹》专著一本;作为副主编参加中国林业出版社组织的高等农林院校观赏园艺专业教材系列中的《鲜切花栽培理论与实践》和《花卉国际贸易》的编写,分别已于2009年和2010年度出版面世。  曾在《中国花卉报》上发表多篇有关花卉国际贸易与植物新品种保护方面的文章与信息;2006-2007年度,在《中国花卉园艺》、《中国种业》上连续发表植物新品种保护方面的论文数篇。  给本科生开设《花卉学》和《景观生态学》课程,研究生新设《花卉国际贸易》和《观赏园艺研究进展》,等等。连年指导本科生参加广东省、学校和学院各级的大学生科技创新计划项目,并作为导师带领学生参加挑战杯  承担项目情况与主要学术活动:  2006年始,主持华南农大校长基金(引进人才启动项目)“几种主要花卉作物的营养液栽培技术研究”;与浙江永康江南百合育种公司合作,参加浙江省科技厅‘中国百合种遗传育种及种球扩繁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重大项目;与本校农学院一道,参与农业部植物新品种测试(广州)分中心建设项目。  2007年,与广东升威实业有限公司一起,作为主持人承担了广州市科技攻关重大项目及广州市白云区科技局的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广州园林引种德国杜鹃应用栽培与产业化示范研究”。该项目已于2011年春季结题验收。  2008年度,承担国家林业局、中国花卉协会《百合盆花生产技术规程》和《菊花切花生产技术规程》的编写,已交稿并公布;主持海南省三亚市重点科技项目:名优百合新品种的南繁研究。  2009年,主持广东省科技厅农业科技攻关项目‘广东东方系百合新品种选育及种球繁育关键技术研究’,主持并组织实施中山市农业局‘中山市花卉苗木产业现状调查与发展战略研究’课题;在三亚市南繁科技院参加海南省重点科技计划‘百合切花生产南繁试验’并主持海南省科技厅花卉重大专项‘热带木本切花引种栽培试验推广研究’项目。  2011年,主持广东省科技厅农业科技攻关项目‘亚洲系盆栽百合新品种的引进、选育与示范’。  在北京植物园工作期间,选育过一个杜鹃花新品种‘京鹃1号’;2008年度,育成2个百合新品种‘粤粉’与‘粤洁’,并申请了农业部的植物新品种权(发明专利权)。  曾主办“花卉育种与植物新品种保护”专业研讨会;2006年4月,应CIOPORA(国际无性繁殖观赏植物与果树育种家协会)秘书处邀请,为其在中国北京举办的年会上作了题为“中国与植物新品种权保护有关的法律体系”;并在‘第八届中国国际花卉园艺博览会’上,联合荷兰的Plantum NL和云南省农科院花卉所于北京举办了“发展全球百合产业”的专题研讨会,在国内与荷兰的花卉园艺界引起热烈反响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近年来,数番专程赴荷兰以及欧盟进行花卉尤其是百合、月季、杜鹃花、非洲菊等进行专题调研考察,对其最大的几家专业育种公司进行过多次访问。与国际上各主要花卉公司尤其是欧美的育种公司保持紧密合作关系。  联系方式:  手机:134 3039 8811; 电话:020-38632711  北京电话:010-87734577  E-mail: yushujun@scau.edu.cn; cnpvp@163.com
  • 余义勋
  • 余义勋,男,汉族,河南新县人,观赏园艺专业,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1995年毕业于华中农业大学林学系,获观赏园艺专业学士学位;2003年12月毕业于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获观赏园艺专业博士学位(硕博连读)。2004年2月分配到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花卉与景观系。  主讲课程:花卉育种学、花卉栽培学、园林树木学、花卉生物技术等本科生课程,以及高级观赏植物育种学等研究生课程  研究领域:花卉生理及其相关分子机理  主持项目: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霍英东教育基金1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华南农业大学校长基金2项。参加多项国家级、省部级项目。  主要论著(*示通讯作者):  1. Fu Z, Wang H, Liu J, Zeng H, Zhang J, KuangX, Yu Y* Molecular Cloning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carnation EBF1 gene during flower senescence and upon ethylene exposure and sugar. Agricultural Sciences In China, 2011. 10(12)(SCI收录) Accepted  2. Yu Y, Wang J, Wang H, Zhang Z, Liu J. Relationship between Rh-RTH1 and ethylene receptor gene expression in response to ethylene in cut rose. Plant Cell Reports, 2010, 29(8):895–904 (SCI收录,IF 2.279)  3. Yu Y, Wang H, Fu Z, Wang J, Liu J. Transcriptional regulation of two RTE-like genes of carnation during flower senescence and upon ethylene exposure, wounding and sucrose. Plant Biology, 2011, 13(5): 719-724(SCI收录,IF 2.409)  4. Liu JX, Li JY, Wang HN, Fu ZD, Liu J and Yu YX* Identification and expression analysis of ERFtranscription factor genes in petunia during flower senescence and in response to hormone treatments.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otany, 2011, 62(2): 825-840 (SCI收录,IF 4.818)  5. Fu Zhaodi, Wang Huinan, Liu Juan, Liu Juanxu, Wang Jing, Zhang Zhaoqi, Yu Yixun* Cloning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a DCEIN2 gene Responsive to Ethylene and Sucrose in Carnation Cut Flower. Plant Cell, Tissue & Organ Culture, 2011, 105(3):447-455 (SCI收录,IF 1.243)  6. Yu Yixun, Liu Ling, Liu Juan-xu, Wang Jing. Plant regeneration by Callus-mediated Protocorm-like Body Induction of Anthurium andraeanum Hort. Agricultural Sciences in China, 2009, 8(5): 572-577(SCI收录) ISSN: 1671-2927  7. Liu Juan-xu, Yu Yi-xun, Lei jian-jun, Chen guo-ju, Cao bi-hao. Study on Agrobacterium-Mediated Transformation of Pepper with Barnase and Cre Gene AGRICULTURAL SCIENCES IN CHINA, 2009. 8(8): 947~955 (SCI收录) ISSN: 1671-2927  8. 刘娟旭,王静,李虹,余义勋*. 木棉离体培养再生植株的研究,经济林研究,2010,28(2)69-72  9. 余义勋,刘娟旭, 刘玲. 花衰老相关乙烯信号转导基因研究进展. 生物技术通讯, 2008, 19(3): 472-474  10. 刘娟旭, 王静, 余义勋*. 孔雀草杂交F1代的植株再生. 广东林业科技, 2009, 25(3): 12-15  11. 刘娟旭,余义勋*,许淑贤,王静. 南美蟛蜞菊的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 植物生理学通讯,2008, 244(1):117  12. 刘娟旭,刘玲,余义勋*,王静,黄现宝. 车轮梅茎段高效再生体系的建立. 园艺学报,2008,35(6):895-898  13. 刘娟旭,刘玲,余义勋*,王静. 大叶相思下胚轴离体培养再生植株的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2008,21(3):403-406  14. 余义勋*,刘娟旭,刘海涛. 花卉系列课程实践教学产学研结合初探. 高校教育研究,2008,28(13):289-294  15. 叶小梅,梁如煜,余义勋*. 桂花几个方面的研究进展. 广东林业科技,2007,23(2):77-80  16. 余义勋, 刘娟旭, 包满珠*. 香石竹植株再生及基因工程研究进展. 植物学通报, 2006,23(1): 23-28  17. 刘玲,余义勋*. 植物香气的合成和代谢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08, 6s: 289-294  18. 余义勋*,刘娟旭. 切花保鲜基因工程研究进展. 中国观赏园艺进展, 2004,中国林业出版社, 388-391  19. 余义勋, 包满珠*. 不同结构的外源ACO基因导入香石竹对瓶插寿命的影响. 生物工程学报, 2004a,20(5):704-707  20. 余义勋, 包满珠*. 通过转重复的ACC氧化酶基因延长香石竹的瓶插期. 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报,2004b,30(5):541-545  21. 余义勋, 包满珠*. 反义ACO基因导入获得瓶插寿命长的香石竹植株. 园艺学报,2004c,31(5):633-636  22. 余义勋, 包满珠*, 孙振元. 香石竹ACC氧化酶重复基因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转基因植株的获得. 林业科学研究, 2004, 17(1):1-5  23. 余义勋,张俊卫,孙振元,包满珠*. 香石竹ACC氧化酶基因的克隆与植物表达载体构建. 林业科学研究, 2002, 15(3): 256-260  24. 包满珠, 林荣呈, 余义勋. 香石竹分子育种研究进展. 中国花卉科技进展20年,2000, 中国农业出版社,173-180  25. 刘娟旭,余义勋,孟成民,曹必好,雷建军*. 雄性不育基因工程及其在园艺植物中的应用. 生物技术通讯,2005,16(6):696-699  26. 余义勋,刘娟旭. 野生花卉桃金娘. 中国花卉园艺,2005,116(20):57  27. 刘娟旭,余义勋,雷建军,陈国菊,曹必好,曾国平. 提高辣椒离体再生不定芽伸长率的研究. 华北农学报,2007, 22(S): 93-97  联系方式:  地址:广州市五山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510642)  Email: yuyixun@scau.edu.cn  联系电话:020-85283101 13268200418
  • 刘娟旭
  • 刘娟旭,女,汉族,博士,副教授。1997年毕业于华中农业大学园艺系,获学士学位;2002年毕业于华中农业大学资环学院,获硕士学位,2006年毕业于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获博士学位,2006年-2008年在美国佛罗里达大学做博士后研究,2008年7月分配到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花卉与景观系。  主讲课程:花卉育种学、花卉生理学、花卉生物技术等课程。  研究领域:花卉生理及生物技术  主持项目: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留学回国基金1项、华南农业大学校长基金1项。参加多项国家级、省部级项目。  主要论著(*示通讯作者):  1. Liu JX, Li JY, Wang HN, Fu ZD, Liu Jand Yu YX* Identification and expression analysis of ERF transcription factor genes in petunia during flower senescence and in response to hormone treatments.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otany, 2011, 62(2): 825-840 (SCI收录,IF 4.818)  2. Liu Juan-xu, Yu Yi-xun, Lei jian-jun, Chen guo-ju, Cao bi-hao. Study on Agrobacterium-Mediated Transformation of Pepper with Barnase and Cre Gene AGRICULTURAL SCIENCES IN CHINA, 2009. 8(8): 947~955 (SCI收录) ISSN: 1671-2927  3. Yu Y, Wang J, Wang H, Zhang Z, Liu J*. Relationship between Rh-RTH1 and ethylene receptor gene expression in response to ethylene in cut rose. Plant Cell Reports, 2010, 29(8):895–904 (SCI收录,IF 2.279)  4. Yu Y, Wang H, Fu Z, Wang J, Liu J*. Transcriptional regulation of two RTE-like genes of carnation during flower senescence and upon ethylene exposure, wounding and sucrose. Plant Biology, 2011, 13(5): 719-724(SCI收录,IF 2.409)  5. Juanxu Liu, Min Deng,Richard J. Henny, and Jianjun Chen. Regeneration of Dracaena surculosa Through Indirect Shoot Organogenesis. Hortscience, 2010, 45(8):1~5  6. Cui J, Liu J, Deng M, Chen J, and Henny R J. Plant Regeneration through Protocorm-like Bodies Induced from Nodal Explants of Syngonium podophyllum ‘White Butterfly’. Hortscience, 2008, 43(7): 2129~2133  7. Fu Zhaodi, Wang Huinan, Liu Juan, Liu Juanxu, Wang Jing, Zhang Zhaoqi, Yu Yixun* Cloning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a DCEIN2 gene Responsive to Ethylene and Sucrose in Carnation Cut Flower. Plant Cell, Tissue & Organ Culture, 2011, 105(3):447-455 (SCI收录,IF 1.243)  8. Yu Yixun, Liu Ling, Liu Juan-xu, Wang Jing. Plant regeneration by Callus-mediated Protocorm-like Body Induction of Anthurium andraeanum Hort. Agricultural Sciences in China, 2009, 8(5): 572-577(SCI收录) ISSN: 1671-2927  9. 刘娟旭,王静,李虹,余义勋*. 木棉离体培养再生植株的研究,经济林研究,2010,28(2)69-72  10. 刘娟旭,余义勋*,许淑贤,王静. 南美蟛蜞菊的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 植物生理学通讯,2008, 244(1):117  11. 刘娟旭,刘玲,余义勋*,王静,黄现宝. 车轮梅茎段高效再生体系的建立. 园艺学报,2008,35(6):895-898  联系方式:  地址:广州市五山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510642)  Email: juanxuliu@scau.edu.cn  联系电话:020-85283101 13711471461
  • 刘海涛
  • 刘海涛:男,汉族,福建连城人,观赏园艺专业,研究生学历,副教授,13316159289,htliu@scau.edu.cn  个人简历/专兼职职务  1989年从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研究生毕业后留校,在园艺学院花卉与景观系一直从事观赏植物与园艺植物的教学科研工作。1998年晋升为副教授,目前任花卉与景观系副主任,兼职广东省花卉协会理事、《花卉》杂志副主编、《广东园林》杂志审稿编辑。  主讲课程  本科生课程《花卉学》、《草坪学》、《园艺植物栽培学原理》,研究生课程《高级观赏植物栽培学》。  研究领域  观赏植物与园林植物栽培与生理。  研究项目  (1)主持的课题主要有:  1)《现代花卉栽培技术在莘村花卉博览园的普及和推广》,国家星火计划项目,20010年立项,项目编号2010GA780052,主持,研究年限:2010-2012年。  2)《现代花卉与奶牛种养技术在沙湾镇的示范推广》,国家星火计划重点项目,2008年立项,项目编号2008GA781004,主持,研究年限:2009-2011年,经费30万元。  3)《现代花卉生产技术的推广应用》,广东省科技厅田园农业科技服务专家行动计划项目,2008年立项,主持,研究年限:2008-2009年,经费1万元。  4)《广东主要花卉的重要病害调查与病原鉴定》,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2007年立项,项目编号07006697,主持,研究年限:2007-2009年,经费3万元。  5)《以广东泥炭和椰糠为主要材料的盆花标准化基质配方的研究》,广东省科技厅农业攻关项目,2004年立项,项目编号2004B20501009,主持,研究年限:2005-2008年,经费7万元。  6)《提高广东花卉出口竞争力的研究》,广东省科技厅软科学研究项目,2004年立项,项目编号:2004B70102028,主持,研究年限:2005-2007年,经费5万元。  7)《广州内环路沿线天面绿化规划调研》,广州地区绿化委员会横向课题,2004年立项,主持,研究年限:2004-2005年,经费10万元。  (2)参加的课题主要有:  1)《非洲菊新品种选育及配套技术示范研究》,广东省农业厅项目,2010年立项,排名第二,研究年限2011年1月-12月经费20万元。  2)《凤梨属植物组织培养低变异、高效繁殖技术研究》,广东省科技厅农业攻关项目,2010年立项,排名第二,项目编号:010B020305005,研究年限:2010-2012年,经费5万元。  3)《沙湾国兰标准化硬质无土基质配方的筛选研究》,番禺区科技计划项目,2010年立项,计划项目编号2010-Z-86-1,排名第二,研究年限:2010-2012,经费10万元。  4)《香石竹切花衰老过程中EIN2转导乙烯信号的功能及分子机制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2008年立项,项目批准号30800758,排名第四,研究年限:2009-2011年,经费20万。  5)《野生花卉三脉球兰的开发种用研究》,广东省科技厅农业攻关项目,2008年立项,项目编号2008B20400016,排名第三,研究年限:2008-2011年,经费5万元。  6)《微型观赏花卉水培新技术研究》,广东省科技厅农业攻关项目,2007年立项,项目编号 2007A02100002-8,排名第三,研究年限:2007-2010年,经费5万元。  7)《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乡镇(试点)》,广州市科技局科技攻关重点项目,2007年立项,项目编号2007Z2-E0291,排名第三,研究年限:2007-2009年,经费50万元。  8)《江门市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基地总体规划》,广东省江门市农业局横向课题,2008年立项,排名第六,研究年限:2008-2009年,经费16万元。  9)《广州荔湾区生态村规划》,广州市荔湾区环保局横向课题,2006年立项,副主持,研究年限:2006-2007年,经费11万元。  10)《生活污水人工湿地处理技术研究》,广东省科技厅社会发展攻关项目,2003年立项,项目编号:2003C32912,排名第五,研究年限:2004-2006年,经费20万元。  11)《仙人掌盆景新技术研究与开发》,广东省科技厅农业攻关项目,2002年立项,项目编号:2002C20121,排名第三,研究年限:2002-2004,经费10万元。  主要论著  (1)国家级教材  1)副主编,《观赏园艺学通论》(高等院校观赏园艺方向“十二五”规划教材),中国林业出版社,2009  2)参编,《园艺植物栽培学实验指导》(第二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11  3)参编,《园艺疗法概论》(高等院校观赏园艺方向“十二五”规划教材),中国林业出版社,2011  4)参编,《切花生产理论与技术》(高等院校观赏园艺方向“十二五”规划教材),中国林业出版社,2009  5)参编,《运动场草坪》(全国高等农业院校教材),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4  6)参编,《园艺植物栽培学实验指导》(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2.1  (2)专著  1)主编,花卉园艺基本技能。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1  2)编著,居室风水植物。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0  3)编著,阳台养花实用全书。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  4)编著,公司与办公室风水植物。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0  5)编著,花园和庭院风水植物。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  6)编著,盆栽观果花卉。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  7)编著,观赏凤梨欣赏栽培128问。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  8)参编,广东花卉。广东人民出版社,2009  9)编著,家居风水植物。重庆出版社,2008  10)编著,家居排毒植物。贵州科技出版社,2007  11)第一作者,花园寓意植物。贵州科技出版社,2007  12)指点,专家指点花卉、盆景、茶树栽培。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7  13)审订,全能园艺家。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5  14)第一作者,百花盆栽图说—柑橘。中国林业出版社,2004  15)第一作者,专家教你种花卉—观赏凤梨。广东科技出版社,2004  16)第一作者,专家教你种花卉—月季。广东科技出版社,2004  17)主编,花卉栽培基础。广东人民出版社,2001  18)编著,家庭花卉种植。广东旅游出版社,1999  19)编著,家庭美叶种植。广东旅游出版社,1999.9  (3)主要论文  1)刘海涛,徐建球,徐波. 近几年广东观赏植物进口概况与分析.热带农业科学,2011,31(12) : 1-6  2)王书胜,刘海涛(通讯作者),付瑶. 出口建兰硬质基质配方的筛选研究.广东农业科学,2011(20) : 43-45  3)刘海涛,王剑,余义勋等. 详解广东花卉出口.中国花卉园艺,2011(19) : 36-40  4)王炳文,刘海涛(通讯作者),冯淑杰等. 椒草白绢病菌生物学特性及其防治药剂的初步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 (11) : 5028-5030, 5119  5)余义勋,刘娟旭,刘海涛. 花卉系列课程实践教学产学研结合初探. 高等教育研究,2008,(12):92-93  6)曾碧玉,朱根发,刘海涛等. 4种野生兰花种子特征及离体培养初报. 亚热带植物科学,2008,(3):31-34  7)曾碧玉,朱根发,刘海涛. 蝴蝶兰红花系品种间杂交结果率研究.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2007,28(1):117-119  8)曾碧玉,朱根发,刘海涛等. 蝴蝶兰红花系品种杂交种子形态及胚培养研究. 亚热带植物科学,2007,36(3):15-18  9)曾碧玉,朱根发,刘海涛. 兰花选育种研究进展. 中国农学通报,2005,21(12):272-276  10)刘海涛,刘厚诚,翟英芬. 食用仙人掌组织培养简报摘编. 植物生理学通讯,2004,40(3):351  11)刘海涛. 利用植物生长调节剂调控花卉开花. 花卉,2011,(11):19-20  12)刘海涛. 通过调控日照来调控花卉开花. 花卉,2011,(10):9-10  13)刘海涛. 通过调控温度来调控花卉开花. 花卉,2011,(9):10-11  获奖情况  独自编著的《家居排毒植物》一书,在2009年广州市第二届优秀科普作品评选活动中,荣获了优秀科普作品积极创作奖。  独自撰写的论文《推进广州青山绿地工程建设,必须提高园林绿地的质量水平》,在2008年广州市林业局主办的“建绿色广州,创森林城市”有奖征文活动中,获得三等奖。  主持的广东省科技厅"九五"攻关项目《观赏凤梨新品种的组培快繁、栽培技术和花期调节的研究》,其成果获得第五届中国花卉博览会(2001年)研究成果铜奖。  以第一作者撰写的论文《广东花卉现状、问题及对策》,在1995年中国园艺学会广东分会年会上被评为优秀论文。  其它  作为第二起草人,起草了广州市地方标准《菊花切花栽培技术规程》DB440100/T77-2005,广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2005-12-12发布
  • 刘成明
  • 刘成明,男,1965年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广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岭南水果创新团队遗传育种与改良岗位专家(龙眼遗传育种与改良),广东省普通高校华南园艺作物种质创新与利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中国园艺学会枇杷分会秘书长,“第二届国际枇杷会议”秘书长,华南农业大学十佳教师(2011年)。24年来一直从事南亚热带果树的遗传育种工作。率先创建了荔枝、龙眼的遗传作图群体,分别构建了国际上第一幅荔枝和龙眼的高密度分子遗传图谱,先后定位了荔枝龙眼的童期、成熟期、营养生长性状(如:株高、干粗)、果实品质性状(如:果实大小、可食率、TSS含量、Vit C含量、酸含量等)的多个QTL,首次提出“果树童期性状是数量性状”的新观点;通过分子标记分析,建立了荔枝焦核性状、成熟期性状及短童期性状的辅助选择方法;基于种质资源分析,提出中国荔枝种质资源分类学的新思想,纠正了我国荔枝品种资源命名上的一些错误(包括国家荔枝种质圃保存的资源材料);通过远亲交配,创制了大批量的荔枝新种质,包括特大果、焦核无核、特晚熟、耐贮运的优异新种质;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荔枝和龙眼属间远缘杂交的突破,获得了一批“荔枝Î龙眼”和“龙眼Î荔枝”的属间杂种,部分属间杂种已经开花结果,表现出明显的“偏母遗传”、“成熟期分离广泛”和“杂种优势强烈”三大特点,而且抗寒性大幅提高(半致死温度从-2.1℃提高到-7.9℃)。这些研究结果,较好地充实了荔枝龙眼育种的理论、方法和材料,具有非常重要的育种研究和生产应用价值。  近5年代表性成果 (*通讯作者)  1. Guo Y, Zhao Y, Fu J, Huang S, Wang Y, Lu B, Pan L, Liu C*, Identification of stable QTLs related to trunk girth in longan, Scientia Horticulturae 134 (2012) 248–252 (国际上第一篇龙眼生长性状QTL定位的研究论文)  2. Zhao Y, Guo Y, Liu C*, Molecular genetic map construction and qtl analysis for fruit maturation period in itchi, Biotechnol. & Biotechnol. Eq. 2011, 25(2), 2315~2320(国际上第一篇荔枝成熟期QTL定位的研究论文)  3. Guo YS, YH Zhao and CM Liu*,QTLS ANALYSIS OF SEVERAL TRAITS IN LONGAN,Biotechnol. & Biotechnol. Eq. 2011, 25(1), 2203~2209(国际上第一篇龙眼果实品质性状QTL定位的研究论文)  4. Liu C, Guo Y, Liu R, Zhang B, Xie J, Hu Y, Ou Y, Zhao Y and Fu J, Construction of a High Density Molecular Linkage Map for lychee based on AFLP and RAPD Markers,Acta Horticulturae, 2010,No.863:87~93(国际上第一篇荔枝高密度分子遗传图谱构建的研究论文)。  5. Guo Y, Liu C, Zhao Y , Xie J , Ren P, Huang T, Fu J, Lu B and Liu C*,Construction of a Molecular Genetic Linkage Map for Longan based on RAPD, ISSR, SRAP and AFLP markers,Acta Horticulturae, 2010,No.863:141~147(国际上一篇龙眼高密度分子遗传图谱构建的研究论文)  6. Zhou Jia, Fu Jia-xin, Wu Zhen-xian, Huang Sui-sheng, Zhang Yong-fu, Wang Ying, Hu You-li, Hu Gui-bing, Liu Cheng-ming*,GENETIC DIVERSITY IN LITCHI AND LONGAN GERMPLASM AS DETERMINED BY SRAP MARKERS,Acta Horticulturae, 2011,No.918,799-806  7. Fu Jia-xin, Wang Ying, Zhou Jia, Zhao Hai-yan, Huang Sui-sheng, Hu You-li, Hu Gui-bing, Liu Cheng-ming*,GENETIC DIVERSITY OF GERMPLASM RESOURCES OF LITCHI AND LONGAN USING SSR ANALYSIS,Acta Horticulturae, 2011,No.918,363-370  8. J.X. Fu, S.S. Huang, Y.L. Hu, H.Y. Zhao, X.N. Yang, L.J. Pan, G.B. Hu, C.M. Liu*,CONSTRUCTION OF TWO MAPPING POPULATIONS AND BREEDING OF SUPERIOR STRAINS OF LITCHI,Acta Horticulturae, 2011No.918,227-236  9. 赵玉辉,郭印山,黄穗生,傅嘉欣,胡桂兵,张永福,胡又厘,刘成明*,荔枝株高、干周和童期的QTL 分析,果树学报,2011,28(3): 526~530  10. 赵玉辉,郭印山,黄穗生,傅嘉欣,张永福,胡桂兵,胡又厘,刘成明*,荔枝若干重要果实品质性状的QTL分析,植物生理学报,2011,47(4):363~366  11. 张永福,卢博彬,王 英,潘丽佳,胡又厘,周 佳,赵海燕,刘成明(通讯作者),荔枝和龙眼部分珍稀种质的染色体观察,园艺学报,2010,37 (12) :1991~1994  12. 卢博彬,黄穗生,傅嘉欣,张永福,赵海燕,潘丽佳,杨小娜,刘成明(通讯作者),石硖龙眼未成熟种子种胚的萌发及成苗的研究,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2010,18(6):675~678  13. LIU Cheng-Ming, GUO Yin-Shan, LIU Rui, ZHANG Bin, XIE Jiang-Hui, HU You-Li, OU Yang-Ruo, ZHAO Yu-Hui and FU Jia-Xin, Construction of a High Density Molecular Linkage Map for lychee based on AFLP and RAPD Markers,Acta Horticulturae, 2010,No.863:87-93  14. FU Jia-Xin, GUO Yin-Shan, ZHAO Hai-Yan, XIE Jiang-Hui, LIU Cheng-Ming*, HU You-Li, OU Yang-Ruo, WANG Hui-Cong, ZHAO Yu-Hui, ZHOU Jia and HUANG Sui-Sheng,A study on the genetic effects of fruit quality traits and selection of promising individuals from a mapping population of lychee,Acta Horticulturae, 2010,No.863:175-182  15. FU Jia-Xin, GUO Yin-Shan, ZHAO Hai-Yan, XIE Jiang-Hui, LIU Cheng-Ming*, HU You-Li, OU Yang-Ruo, ZHAO Yu-Hui, ZHOU Jia and HUANG Sui-Sheng,A Study on the Genetic Effect and MAS Exploration of Juvenile Phase and Fruit Maturation Period in a Mapping Population of Litchi,Acta Horticulturae, 2010,No.863:195-200  16. GUO Yin-Shan, LIU Chao-Ji , ZHAO Yu-Hui , Xie Jiang-Hui, , REN Peng-Rong1, HUANG Tian-Lin, FU Jia-Xin, LU Bo-bin and LIU Cheng-Ming*,Construction of a Molecular Genetic Linkage Map for Longan based on RAPD, ISSR, SRAP and AFLP markers,Acta Horticulturae, 2010,No.863:141-147  17. Liu Chao-ji, Fu Jia-xin, Fan Ming-he, Guo Yin-shan, Zeng Liang-shun, Huang Tian-lin,Su Xu, Su Zhang-cheng, LIU Cheng-Ming* and Huang Sui-sheng,Preliminary Study on Longan Artificial Crossing and Several Traits of the Hybrid populations,Acta Horticulturae, 2010,No.863:161-168  18. Zhao Yu-Hui, Hu You-Li, Guo Yin-Shan, Zhou Jia, Fu Jia-Xin, Liu Cheng-Ming*, Zhu Jiang, Zhang Ming-Jun and Huang Sui-Sheng,The Creation and Molecular Identification of Intergeneric Hybrids Between Litchi and Longan,Acta Horticulturae, 2010,No.863:129-133  19. 赵玉辉,郭印山,胡又厘,张斌,刘睿,欧阳若,傅嘉欣,刘成明*,应用RAPD、SRAP及AFLP标记构建荔枝高密度复合遗传图谱,园艺学报,2010,37(5):697-704  20. 刘朝吉,王英,范明和,曾两顺,苏旭,苏章城,刘成明*,龙眼常规杂交技术的改进及杂种幼苗的培育,中国南方果树(ISSN 1007-1431),2010,39(1):49-50  21. Zhao YH,Guo YS (Guo Yin-Shan),Li K (Li Kun),Liu CM*,Establishment and Optimization of SRAP Reaction System in Litchi,2009 ACADEMIC CONFERENCE ON HORTICULTUR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OCEEDINGS,2009:114-117  22. 郭印山,赵玉辉,刘朝吉,任鹏荣,黄天林,傅嘉欣,卢博彬, 刘成明*,利用多种分子标记构建龙眼高密度分子遗传图谱,园艺学报,2009,36(5):655~662  23. 赵玉辉,胡又厘,郭印山,周佳,傅嘉欣,刘成明*,朱江,张明君,荔枝、龙眼属间远缘杂种的获得及分子鉴定,果树学报,2008,25(6):950-952
  • 高丽丽
  • 高丽丽,博士,副教授, 2000年在华南农业大学生物技术学院获得博士学位。研究课题为抗菌肽及Xa-21基因农杆菌介导转化籼稻--培育抗白叶枯病新品种(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课题)。2000.9~2001.5,在广州花卉研究中心种苗公司工作,主要负责花卉新品种的栽培和育种等方面的技术工作。2001.5~2003,在中山大学医学院病原生物学教研室做博士后,研究课题是利用转基因技术手段将GST基因转入番茄,生产抗血吸虫病的口服疫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070683)和广东省自然科学团队研究基金的赞助)。2003年5月于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从事花卉栽培和育种等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目前讲授的课程有:《花卉育种学》、《花卉育种专题》、《花卉栽培学(各论》、 《花卉园艺学》、《花卉产期调节》、《盆景与插花》、《园艺植物栽培学》、研究生课程《观赏园艺专业外语》等。
  • 杨向晖
  • 杨向晖,博士,副教授  研究工作简历  1971年生, 1995年毕业于华中农业大学园艺系,获学士学位;1998年于华中农业大学获园艺蔬菜学专业硕士学位; 2002年至2005年于华南农业大学读果树学专业博士,博士论文为《枇杷属植物系统学研究》。  1998年至2001年期间,在广州粤旺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从事无公害蔬菜反季节生产和蔬菜新品种选育的工作;2001年至2002年,在深圳瑞德丰农药有限公司从事杀虫剂产品的策划和市场推广。2005年博士毕业,留校园艺学院工作。参加了多项科研项目,如“两源并举”筛选枇杷砧穗优良组合(广东省市重点引导,2004~2007)、枇杷属植物根系特性及其与普通枇杷的嫁接亲和性研究(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2005~2006)、枇杷属植物野生种鉴定、保存及利用潜力评价(广东省重点项目)及948项目(2007)目前主持广东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06300439)和华南农业大学校长基金各一项。“主持国家基金一项(2010-2012年,项目编号:309718  36)”  发表的论文论著:  1、 刘月学, 杨向晖,林顺权等. 枇杷属植物基因组DNA提取方法的改进及其应用。果树学报,2005,(2):127~132  2、 杨向晖,格拉贝,林顺权等. 枇杷属植物种类数及东南亚原产枇杷种类。果树学报,(2005),(2): 158~162  3、 林顺权,杨向晖,刘成明等. 中国枇杷属植物的自然地理分布。园艺学报,2004,(3): 237~243  4、杨向晖,林顺权,何小龙. 枇杷属植物性状的补充描述与商榷。果树学报,2007,24(2):151~156  5、 杨向晖,林顺权. 栎叶枇杷、大渡河枇杷和普通枇杷之间亲缘关系的研究-基于RAPD和AFLP分析,亚热带植物科学, 2007,2:9~12  6、杨向晖,林顺权. 枇杷属植物分类新探。中国南方果树,2007,36(3):28~31  7、X .H. Yang, S. Q. Lin,C. M. Liu,J. C. Wu. Yunnan Eriobotrya Lindl. resources and their distribution. Journal of fruit science. 2007, 24(3):324~328  8、X .H. Yang, S. Q. Lin. The identity of Eriobotrya kwangsiensis Chun, sp. n.. Acta Horticultrae. 2007,750,221~223
  • 陈日远
  • 陈日远,男,1963年8月生,1987年研究生毕业于华南农业大学园艺(蔬菜)学专业,现任华南农业大学教授,南方蔬菜生理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园艺学会理事, 广东省园艺学会副理事长,广东省蔬菜产业协会副会长,广州市蔬菜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园艺学会蔬菜专业委员会委员,国际园艺学会会员,广东省植物生理学会会员,广东省植物生理学会植物生长调节剂协会会员,广东省园林学会会员,广东省花卉协会会员,《广东园艺》编委会副主任、编委,《长江蔬菜》编委,《中国热带农业》编委,《温室园艺》编委等;兼任广东省政协委员,民进广东省委委员、常委、资源环境工作委员会主任,中国民主促进会华南农业大学总支主任委员,广东省名牌产品(农业类)评审委员会委员等社会工作职务。曾任华南农业大学园艺系系主任、园艺学院院长,广州市天河区第五、六届人大代表、人大常委。  主要从事蔬菜学科与设施园艺学科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主讲研究生《高级蔬菜栽培生理学》、《高级蔬菜栽培学》、《蔬菜学文献综述与专题讨论》、《高级蔬菜学》及本科生《园艺作物栽培生理学》等课程。主要研究方向为蔬菜栽培生理及设施园艺生态生理。“九五”以来,共主持和参加30多项科研项目,包括“九五”、“十五”国家工厂化农业示范工程及相关的多项重点攻关项目的研究。曾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国家“九五”重点攻关优秀成果奖1项,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奖二等奖1项、广州市蔬菜科技成果奖2项、深圳市科技进步奖3项、获国家专利授权1项,有8项国家和省重点攻关项目通过成果验收。主编与参编了共10本科技著作与大学教材,主要有《广州蔬菜品种志(1993)》,《园艺学进展》(第五辑)、《蔬菜优质高产栽培的理论基础》、《蔬菜反季节栽培实用技术》、《优稀蔬菜栽培》、《南方蔬菜无土栽培新技术》、《中国蔬菜栽培学》(修订本)、《蔬菜栽培学》(二十一世纪教材)、《实验园艺学》(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迄今共发表论文60多篇,获各类优秀论文奖20多篇。在华南特产蔬菜产品器官形成生理与调控、蔬菜营养生理与光合作用、蔬菜抗逆性与设施生态生理及品种选育、反季节与蔬菜安全生产技术研究等方面获得较多的科研成果。  联系方式:  地址:广州市五山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510642)  电话:020-38294595 ;020-85280228  E-mail: rychen@scau.edu.cn
  • 刘厚诚
  • 刘厚诚,男,湖南涟源人,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国际园艺学会、中国园艺学会会员、中国园艺学会设施园艺分会理事。  研究方向:蔬菜生理生态、蔬菜优质高效生产原理与技术、野生蔬菜资源的开发利用。科研项目:参加多项国家、省级等科研课题的研究,包括国家攻关项目“工厂化农业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适合设施栽培的耐热蔬菜新品种的引选”、“广东主要野生和特用型蔬菜资源的收集、开发和利用”等,主持了省科技攻关项目“环保型蔬菜产业化关键技术的研究与示范”、副主持省科技攻关项目“南方设施专用蔬菜花卉品种引选及其配套栽培技术”、省教育厅产学研重点项目“蔬菜安全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示范”等。在《Acta Horticulturae》、《中国农业科学》、《园艺学报》、《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等刊物发表30多篇论文。参编《中国蔬菜栽培学》(修订版)、《蔬菜栽培学》(面向21世纪教材)、《高级蔬菜栽培生理》(研究生教材)、《蔬菜优质高产栽培的理论基础》等,主编《优稀蔬菜栽培》、《野菜栽培与加工》。  获中国园艺学会、广东省园艺学会优秀论文多篇,作为主要参加者获农业部星火计划二等奖1项、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奖1项、深圳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  联系方式:hchliu@tom.com  电话:020-38294595
  • 孙光闻
  • 基本信息:  孙光闻,女,吉林公主岭人,蔬菜专业,博士,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  联系方式:  电话:13380055726  传真:020-85280227  E-mail: sungw1968@scau.edu.cn  学习经历  1986-1990 吉林农业大学蔬菜专业 学士  1990-1993 吉林农业大学蔬菜专业 硕士  2001-2004 浙江大学蔬菜专业 博士  工作经历  1993-1998 吉林省公主岭市种子公司 农艺师  1998-2001 广东省惠州农业学校 农艺讲师  2004-至今 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 副教授  主讲课程  《设施园艺栽培学》、《无土栽培学》、《保健水果、蔬菜与人体健康》等  研究领域  1. 蔬菜逆境栽培生理  2. 设施蔬菜生理生态  研究项目  (1). “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多学科渗透交叉新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校教改课题,0.4万元2007-2008,排名第1。  (2).江高镇红葱基地可持续生产关键技术研究,广州市农业局,6万元,2006.1-2006.12,排名第1。  (3).蔬菜高效可持续生产技术体系建立与示范推广,科技部,60万元,2008-2010,排名第2。  (4).南方设施蔬菜周年供应的生产模式与产业化示范,国家支撑计划,278万元,2008-2010,排名第3。  (5).象牙菜引种和选育,校长基金,1.5万元,2008-2010,排名第1。  主要论著  (1).孙光闻, 朱祝军, 方学智.小白菜镉和钙的亚细胞分布及钙、镉互作的研究.华北农学报,2010,25(6):229-232.  (2).Sun GW (孙光闻), Zhu ZJ, Chen RY, Liu HC. Effect of cadmium on nitrogen accumulation and activities of nitrogen assimilation enzymes in pakchoi. Acta Horticulturae, 2008, 768: 545-550.  (3).孙光闻,罗福明,刘厚诚,陈日远.珍稀水生蔬菜象牙菜的特征特性及开发前景.广东农业科学,2008(2):90-91.  (4)孙光闻,朱祝军,陈日远,刘厚诚.镉对小白菜根细胞质膜氧化还原系统的影响.华北农学报,2007,22(3):65-67.  (5).孙光闻.重金属污染及治理研究进展.南方农业,2007,(3):41-43.  (6).孙光闻,朱祝军,方学智,陈日远,刘厚诚.我国蔬菜重金属污染现状及治理措施.北方园艺,2006,(2):66-67.  (7).孙光闻,朱祝军,方学智.不同镉水平对小白菜生长及营养元素含量的影响.农业环境与科学学报,2005,24(4):658-661.  (8).孙光闻,朱祝军,方学智.镉对小白菜光合作用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5,11(5):700-703.  (9).孙光闻,陈日远,刘厚诚,陈玉娣.镉与植物活性氧代谢.广东微量元素科学,2005,12(4):7-10.  (10).孙光闻,朱祝军,方学智.不同镉水平对小白菜活性氧清除系统的影响.华北农学报,2005,20(增刊):28-30.  (11).孙光闻,陈日远,刘厚诚.镉对植物光合作用及氮代谢影响研究进展.中国农学通报,2005,21(9):234-236,251.  (12).Zhu ZJ, Sun GW(孙光闻), Fang XZ, Qian QQ, Yang XE. Genotypic differences in effects of cadmium exposure elements in 14 cultivars of Bai Cai.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Health Part B -Pestides, Food Contaminants, and Agricultural Wastes. 2004, 39(4):675-687.  (13).Sun GW(孙光闻), Zhu Z J, Fang X Z. Effects of different cadmium levels on active oxygen metabolism and H2O2-scavenging system in Brassica campestris L. ssp. chinensis. Agricultural Sciences in China, 2004, 3(4):305-309.  (14).孙光闻,朱祝军,方学智.不同镉水平对白菜生长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园艺学报,2004,31(3):378-380.  (15).孙光闻,朱祝军,方学智.不同镉水平对小白菜活性氧代谢及依赖于抗坏血酸的H2O2清除系统的影响.中国农业科学,2004,37(12):2012-2015.  获奖情况  (1).2009,蔬菜安全生产技术体系研究与产业化,广东农业技术推广奖二等奖,排名第3。  (2).2010,蔬菜安全生产技术体系研究与产业化,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5。
  • 刘爱媛
  • 刘爱媛,女,1957年生,湖南人,教授,现任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花卉系副主任,主要从事花卉病理学、蔬菜病理学、果树病理学等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获得省、部级科技成果奖7项,在国内外科技刊物上发表论文60余篇。  近期承担的科研项目主要有:(1)广东省重点实验室基金项目:炭疽病菌潜伏侵染对荔枝采后生理变化和贮藏效果的影响;(2)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十字花科蔬菜内生菌作为炭疽病生防因子的研究;(3)广东省科技攻关项目:荔枝、龙眼炭疽病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研究;(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甘蓝候选抗病基因特性及鉴定研究;(5)广东省重大科技招标项目:彩色甜椒杂交一代新组合的选育;(6)广东省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广东几种主要水果蔬菜保鲜与加工。  招收硕士研究生的专业与方向:园艺产品采后科学专业——园艺产品采后生理与病理研究方向;果树专业——果实采后生理与贮藏研究方向;观赏园艺专业——观赏植物病害防治研究方向。  Tel: 020-85288255, 13380055788  E-mail: liuay@scau.edu.cn
  • 冯淑杰
  • 冯淑杰  基本信息  女,汉族,山东青州人,园艺植物病理学专业,博士,副教授。联系方式:sjief@scau.edu.cn,020-85288255  个人简历  1995 年9月-1999 年7月,莱阳农学院植保系学习,获农学学士学位;  1999 年9月-2002 年7月,华南农业大学资环学院植物病理学系学习,获农学硕士学位;  2002 年9月-2005 年7月,华南农业大学资环学院植物病理学系攻读博士,获农学学博士学位,主要从事植物-病原菌互作过程中,病原菌无毒基因的研究工作。  2005年7月-至今,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植保教研室工作,主要从事园艺植物病害及相应的分子生物学研究。曾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部研究项目多项。  主讲课程  现主讲园艺学院各个专业或方向的多门本科生课程《园艺植物保护》、《花卉植物保护》中植物病理学部分以及《花卉病虫害防治》、《果蔬病虫害防治》、《种传病虫害防治》中的病害防治部分。  研究领域  主要从事园艺植物病害及相应的分子生物学研究。曾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部研究项目多项。  1. 用改良T-DNA标签法克隆番茄抗枯萎病基因I-3的研究(3077147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008.1-2010.12,排名第3  2. 活性氧在采后香蕉果实诱导抗病性中的信号转导作用,3077151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008.01-2010.12,排名第4  3.国外种质资源在我省优质抗病高产番茄育种中的应用(2007A020300009-6),2008.1-2010.12,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农业攻关计划),排名第4  4. 稻瘟病无毒基因AvrPi7的克隆及功能研究,高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2008.1-2010.12,排名第3  5. 香石竹切花衰老过程中EIN2转导乙烯信号的功能及分子机制研究(3080075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2009.1-2011.12,排名第2  6. 根据基因组测序信息发展茄科分子育种高效标记及在抗病育种中的应用研究(2009B050100001). 广东省科技厅国际合作项目,2010-2012,排名第4  7. 利用基因组测序信息发展茄科作物分子育种高效标记(2010DFA32190). 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项目,2010-2013,排名第2。  主要论著  近年来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18篇,其中被SCI 收录6篇,第一作者或并列第一作者5篇。  1.Ma JH, Wang L, Feng SJ, Lin F, Pan QH. 2006. Identification and fine mapping of Avr15, a novel avirulence gene of Magnaporthe grisea. Theor Appl Genet 113: 875-883 (SCI 3.137).  2.Feng SJ, Wang L, Ma JH, Lin F, Pan QH. 2007. Genetic and physical mapping of AvrPi7, a novel avirulence gene of Magnaporthe oryzae using physical position-ready markers.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52: 903-911(SCI 0.770)  3. Feng SJ, Ma JH, Lin F,Wang L, Pan QH. 2007. Construction of an electronic physical map Magnaporthe oryzae using genomic position-ready SSR markers.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52 (24): 3346-3354(SCI 0.770)  4.Zeng J, Feng SJ, Cai JQ, Wang L, Lin F, Pan QH. 2009. Distribution of mating type and sexual status in chinese rice blast populations. Plant Disease , 93 (3):238-242 (共同第一作者, SCI 2.212)  5.冯淑杰,梁慧敏,张荣,刘爱媛,刘海涛.2008. 观赏凤梨叶斑病病原鉴定及其防治药剂筛选. 安徽农业科学, 36(22) :9611 - 9612 ,9614  6.冯淑杰, 杨媚, 周登博, 周而勋. 2008. 水稻纹枯病菌菌核上的真菌和细菌种类及其对水稻纹枯病菌生长的影响. 植物病理学报, 38 (5): 557-560  7.李静, 陈维信, 刘爱媛, 冯淑杰, 肖晶. 2007. 菜心内生细菌CX-PA的鉴定及生防作用. 中国生物防治, 23 (4) :362-367  8.石晶盈, 刘爱媛, 冯淑杰, 李雪萍, 陈维信.2007.番木瓜内生细菌MG-Y2的鉴定及其生防作用. 果树学报24 (6): 810-814  9.李静, 冯淑杰, 肖晶, 陈维信, 刘爱媛.2007. 菜心内生假单胞菌CX-PS的防病作用研究. 长江蔬菜 (8): 48-49  10.李静, 冯淑杰, 肖晶, 陈维信, 刘爱媛. 2007. 小白菜内生假单胞菌XBC-PS的生防作用. 中国蔬菜 (5):21-23  11.肖晶, 陈维信, 刘爱媛, 冯淑杰, 张荣. 2008. 辣椒采后病害发生情况. 中国蔬菜, (6) : 13~16  12.刘智成, 刘爱媛, 冯淑杰, 张荣, 刘海涛. 2008. 墨兰茎腐病病原及其防治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36(25) :10892 - 10894  13.杨勤忠,林菲,冯淑杰,王玲,潘庆华. 水稻稻瘟病抗性基因的分子定位及克隆研究进展. 中国农业科学 2009,42(5):1601-1615  14.齐颖, 刘爱媛, 冯淑杰, 张荣. CaCl2 对月季切花瓶插效果的影响. 安徽农业科学, 2009, 37 (8) : 3752 – 3753  15.王炳文, 刘海涛, 冯淑杰, 刘爱媛, 姜丽, 盛奕, 朱小青. 2009. 椒草白绢病菌生物学特性及其防治药剂的初步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37 (11) : 5028 - 5030, 5119  16.谷会,陈维信,刘爱媛,冯淑杰,齐颖. 2009. 枇杷灰斑病菌的生物学特性. 果树学报,26(6): 860~864  17.高洋, 刘爱媛, 冯淑杰, 张荣. 墨兰炭疽病菌生物学特性研究. 2010. 北方园艺, (24) :170~ 171  18. Shi JY, Liu AY, Li XP, Feng SJ, Chen WX. 2010. Identification of endophytic bacterial strainMGP1 selected from papaya and its biocontrol effects on pathogens infecting harvested papaya fruit. J Sci Food Agric, 90: 227–232  19.Shi JY, Liu AY, Li XP, Feng SJ, Chen WX. 2011. Inhibitory mechanisms induced by the endophytic bacterium MGY2 in controlling anthracnose of papaya. Biological Control, 56:2–8
  • 杨公明
  • 杨公明,男,陕西富平县人,1975毕业并留校任教于原西北农学院农机系,助教、讲师、副教授,1978-1981曾在西安交通大学学习。1992年赴法留学,先后获法国Bourgogne大学DSER(高级研究文凭)及法国著名高校ENSAM博士学位,随之受聘于法国Yonne Maison de l’entreprise 新技术中心研究员。2000年作为陕西省级引进人才回国,曾任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品学院和华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教授、博导、院长。  杨公明教授长期从事食品/农产品高新技术与机械、食品安全等领域的教学与科学研究。熟悉食品/农产品加工工艺,擅长非热杀菌、新装备创新、工艺与装备配套。留法期间,曾两次获企业特别奖,法国报刊及中国科技日报曾有专题报道。任国家10.5重大专项“苹果鲜榨汁及浓缩浊汁加工关键技术与产业化示范”首席专家,项目通过中国工程院验收,评价“全面完成任务,填补多项空白”,为陕西省和我国苹果汁加工作出了贡献。先后主持国家863子课题2个,国家自然基金1个、国家星火3个、粤港澳重大招标项目6个,陕西、河南、广东省级课题近20个。获省级以上科研成果奖四项,省级鉴定成果12项,完成省级新产品或新产品研发数个(冲抓式钻井机、强力水果清洗机;20吨/h降膜四效蒸发器,青枣划痕机、枣去核机、水果削皮机、水果去皮切瓣机、24000瓶/h高速果汁灌装机、600~900MPa各类超高压食品处理设备及食品新产品)。其中冲抓式钻井机、苹果果糖生产技术获陕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生物技术在甲鱼加工中的应用等两项获杨淩国家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区科技进步一等奖;青枣划痕机、大枣去核机、水果削皮机、水果去皮切瓣机获省新产品金奖。近年来与国家兵科院等单位先后合作研制900MPa温度压力双作用远程电脑控制超高压设备、液氮超低温真空冷冻机、液氮排氧打浆机、实验型双螺杆挤出机(最小处理量8kg/h)以及液浸超速冷冻系列设备等新加工装置。获中山市、阳江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个一项;申报国家专利20余个,授权发明专利11个;发表论文300余篇,30余篇被SCI、EI等收录;6次国际会议特邀发言。参与出版教材、专著6部;指导博士、硕士研究生及留学生近80余名。近年率领团队致力于香蕉深加工,先后完成十余个国家和省级关于香蕉的科研项目,突破了香蕉加工中的褐变与风味劣变等难题,开发出香蕉抗性淀粉、香蕉果醋、果酒、香蕉皮宠物饲料等10余个香蕉加工新产品。省级成果鉴定评价“总体居国内领先水平,液氮排氧打浆护色居国际领先水平,突破了我国香蕉加工的瓶颈”。香蕉抗性淀粉技术及产品成功转让,新建“香蕉科技公司”和“工程中心”加速产业化。近年合作设计研制的液浸式超速冷冻机均通过省级鉴定,实现了荔枝、杨梅鲜果、玫瑰花、黄花菜以及鲜榨果、菜汁(浆)、巴氏奶等多种果蔬、畜、水产品的速冻保鲜。从10.5承担苹果汁国家农产品加工重大专项期间发现生物被膜现象开始,通过食品机械与设备表面微生物被膜形成、发展及微生物被膜特性,特别是被膜状态抗性是浮游状态100-1000倍、极难清除等现象和机理研究,提出了将保证产品的安全性作为食品机械的设计准则之一。利用该发现和相应技术解决了多项企业难题,培养多名该领域的博士硕士,还承担关于微生物被膜内容的国家基金。  担任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品学院院长期间,创办了我国食品质量与安全本科专业,担任全国食品质量与安全全套教材编写委员会主任。  现任或曾任中国农学会农产品加工分会副理事长,中国农机学会农产品加工分会副主任,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农产品加工分会常务理事,中国食品学会理事,广东省食品学会副理事长;《食品科学》、《现代食品加工技术》等学术杂志编委;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专家组大组长;中国-缅甸农业资源开发与综合利用项目设计规划首席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博士后基金、教育部留学基金评委、科技部软科学专家、国家绿色食品专家、国际机电设备评标专家;广东省、广州市食品安全专家委员会成员;广州市政府重大咨询决策专家,河南省特聘教授,陕西省优秀回国人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联系方式:  电话:13430382336;13428834386;020850266  e-mail:ygm576@163.com;ygm@scau.edu.cn  地址:中国广州天河五山华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  邮编:510642
  • 孙远明
  • 孙远明,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食品安全、食品营养、应用有机化学。现任华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院长,兼任教育部高等学校食品与营养科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广东省食品质量安全重点实验室、农业部农产品贮藏保鲜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室(广州)及广东省食品安全应急检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专家,广东省农业科技领域战略专家,中国农学会农产品贮藏加工分会、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农产品贮藏加工分会及广东省营养学会常务理事,广东省食品卫生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华南农业大学学报》《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编委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先后主持国家863、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骨干教师资助计划、广东省教育部产学研项目、粤港关键领域招标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专项等部省级以上课题30多项,取得了多项理论和应用成果。在国内外核心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00余篇。申报国家专利30多项,已获授权15项。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广东省科技一等奖和农业部中华农业科技二等奖各1项,另作为主要完成者,获得教育部、广东省、四川省、重庆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主编国家级规划教材、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食品营养学》3部,副主编和参编《魔芋学》、《食品化学》、《食品胶的生产、性能与应用》、《食品成分分析手册》等著作和教材6部。  荣誉与奖励:  l 农业食品中有机磷农药等残留快速检测技术与应用,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第一,2010  l 农产品中有机磷农药及克伦特罗等残留快速检测技术与应用,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第一,2009  l 有机磷农药及“瘦肉精”等残留快速检测技术与应用,中华农业科技奖二等奖,第一,2009  l 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8  l 广东省优秀博士后(博士后制度建立20周年评选),广东省人事厅,2005  l 改革开放三十年广东省食品/药品行业突出贡献专家,广东省食品行业协会/广东省医药行业协会,2008  l 特色风味食品绿色加工技术研究与成果推广应用,广东省科技奖二等奖,第二,2007  l 特色风味食品精细加工技术研究成果的应用推广,广东省农业推广二等奖,第二,2004  l 魔芋生物学基础研究,重庆市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第三,2007  l 中国魔芋产业关键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应用,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第四,2006  l 魔芋综合利用研究成果的推广应用,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七,1992  l 魔芋生长发育规律研究,教育部科技进步三等奖,第三,1996  l 魔芋综合利用研究,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第四,1987  办公地址:广东省广州市五山华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  办公电话:020-85283448,85283925 邮箱:ymsun@scau.edu.cn
  • 刘欣
  • 刘欣,女,教授,硕士生导师。现兼任广东省食品协会添加剂分会副秘书长。研究方向:食品生物化学及食品添加剂。1980年华南农业大学农学专业毕业至今, 先后在华南农业大学的农学系、生物系和食品学院工作,曾赴澳大利亚进修,进行生物化学研究。一直从事生物化学, 食品科学的教学和研究, 主讲过《植物生理及生物化学》、《食品生物化学》、《食品添加剂》《食品酶学》《高级食品化学》等课程。参加国家、省市横向等课题30余项,包括有主持省攻关项目“马蹄功能粉生产加工技术及产业化研究”、“ 板栗深加工技术及产业化研究”、“ 高活力木瓜蛋白酶和菠萝蛋白酶新工艺产业化研究”;主持“市攻关 “传统话梅工艺现代化及其产业化示范工程研究”等项目。获得一批成果:“荔枝深加工技术成果产业化示范”获2007年广州市科技进步三等奖,“新型健康马蹄糕的生产技术”和“传统话梅工艺现代化及其产业化示范工程研究”于2007年通过市级鉴定,“复合酶水解天然香蕉饮料 ”于1996年通过省级鉴定 ;“茶饮料试制”1994通过市级鉴定。多个技术成果成功转让,发表了论文和专著四十多篇,包括有全国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食品化学》的副主编,全国高等学校教材《食品酶学》主编,已获批国家发明专利3项。  TEL:(020)85288279 E-mail:liuxin@scau.edu.cn
  • 李斌
  • 李 斌:女,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华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院长8年。从事食品科学与工程、茶学等教学科研工作20余年,为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专科生等系统开出了《食品生物化学》、《食品酶学》、《食品生物技术》、《食品标准化》、《食品标准化与质量管理》、《食品卫生与检验》、《专业英语》、《ISO及国家国际茶叶标准》等课程;主编《食品酶工程》、副主编《食品标准与法规》(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等教材;指导博、硕士研究生30余名。  现为农业部茶叶产业技术体系茶饮料加工岗位科学家。主持或参加了农业部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子课题、国家星火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统战部重点扶贫基金、广东省重点攻关项目和横向课题的研究。在微波技术在茶及植物饮料精深加工中的应用、珍稀天然低咖啡碱茶树品种资源的开发利用、天然复合果蔬茶饮料及功能茶饮料的开发利用、茶树分子生物学、植物细胞工程、植物染色体、作物品种资源遗传多样性及分子标记等领域开展了广泛的研究,在《J.Agric.Food Chem》、《食品科学》、《食品工业科技》、《华南农业大学学报》、《茶叶科学》和《中国食品学报》等刊物上发表数十篇研究论文;取得了两项科研成果;申请国家发明专利4项,授权1项;主编参编专著多部。现兼任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理事、中国茶叶学会理事、广东省食品学会常务理事、广东省茶叶学会常务理事等职。  TEL:(020)85280270(办公室)/85280269(实验室) E-mail:scaubli@163.com
  • 蒋爱民
  • 蒋爱民1982年获得“畜牧专业”学士学位,随后获得“动物生产”硕士学位和“食品科学”博士学位,2004年由加拿大回国后到华南农业大学工作,现为华南农业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 “中央与地方共建食品加工实验室”主任和华南农业大学“畜禽产品加工与质量安全控制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另外承担国家科技奖、863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评委工作。  1. 科研兴趣和项目:开展肉奶蛋加工贮藏及其质量控制、益生菌及其益生机理、奶酪及其新技术、动物性产品低温杀菌新技术等领域中的教学和研究工作,近年主持和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863项目、中国工程院和广东省重大专项等10余项科研项目。  (1) 仙草与肌肉蛋白凝胶形成机理、构效关系及抑菌保鲜机制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1-2014  (2)中国工程院重大咨询项目:中国养殖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养殖业工与食品安全战略研究 —畜产副产品综合利用战略研究,2009-2010  (3)益生菌定向选育及其高活性制品开发关键技术—益生菌功能特性研究,国家863项目,2007-2010  (4)软质奶酪加工先进技术引进与创新研发. 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学技术计划(948计划),中国农业部,2009-2010  (5) 奶业发展重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酸奶和奶酪等发酵乳制品用优良菌种筛选,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6-2010  (6)食品加工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开发--传统中式肉制品风味形成机理及其控制技术研究,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6-2010  (7) 食品发酵与代谢调控技术研究及产业化应用--粤式豆豉优质菌优选与豆豉品质调控技术研究,广东省食品发酵与代谢调控技术研究团队建设项目,广东省科技厅,2011-2015  (8)农产品安全加工技术研究与示范—冰鲜肉制品保鲜方法与机理研究,广东省农业重大专项,广东省科技厅,2009-2011  (9) 传统粤式腊鱼现代化生产关键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广东省重大科技专项,广东省科技厅,2011-2014  (10) 粤式传统腊肉制品现代加工技术、装备和质量安全控制体系, 2006年广东省教育部产学研结合专项,广东省科技厅,2006-2009  (11) 高档出口西式肉制品生产和质量控制技术研究及产业化, 2007广东省教育部产学研结合专项.广东省科技厅2007-2010  (12)禽肉制品低温杀菌技术及其食源性病源微生物快速检测方法,广东省国际合作项目,广东省科技厅,2006-2009  (13) 出口创汇型粤式传统干肉制品加工新技术及产业化. 粤港地区关键领域重点突破项目,广东省科技厅2005-2007  2. 科研成果:主持和参加国家及省部级项目16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8项,发表论文  230余篇,主编出版《乳制品工艺及其进展》、《肉禽蛋加工新技书》和《畜产食品工艺及进展》等论著。  与加拿大合作开展的“lux转基因乳球菌构建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被加拿大Guelph大学Mansel Griffiths教授评价为“处于国际领导地位”。  主持研究的“动态升温杀菌新工艺”,在不显著影响食用和营养品种的前提下解决了“传统熟肉制品”的“常温贮藏关键技术”,使高温杀菌时间缩短了1/3。解决了传统杀菌方法导致的肉品质量下降、口感及切片性变差的难题;  开展的“广式腊味形成机理”的专题研究,掌握了“粤式腊味的风味指纹图”,探索了粤式腊味风味物质形成机理及其控制方法,为粤式腊味肉制品品质控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对“传统粤式干肉制品加工技术及品质控制方法”开展了系统研究,获得专利2项,并实施了产业化转化;  近年致力于集传统奶酪和中国腐乳菌及豆豉菌结合的“中式风味奶酪”研究,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项。 特别是近年开展的“粤式豆豉优质菌优选与豆豉品质调控技术研究”通过 18S rDNA基因序列分析等方法从粤式豆豉中分离筛选出发酵风味突出、酶系较为完整、水解蛋白能力强的菌株,并开展了功能菌株脂肪酶和蛋白酶基因的克隆和表达,为功能菌株在豆豉和豆奶牛奶混合奶酪领域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肉、禽制品低温杀菌和食源性病源微生物控制技术,结合微波和超高压等中低温杀菌技术,研究中草药(中国调味料)和细菌素作为生物防腐保鲜剂(酸败)抑制剂和抗氧化剂在“白斩鸡”等低温杀菌肉制品和中国香肠中的应用。  近期的主要科研获奖:  l 2009年获得国家教育部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主持)  l 2008年获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主持)  l 2009年获得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科技进步一等奖(主持)  l 2005年获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主持)  l 2005年被评为第二届中国肉品加工业“十大杰出科技人物”  l 2011年被评为“中国食品产业产学研创新发展突出贡献科研人才”  3. 代表性论著  (1)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luminescent Lactococcus lactis transformed with lux genes, Food Research International 39 (2006) 426–432(SCI.ISSN:0963-9969,IDS Number:027HH). Aimin Jiang a, Haifeng Wang , Nancy Lee , Gongming Yang , Mansel W. Griffiths  (2) Study on the hypolipidemic function of the Areca Nut Oil. ZHOU Wen-hua JIANG Ai-min(通讯作者) PU Yi-xin ZHANG Hai-de REN Honghao. Journal of Medicinal Plants Research, 2011(SCI)  (3)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of Chinese Guangdong sausage changes in drying process and storage .Fuyu Bai, Shanguang Guo, Aimin Jiang(通讯作者), R.Liu, Z.J.Liao, Y.H.He. Producings of 53rd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Meat Science and Technlogy.2007:499-500(ISPT)  (4)发酵温度对冻干乳酸菌发酵剂活菌数的影响,李志成,张连斌,王碧德,付少杰,蒋爱民(通讯作者), 西北农业学报 2006,15(2):156~158  (5)肠溶性嗜酸乳杆菌微胶囊工艺研究.蒋爱民、阳晖、曹稳等.中国食品学报,2006.3  (6)槟榔果仁油提取及其脂肪酸分析,周文化、蒋爱民,张海德,等.中国粮油学报,2010(25)8:39-40  (7) 食品原料学(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主编,2007.中国东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被评为“国家级精品建材”)  (8) 畜产食品工艺学(“十一五”农业规划教材).主编,2007,中国农业出版社  (9) 食品加工中的安全控制(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副主编, 中国轻工出版社,2008  4. 教学成果:主编出版《畜产食品工艺学》和《肉制品工艺学》等教材8本,主编出  版的“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食品原料学》2007年被评为“国家级精品建材”。主持建设的课程“畜产食品工艺学”2007年被评为广东省精品课程,2008年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2009年被评为国家级双语示范课程。  l 2008年获得“广东省教学成果一等奖”(第一名)  l 2009年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第一名)  l 2008年被评为广东省教学名师  l 2009年被评为南粤优秀教师。  联系方式:  020-85280268(办),  Email:jiangaimin20000@163.com  办公地点:食品学院209室
  • 陈永泉
  • 陈永泉,教授,研究方向:食品生化、添加剂与食品酶学。华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原院长,现任华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教授、学术委员会委员;广东省食品安全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省食品添加剂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广东省食品工业公用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广东省食品行业协会添加剂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广东省食品质量委员会顾问、广东省安全生产研究所特聘兼职专家、广东省食品行业协会副会长、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常务理事、广东省轻工技术学院兼职教授;担任多家杂志编委顾问;经常担任国家和省、市科研项目、国家博士后基金、自然科学基金、名牌食品、著名商标等的评审专家或专家组长;经常参与国家食品行业标准以及省、市食品行业地方标准的制定和评审。  任教以来,主讲《植物生理附生化》、在本校首先建立和讲授《食品生物化学》、《食品酶学》、《食品添加剂(含研究生)》、《中药化学》、《食品卫生防疫法规》等多门课程;主持编写《植物生理附生化》、《食品卫生防疫法规》和《食品添加剂实验指导》等教材;2002年参与主编公开出版的全国教材《食品添加剂》;参编《食品科学与技术进展》等专著;主要从事食品添加剂使用及安全评价和食品卫生法规的科研和教学工作;曾主持多项国家、省、市等科研课题,发表研究论文四十余篇,曾指导泰国硕士生完成硕士论文,指导博士后完成研究论文。  曾被学校授予“科研积极分子”、“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1979年获广东省科学大会奖;1980年获省前十名重大自然科学技术奖;1995年“复合酶水解香蕉原汁饮料研究”通过了省级鉴定:“属国内外首创”。多次参加国内外的学术交流,曾应加拿大、泰国邀请进行学术交流,以及出席有关的国际研讨会议。研究领域包括生物化学、食品添加剂、食品贮藏与保鲜、农产品加工、食品质量控制、食品质量标准制定、水产品加工与保活等方面。1999年被评为中国食品工业科技进步先进工作者;2001年被评为1981-2001年广东省食品行业突出贡献专家;2003年被国家科技部评为“全国星火计划先进个人”;2006年被评为“广东酒业30年科技精英”;作为资深知名食品专家被广东省省长聘为省政府参事,担任广东省第八、九届政协委员。获重大科研成果奖,享受国务院的政府特殊津贴。  TEL:85565483(住宅) 85288279(办公室) E-mail:chenyq_@tom.com
详细地址
  • 详细地址: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华南农业大学行政楼316房研究生招生办
  • 电话:
    %u0030%u0032%u0030-%u0038%u0035%u0032%u0038%u0030%u0030%u0036%u0036
  • 邮编:
    510642
相关推荐
云南师范大学师资好不好,云南师范大学师资怎么样 遵义医学院师资好不好,遵义医学院师资怎么样 西北大学师资好不好,西北大学师资怎么样 中国人民解放军理工大学师资好不好,中国人民解放军理工大学师资怎么样 西藏大学师资好不好,西藏大学师资怎么样 西南石油大学师资好不好,西南石油大学师资怎么样
相关专题
[查看更多]
其他地区 热门标签 常见问题

本文内容和图片部分来自网络公开信息,如有侵犯您的版权或著作权请速与我们联系 (在线客服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或给我们发邮件(1078189145@qq.com)), 我们承诺核实后工作时间1小时内删除;2、本文内容、观点以及数据是根据网站大数据算法得来,仅代表本站观点,我们不保证其绝对真实和数据可靠,仅做参考,勿引用做其他用途, 否则因此产生的一切损失和法律后果本站概不承担。3、本文排序、排版、内容组成、设计的知识产权(版权)为城帮网city12580.com所有;转载、引用本文数据内容、排序结果请注明来源“城帮网”, 且要有来源链接指向本文。全文转发或抓取、抄袭本文内容,我们将提起法律诉讼保障本网站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