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资讯 社保 办事指南 车主关注 旅游 交通 教育 专业 办理指南

广州大学

[切换城市]
广州站> 广州教育> 广州大学> 华南农业大学信息

华南农业大学

英文名: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简称:“华农”,“华农大”,“SCAU” 所在地:广州 院校代码:10564 类型:综合类

211工程省部共建大学国家重点建设高校粤港澳高校联盟
  • 卢永根详细资料

姓名
卢永根
性别
--
生日
--
院系
--
专业
--
导师类别
--
职称
--
邮箱地址
--
电话
--
人物简历
卢永根
  作物遗传育种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博士生导师
  ·联系方式:020-85285705(TEL)  (FAX)
  ·电子邮件:yglu@scau.edu.cn
  卢永根,男,1930年出生于香港,水稻遗传学家。祖籍广州市花都区。1953年8月毕业于华南农学院农学系。1980年至1982年公派赴美国戴维斯加利福尼亚大学(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Davis)留学。1983年5月晋升教授,1986年7月被批准为博士生导师。1993年11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曾任第二、第三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第八届、第九届、第十届生物学部副主任。1983年11月至1995年5月任华南农业大学校长,现任华南农业大学教授。
  他长期从事水稻遗传研究。曾协助丁颖院士开展中国水稻品种的光温生态研究,主持总结该项工作并参加撰写《中国水稻品种的光温生态》专著(科学出版社,1978)。在水稻遗传资源、水稻半矮生性、雄性不育性、杂种不育性与亲和性等方面的遗传研究,取得了进展。特别是他和他的助手张桂权教授提出水稻“特异亲和基因”的新学术观点以及应用“特异亲和基因”克服籼粳亚种间不育性的设想,被认为是目前对栽培稻杂种不育性和亲和性比较完整和系统的新认识,在理论上有所创新,对水稻育种实践具有指导意义。他迄今已出版专著2部(同别人合作),译著1部,在国内外发表科学论文150多篇。1997年荣获“南粤杰出教师”特等奖,1998年获国家人事部和教育部授予“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和全国模范教师”称号。2003年获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工作经历:
  1949.09-1952.11 广州私立岭南大学农学院学习。
  1953.08 华南农学院农学系毕业。
  1955.08-1957.07 “全国作物遗传育种进修班”学习(教育部委托北京农业大学举办)。
  1978.08-1979.02 公派往菲律宾国际水稻研究所(IRRI)进修。
  1980.11-1982.05 公派以访问学者身份往美国戴维斯加利福尼亚大学(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Davis)留学。
  1959.09 华南农学院农学系讲师。
  1978.11 华南农学院农学系副教授。
  1979.03-1983.10 华南农学院农学系副主任。
  1983.05.31 华南农业大学教授。
  1986.09.06 被批准为博士生导师(全国第3批)。
  1983.11-1995.05 华南农业大学校长。
  1993.11 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生物学部)。
  其他学术经历:
  1986 - 2002 第二届、第三届、第四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及召集人。
  1992-1998 第二届、第三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
  1988.02-1991.02 澳大利亚国际农业研究中心(ACIR)理事会理事。
  1992-1995 中国—欧共体农业技术中心顾问委员会中方委员。
  1996.12-2001.12 广东省科协副主席。
  1996-2002 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第八届、第九届、第十届常务委员会副主任。
  奖励和荣誉:
  1997年获“南粤杰出教师”特等奖。
  1998年获国家人事部和教育部授予“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和全国模范教师”称号。
  2003年获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发表的部分论文:
  1. 卢永根.关于我国栽培稻种的起源和演变问题.生物学通报.1965(5):1-3
  2. 卢永根.栽培植物的起源和农作物品种资源.植物学杂志.1975,2(3):24-26
  3. 卢永根. 水稻初级三体及其在遗传研究上的应用,华南农学院学报. 1980,1(2):47-58.
  4. 卢永根、J. Neil Rutger. 水稻(Oryza sativa L.)诱导胞核雄性不育突变体的细胞学观察,中国科学(B辑). 1984,4:322-327.
  5. Lu, Y. G. & J. N. Rutger. Anther and pollen characteristics of induced genetic male sterile mutants in rice (Oryza sativa L.),Env Exp Bot.1984,24(3):209-218.
  6. 卢永根、万常炤、张桂权.我国三个野生稻种粗线期核型的研究,中国水稻科学. 1990,4(3):97-105.
  7. 严小龙、卢永根. 普通菜豆的起源、进化和遗传资源,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1994,15(4):110-115
  8. 冯九焕、卢永根.荧光原位杂交在作物遗传育种研究中的应用,华南农业大学学报.1997,18(2):111-116.
  9. 卢永根、张桂权. 水稻特异亲和基因的研究和利用.《现代农业发展的战略与对策》.暨南大学出版社.1997.
  10. 刘向东、卢永根、徐雪宾、徐是雄,1997.多胚水稻品系APⅣ不同类型胚囊的受精及其胚胎形
  成,植物学报.1997,39(3):214-217.
  11. 刘向东、卢永根. 水稻胚囊壁的形成与发育观察. 植物学报. 1997,39(11):985-990.
  12. Lu, Y.G., Liu, X.D. Studies on a mutant associated with egg number in rice. Eigheenth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Genetics.1998
  13. Liu, X. D. and Lu, Y. G. Effect of 2,4-D on microtubule reorientation in rice root tips, Acta Botanica Sinica. 2000,42(4): 367-372.
  14. 卢永根、骆世明. 中国农业发展的生态合理化方向,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 1999,21(2):1-4.
  15. Feng, J.F., Lu, Y. G. and Liu, X.D. Cytological mechanism of pollen abortion in photoperiod-temperature
  sensitive genetic male sterile Peiai 64 S in rice (Oryza sativa L. ), Chinese J.Rice Sci. 2000, 14(1): 7-14.
  16. Xu, S. X. (S.Y. Zee), Liu, X.D., Zhu, H.L.& Lu, Y. G. Further studies on microtubule organizational
  changes during megagametogenesis in rice embryo sac,Acta Botanica Sinica. 2001,43(9):910-917.
  17. 冯九焕、卢永根、刘向东.水稻花粉发育过程及其分期.中国水稻科学.2001.
  18. 卢永根,冯九焕,刘向东.水稻(Oryza sativa L.)花粉及花药壁发育的超微结构研究.中国水稻科学.2002,16(1):29-37.
  19. 姚 焱、卢永根*、刘向东、冯九焕、张桂权. SSR标记鉴定栽培稻杂种F1花粉愈伤组织基因型的偏态分离,中国农业科学. 2003,36(12): 1427-1431.
  20. 张志胜、卢永根*、冯九焕、刘向东、张桂权. 水稻台中65与其花粉不育近等基因系的杂种F1 裂药性研究,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2004,12(6): 521-527.
  21. 李金泉、卢永根*、冯九焕、赵杏娟、刘向东. 亚洲栽培稻与AA染色体组稻种的可交配性及F1杂种育性分析,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07,8(1):1-6.
  22. 傅雪琳、卢永根*、刘向东、李金泉、赵杏娟. 亚洲栽培稻与普通野生稻种间杂种花粉和胚囊败育研究,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08,9(3):362-366.
  23. 李金泉、杨秀青、卢永根*. 水稻中山一号及其衍生品种选育和推广的回顾与启示,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09,10(2):317-323.
  24. 史磊刚、刘向东、刘博、赵杏娟、王兰、李金泉*、卢永根*. 从普通野生稻中鉴定栽培稻F1花粉不育座位Sb的中性基因,科学通报. 2009,54(19):2967-2974.
  25. 杨有新、吴锦文、陈志雄、王兰、郭海滨、李金泉、刘向东*、卢永根*. 基于功能性标记和测序发掘携带Sn5基因的水稻新种质,科学通报. 2009,54(15):2212-2218.
  出版的部分著作、译著和教材:
  1. 广东农林学院翁城分院:《杂交高粱的选育和栽培》,广东人民出版社,广州,1974.
  2. 水稻光温生态研究协作组:《中国水稻品种的光温生态》,科学出版社,北京,1978.
  研究项目:
  1.《栽培稻杂种不育性的细胞学及分子细胞学研究》课题主持人,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00.01-2002.12
  2.《栽培稻杂种不育的分子细胞学基础》课题主持人,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基金项目,2002.01-2004.12
  3.《普通野生稻遗传多样性的研究》课题主持人,广东省农业厅项目,2002-2007
  4.《利用倍性不对称杂交创建特异新种质》课题主持人,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03.01-2005.12
  5.《广东高州普通野生稻有利基因的发掘与利用研究》课题主持人,国家基金-广东省联合基金重点项目,2007.01-2010.12
  6.《水稻分子育种种质资源库建设与种质创新》课题主持人,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2009.01-2011.12
详细地址
  • 详细地址: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华南农业大学行政楼316房研究生招生办
  • 电话:
    %u0030%u0032%u0030-%u0038%u0035%u0032%u0038%u0030%u0030%u0036%u0036
  • 邮编:
    510642
相关推荐
西南石油大学师资好不好,西南石油大学师资怎么样 海南大学师资好不好,海南大学师资怎么样 桂林理工大学师资好不好,桂林理工大学师资怎么样 西北师范大学师资好不好,西北师范大学师资怎么样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师资好不好,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师资怎么样 重庆师范大学师资好不好,重庆师范大学师资怎么样
相关专题
[查看更多]
其他地区 热门标签 常见问题

本文内容和图片部分来自网络公开信息,如有侵犯您的版权或著作权请速与我们联系 (在线客服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或给我们发邮件(1078189145@qq.com)), 我们承诺核实后工作时间1小时内删除;2、本文内容、观点以及数据是根据网站大数据算法得来,仅代表本站观点,我们不保证其绝对真实和数据可靠,仅做参考,勿引用做其他用途, 否则因此产生的一切损失和法律后果本站概不承担。3、本文排序、排版、内容组成、设计的知识产权(版权)为城帮网city12580.com所有;转载、引用本文数据内容、排序结果请注明来源“城帮网”, 且要有来源链接指向本文。全文转发或抓取、抄袭本文内容,我们将提起法律诉讼保障本网站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