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资讯 社保 办事指南 车主关注 旅游 交通 教育 专业 办理指南

广州大学

[切换城市]
广州站> 广州教育> 广州大学> 华南农业大学信息

华南农业大学

英文名: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简称:“华农”,“华农大”,“SCAU” 所在地:广州 院校代码:10564 类型:综合类

211工程省部共建大学国家重点建设高校粤港澳高校联盟
  • 华南农业大学师资怎么样, 华南农业大学师资好不好

截至2016年9月,丁颖教授塑像现有教职工3000余人,教授、副教授1200余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5人,国家“千人计划”8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讲座)教授9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5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2人,国家特支计划7人,广东省领军人才1人,广东省特支计划19人,广东省高等学校特聘教授(珠江学者)18人,人(事)社部“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8人,教育部跨/新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11人,广东省“千百十工程”国家级培养对象5人,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6人,农业部农业科研杰出人才4人,国家级教学名师4人,国家级教学团队3个,博士生导师242人,硕士生导师998人。 中国科学院院士:卢永根中国工程院院士:罗锡文

  • 张建瓴
  • 张建瓴,男,1965年7月,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参加和主持了多项科研课题,发表学术论文30多篇,申报专利3项,主编教材一部。近年来的论文:  1、张建瓴,王文婷等. 超声电动机测试系统的研究[J]. 现代制造工程,2007, 6: 5-8.  2、张建瓴,李松等. 基于DSP的果树形态结构参数检测[J]. 果树学报,2007, 24(5): 644-648.  3、张建瓴,李松等. 基于DSP的果树形态参数检测系统硬件设计[J].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2008, 29(1): 101-104.  4、张建瓴,李松等. 基于DSP的果树形态参数检测系统软件设计[J]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08, 42(1):112-115.  5、李松,张建瓴等. 果树三维外形轮廓的仿真与重建[J].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2009, 30(1): 94-98.  6、王文婷,张建瓴等. 直线超声电机瞬态特性测试研究[J]. 微电机,2009,42(9): 73-76.  7、张建瓴,可欣荣等. 超声电机测试研究综述[J]. 微电机,2010,43(5): 80-85.  8、张建瓴,王文婷等. 直线型超声电机电参量的测试研究[J]. 压电与声光,2010,32(1): 159-161, 164.  9、张建瓴,陈万银等. 三自由度精密定位工作台的设计与仿真[J]. 现代制造工程,2009,3: 39-42.  10、张建瓴,陈万银等. 一种微位移放大机构的设计与仿真[J]. 机械设计. 2009,26(12): 9-12.  11、叶湾大,张建瓴. 一种小型旋耕起垄机的设计[J]. 现代农业装备, 2010, 4:44-46.  12、王建超,张建瓴等. ANSYS在旋耕起垄机刀片设计中的应用[J]. 农机化研究,2012,1: 215-217, 221.  13、王建超,张帆,张建瓴等. 旋耕起垄机刀轴的应力仿真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9): 11930-11931, 11943.  近年来共指导硕士研究生12名。  电话:15918669401 E-mail:jlingzhang@scau.edu.cn; jlingzhang@163.com
  • 臧英
  • 臧英,女,1973年8月生,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任职于南方农业机械与装备关键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997年沈阳农业大学工程学院本科毕业,2000年在沈阳农业大学工程学院获硕士学位,主要从事多功能田园管理机开沟部件的设计与实验研究;2003年在中国农业大学获得博士学位,主要从事保护性耕作防治土壤风蚀的试验研究;2004年至2006年在华南农业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07年至今在华南农业大学从事科研、教学工作,主要从事农业工程相关领域的研究。  近五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项目1项、“十二五”863计划重大项目子课题1项,主要参加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863计划重大项目、农业部948计划项目、粤港关键领域重点招标项目、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中国工程院“农业机械化发展战略研究”专项咨询项目、广东省软科学项目、广东省人大议案项目等20余项课题的研究工作;发表论文37篇,其中15篇被SCI/EI收录;申请发明专利14件(已授权2件),申请实用新型专利3件(均已获授权);作为主要参加完成科技成果鉴定4项。  办公电话:020-38676975电子邮箱:yingzang@scau.edu.cn
  • 岳学军
  • 岳学军,女,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1992年重庆大学工作,1998年至今华南农业大学工作。1992年重庆大学机电工程专业机电一体化方向本科毕业,获工学学士学位;2005年华南农业大学农业机械化工程专业计算机应用方向硕士毕业,获工学硕士学位;2011年华南农业大学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专业电子信息、通信技与自动控制技术方向博士毕业,获工学博士学位。担任省部企业科技特派员、广东省农村科技特派员、广东省农村直通车工程信息员。与南威士大学,昆士兰大学、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多所国际大学长期学术交流与合作,是《China Physical Letter》等多个SCI/EI期刊审稿专家。担任国际计算机科学与信息技术协会IACSIT(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会员等国内外学术团体4项学术兼职。  主要研究领域:长期从事土壤—植物—机器系统研究,从事电子、通信、信息与计算机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研究,精细农业的教学、科研和推广工作;集中于电子、通信、信息与计算机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机电工程;农业工程等研究领域。主要招生专业或方向:1. 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 2. 机电工程; 3. 计算机应用技术;4. 农业信息技术;5. 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 6. 农业工程模型。 获奖、项目、专著/教材、论文等情况:主持“低成本低功耗实用滴灌自动控制器的研发与推广”等国家级课题2项、主持“智能化果园滴灌调控系统的构建与应用示范”等省部级课题3项、主持“变量喷雾中的信息采集系统”等横向课题2项、主持“农业信息化平台构建”等校级课题3项。参加“863”重大项目、国际合作、国家和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攻关项目等课题15项,发表论文32多篇,其中12篇被SCI/EI收录。主编《Web应用程序开发教程—ASP.NET+SQL Server》教材1部,参编《Windows网络编程》教材1部。获发明授权11项,实用新型专利3件,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1项。获省部级及以上的荣誉奖1项,获校级教学成果奖2项,获校级计算机教学软件奖2项,获校级荣誉奖3项,获国家级学会论文奖2项。  教学方面:主讲《计算机通信》、《计算机网络技术》、《无线网络技术》、《物联网技术》及《电子线路CAD》等,承担多门课程设计、实验、毕业设计、毕业实习等工作。指导学生多次获全国及省部级专业比赛一等奖。  联系方式:yuexuejun@scau.edu.cn; xuejunyue@qq.com, 电话:13802969638
  • 段洁利
  • 段洁利,女,副教授,硕士生导师。1973年出生,籍贯山西,1997年6月山西农业大学本科毕业。1998年3月至7月在天津大学机械学院进修,2002年8月晋升讲师,2007年12月晋升副教授。2008年12月华南农业大学硕士毕业,2009年12月评为硕士生导师,2010年被列为第六批广东省高等学校“千百十工程”校级培养对象。现任中国农业工程学会会员。  主要从事生物质能利用工程、农业物料力学特性及其应用研究和水果生产机械及产后处理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和教学。主讲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等课程。主要参与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课题8项,主持厅级课题2项,发表学术论文20多篇,副主编教材2部,参编教材3部。  联系方式:办公电话:020-85280783,E-mail:duanjieli@scau.edu.cn
  • 邓继忠
  • 邓继忠,男,1963.12,自动化教研室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1985.7,新疆农业大学机械交通学院本科毕业;1988.9-1989.6,清华大学精密仪器系“机电控制助教进修班”进修;1997.6华南农业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毕业,获工学硕士。2007.6,华南农业大学农业机械化工程专业博士毕业,获工学博士学位。2008.4-2009.5,美国堪萨斯州立大学(Kansas State Uninversity)访问学者;1985-1994任教于新疆农业大学,1998-至今,任教于华南农业大学工程学院自动化系。主要从事“数字图像处理”、“计算机视觉与图像分析技术”的本科和研究生教学工作,从事“计算机视觉与图像分析技术的应用”、“计算机数据分析”等研究工作。2009年曾获海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第4),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科研工作。目前在研项目包括:主持国家星火计划1项,国家质检公益性行业科技专项1项(协作单位主持),主持“十二五”农村领域国家科技计划课题二级子课题1项,主要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此外,承担校级教改项目及广东大学生科技创新实验项目指导等任务。2005年主编教材“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广东科技出版社)。近5年在国内核心期刊及国内会议发表论文10多篇,其中EI收录5篇。已指导毕业学术型硕士研究生11名。  联系方式:Cell:137-1122-1295 Email:jz-deng@scau.edu.cn
  • 徐凤英
  • 徐凤英,1970出生,博士副教授。2006年华南农业大学工学博士毕业,主持“《模具设计》课程教学内容结构体系改革与创新人才的实践培养”获华南农业大学2008年教学成果。参与的“TM-I型谷物水分检测仪的研制与应用”(编号:B01-1-3-07),获2008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3等奖,排名第6。第1指导本科学生机械创新设计“铲式担架”获广东省3等奖;副指导“地震避难桌”本科学生机械创新设计“铲式担架”获广东省3等奖;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与副主持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重点基金项目各1项。已主持与副主持结题完成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各1项第3主要参加人参与结题完成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稻谷集中干燥设备及关键技术的研究”,21世纪高等农业教育研究项目各1项;参与完成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国家星火计划项目、广东省农机创新项目、华南农业大学校长基金等项目研究。在《农业机械学报》等国内重要学术刊物发表论文50余篇,参与编写全国农林院校精品课程建设教材——《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正在国家发明专利受理2项。从事基层技术服务工作:2007年联合英德市农业局下属的生产公司合作并申报田园专家项目;2009年申报了广东省科技特派员。  Xu_fy@scau.edu.cn, 电话:020-85280817
  • 李庆
  • 李庆,男,1973年9月,硕士导师,副教授。1998年毕业于华南农业大学工程学院,获工学硕士学位,同年分配至广东省交通集团任技术管理工作;2000年7月至今在华南农业大学任教。2007年晋升为副教授,2012年获硕士指导老师资格。主讲汽车构造、汽车概论等本科生课程,参编全国汽车等级维修人员培训教材。主要参加水田激光平地机的研制工作,开展了机械与水田土壤相互作用的研究工作,发表了论文10篇。  研究领域和方向:车辆工程,汽车故障诊断、地面机器系统力学,农业装备等  联系方式:13725272783;Email:lqiing@scau.edu.cn
  • 杨琳
  • 杨琳  男,1963年9月29日生,江西大余县人,现在华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系工作,教授,博士生导师。专业研究方向:动物营养代谢与配合饲料技术、计算机在畜牧业中应用。  联系方式:  E-maill: ylin@scau.edu.cn  Tel:020-85283756,13903075253  学历:  1981.9-1985.7 江西农业大学牧医系畜牧专业本科(农学学士)  1985.9-1988.7 东北农业大学动物营养学专业硕士生(农学硕士)  1988.9-1991.8 中国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农学博士)  工作经历:  1991.9-1992.4 华南农业大学畜牧系 教员  1992.5-1994.11 华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系讲师  1994,12-2001,11 华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系 副研究员  2001,12-至今 华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 教授  学术兼职:  目前兼职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生态学分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动物营养学分会理事、家畜环境卫生学分会理事、中国农学会计算机应用分会理事、动物营养学报和家畜生态学报编委。  荣誉奖励:  获得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优秀科技著作奖二等奖一项、农业部星火计划奖二等奖一项、广东省科技进步奖2项、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项、广东省农业推广奖一等奖一项。  学术成果:  发表科技论文79多篇,出版专著和教材23部,承担国家、省部级以上科技项目16项,主要研究工作包括饲用维生素应用技术、计算优化饲料配方系统、饲用大豆产品的深加工及其应用技术、家禽营养代谢与配合饲料技术、仔猪营养生理及其调控、动物养殖过程生物安全等。  培养研究生情况:  1995年起招收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专业硕士研究生、2002年起招收博士生,目前已毕业研究生22人,在读博硕士生20人。  讲授课程情况:  本科生课程:《动物科学概论》、《动物营养学》、《饲料学》、《饲料原料学》、《配合饲料工艺学》、《计算机在畜牧业中应用》等课程。  硕士生课程:《高级动物营养学》、《高级动物营养实验》、《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文献综述》
  • 张永亮
  • 张永亮  男,1966年6月9日生,河北省黄骅市人,现在华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动物营养系工作,教授,博士生导师。专业方向:动物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动物营养生理生化。  联系方式:  email: zhangyl@scau.edu.cn, zhangyongliang2002@yahoo.com.cn  传真:020-85280740  学历:  1983.9-1988.7:解放军兽医大学兽医专业(农学学士);  1988.9-1991.7:解放军兽医大学动物生物化学专业(农学硕士);  1995.9-1999.6:解放军军需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专业(理学博士);  工作经历:  1983.9-1991.7:解放军兽医大学学员;  1991.7-1993.7:解放军农牧大学训练部生物化学教研室助教;  1993.8-2000.7:解放军农牧大学(1999年改为军需大学)基础生物化学教研室讲师,任职教研室副主任、主任;  2000.8-2004.7:解放军需大学基础部生物化学教研室副教授、硕士导师,任职教研室主任,  2001.3任解放军需大学基础副主任(主持工作),被授予上校军衔;  2004.8:解放军需大学基础部教授  2004.9-2005.8:吉林大学(军需大学移交地方)教授、博士生导师,任职吉林大学畜牧兽医学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  2005.9-:华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2007.9:华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副院长  国际交流与合作:  先后赴马来西亚、英国、加拿大、韩国等国参加学术会议。  与美国The University of Pittsburgh Medical Center建立了科研合作联系。  学术兼职:  全国动物生理生化分会副理事长、农业生化与分子生物学分会理事、吉林省生化与分子生物学理事、全军专业生化委员会委员,《中国兽医学报》编委。  荣誉奖励:  科研成果获奖:  1摇蚊端粒结构的研究,军内科技进步二等奖(第四名),2000  2 纤维素酶的固定化及化学修饰,军内科技进步三等奖(第一名),1994  3 PCR鉴别牛胚胎性别,军内科技进步三等奖(第二名),1996  4 牛酪蛋白上游调控序列的克隆,军内科技进步三等奖(第三名),2002  5 cAMP对肉鸡生长的作用,军内科技进步三等奖(参加),2001  6 PCR方法鉴别牛马肉,军内科技进步四等奖(第一名),1995  学术研究简介:  1动物生长的分子调控  动物生长的调控,是动物养殖业中的关键问题。应用基因转染(或称转移),研究生长相关基因(GRF、SS等)表达系统在动物体内的表达对动物生长的影响。  在本研究方向上先后受到三项国家自然基金的资助(39500104,39700107,30270973),在国内外发表论文21篇。已完成了GRF的基因改造、GRF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GRF在CHO的表达及表达产生的生物学活性测定、GRF表达质粒在大鼠肌肉组织的表达、GRF表达质粒在家兔肌肉组织的表达及对血中GH浓度和增重的影响、建立了测定GRF的ELISA方法、完成了GRF肝脏定向表达复合物的制备及在家兔体内的表达、 GRF和PACAP共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在动物体内的表达和 PLGA微球技术在质粒表达中的应用。在完成的动物实验中,一次肌肉注射可持续作用30天以上,在第30天,平均日增重提高了58%(小鼠)、79%(家兔)。本研究具国内领先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为应用基因转染技术提高动物生产性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活性多肽的研究  活性多肽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领域之一,开发有特定功能的活性多肽在医学和动物医学上有着重要的意义。如GHRP是一类促进GH释放的小肽分子,可以提高动物和人体内GH的分泌,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我们已建立了GHRP的缓释技术。  鹿茸中含有多种活性多肽成分,如IGF;另外,鹿茸中还含有一些分子量在一万以下的独特的活性肽。我们首先分析鹿茸中活性小分子多肽的种类,选择结构和功能明确活性肽,克隆其基因,用基因工程的方法进行生产,充分利用鹿茸的物资和信息两大资源。  3、缓释技术的研究  以生物可降解材料聚乳酸(Polylacticaicd,PLA)及其与聚羟基乙酸的共聚物(poly-(D,L-lactide-co-glyc-olide),PLGA)为载体包裹药物制备成微球,该缓释或定向给药体系有明显的优点,如能够控制制剂微粒的大小、延缓药物降解、延长药物释放时间、靶向释放、降低药物毒性和刺激性等。初步的研究表明PLGA微球不仅可以很好地保护质粒DNA,能够保持结构的完整性,且能抵抗核酸酶的降解,显著优于裸DNA,而且有助于质粒DNA的吸收和表达,与其它非病毒载体如阳离子脂质体比较,具有稳定性高,安全性好,易于进行表面修饰等特点。我们采用PLGA微球包裹GHRH表达质粒在动物体内表达的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另外,温控缓释系统具有使用方便的特别,也是我们研究的重点之一。  4、功能性多糖的研究  多糖是一种高分子多聚糖,是由10个以上单糖基通过苷键连接而成,广泛存在于动植物和微生物中,是有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近年糖生物学的快速发展,人们已发现多糖具有促进免疫调节、抗肿瘤、抗病毒、抗辐射、抗衰老、抗寄生虫等多种生物活性,对机体疾病预防和保健都具有明显的促进和增强作用。红松松子壳中含有一种水溶性酸性多糖成分,已证明该多糖具有较强的抗肿瘤、抗病毒、促进免疫调节等作用;同时,该多糖细胞毒性极低,原料来源广泛,可广泛用于提高动物的免疫力。同时对多种病毒有很强的抑制作用。结合一些植物多糖的功能,可以开发功能性的畜禽和水产饲料添加剂。  研究生培养:  现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理学,吉林大学兼职博士生导师)、动物营养生理生化、饲料生物技术(农学)等方向招收博士生和硕士生。毕业和在读研究生为博士5名,硕士15名。  讲授课程情况:  本科生课程:分子生物学、饲料生物技术、酶工程、生物技术概论。  硕士生课程:高级动物生物化学、基因工程实验技术。  博士课程:分子生物学进展与分子营养。
  • 廖新娣
  • 廖新俤  男,1968年出生,福建省连江县人,华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1)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专业营养与生态研究方向,(2)生态学专业家畜生态研究方向。  联系方式  电话:020-85280279  Email: xdliao@scau.edu.cn  学历  1989年华南农业大学畜牧专业本科毕业,1992年华南农业大学家畜生态学硕士毕业,2000年在华南农业大学热带亚热带生态研究所获理学博士学位。2002-2003年,在马来西亚Universiti Putra Malaysia动物科学系从事科研。  工作经历  自1992年以来,先后主持或参加有关畜禽生产环境和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国家、部、省和市下达的十余项课题以及国际合作项目,并参加华南地区规模化畜牧业生产有关生态环境问题的技术推广与咨询工作。  研究主要围绕:(1)畜牧业环境保护,包括动物废弃物处理、利用和管理,包括畜牧污染物环境行为、生态毒理与安全评价,以及动物营养与生态、畜牧场的环境规划与评价;以及根据养分平衡原则、从系统水平(农场)研究畜牧场废弃物综合管理措施。(2)从不同生态层次研究畜禽与环境的关系,包括环境变化对饲养动物的影响,以及促进动物健康、改善动物福利、促进畜产品安全的畜禽舍环境控制技术和饲养方式研究。  国际与地区的交流与合作  主持美国洛克菲勒兄弟基金子项目3项。先后应邀出访美国、日本、埃及、泰国、瑞士、马来西亚等国以及香港、台湾等地区开展动物废弃物管理或动物健康与福利的学术交流。为香港环保署员工及畜禽养殖业界人士开展三次畜牧业环保管理知识与技能的培训工作。  学术兼职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生态学分会理事长;  《中国畜牧工程》和《家畜生态学报》编委;  联合国粮农组织(FAO)、世界银行(WB)和全球环境机构(GEF)联合发起的“东亚畜牧业废弃物管理”项目顾问。  学术成果  发表论文30多篇,主编《规模化猪场用水和废水处理技术》(中国农业出版社),副主编《家畜粪便学》(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全国高等农林院校“十一五”规划教材《家畜生态学》主编。“畜禽舍粪便污水及废气净化研究”获农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第3完成人)。  培养研究生情况  至2006年6月,已毕业硕士研究生8名,其中1名与Universiti Putra Malaysia联合培养。目前主要从以下两个方向招收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1)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专业营养与生态研究方向,(2)生态学专业家畜生态研究方向(理学),本方向研究生侧重环境领域的研究工作,主要从非畜牧的大农学和环境工程等专业中招生。  讲授课程情况  为本科生主讲《家畜生态学》和《水环境化学》,为研究生主讲《家畜生态与行为学专题》、《家畜环境工程及测试技术》以及部分《生态学进展》等课程。
  • 杨金波
  • 杨金波  男,1966年1月2日生,博士学位,现任职于华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硕士研究生招生方向:  A. 反刍动物营养与管理  B. 饲料资源开发与饲料添加剂  C. 草资源与产业化工程  联系方式:  Email: yangjb@scau.edu.cn  Fax: 020-85280740  Tel: 020-85281364  学历:  1984年9月—1988年7月,于内蒙古农牧学院草原科学系草原专业学习,获农学学士学位。  1988年9月—1991年7月,于内蒙古农牧学院草原科学系攻读硕士研究生,获农学硕士学位。  1994年9月-1998年7月,在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在职攻读博士,获农学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  1. 1991年—1998年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畜牧副食品局工作,任职畜牧技术干部,工作岗位是畜牧业技术推广、技术服务、科学研究和行业管理等工作。  2. 期间于1994年9月—1998年7月在中国农业大学在职攻读博士学位,获农学博士学位。  3. 期间于1995年3月—1995年9月在河北沽源县以BOT方式创办肉牛育肥场,成立畜牧有限公司,任职副总经理,负责基建、生产、技术等工作。  4. 1998年12月—2007年9月,以人才引进的方式调入华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承担养牛学、饲料生产学、反刍动物饲养及草业科学的教学、科研及生产工作。  5. 2000年1月—2003年1月,兼任华南农业大学奶牛场场长。  6. 2000年12月—2002年6月,兼任华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系动物生产与草业教研室副主任。  7. 2000年6月—2002年2月,受华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系和广东温氏食品集团有限公司的委派,在广东省肇庆市创办现代化大型奶牛场,出任广东温氏食品集团有限公司乳业公司董事总经理,负责乳业公司全面工作。在广东省肇庆市创建南方亚热带气候模式下的现代化大型奶牛场,完成了乳业公司从筹备、创立到平稳运行的起步阶段。  8. 2000年1月—2006年6月,主持完成了6项国家及广东省科研项目,其中一项是由本人主持的国家“十五”重大科技专项。参加两项国家级科研项目。  9. 2005年6月,受华南农业大学党委及组织部、广东省省委组织部的推荐,成为中组部、共青团中央第六批博士服务团成员,挂职中国农业科学院广西水牛研究所,任副所长。  10. 2006年3月,担任第五届亚洲水牛大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并出任学术组组长,完成了第五届亚洲水牛大会学术委员会的各项学术组织和安排工作;  11. 作为第五届亚洲水牛大会学术论文集的副主编和论文集编撰的具体负责人,在国家的一级出版社编辑出版《中国水牛研究进程及产业化现状》中文学术论文集,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书号:ISBN 7-80211-221-4和英文论文集《The proceedings of the 5th Asian Buffalo Congress on Social economic contribution of buffalo to rural areas》,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书号:ISBN 7-80211-222-2。  12. 受广西壮族自治区水产畜牧局委托,完成了片名为《发展中的中国水牛产业》大型电视记录片的总负责、总撰稿和总监制的工作。  国际与地区的交流与合作:  与澳大利亚坦斯特拉家畜出口公司(Testra Livestock Export PTY LTD)有技术交流和协作关系,与澳大利亚汉密尔顿人工育种公司(Humilton Artificial Breeders)有技术交流和合作关系。  学术兼职:  兼任《中国牛业科学》杂志编委、《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审稿人、广东省奶业协会理事、广东省食品学会益生菌与乳品专业委员会专家委员  学术成果:  1. 1988年负责农业部“七五”重大攻关课题《荒漠草原草地初级生产力综合研究》项目的一个子课题“荒漠草原地区冷季妊娠绵羊补饲试验”的总结分析工作,并撰写了研究论文。  2. 1990年为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国营乌拉盖牧场制定草原畜牧业生产“八五”计划和十年规划,并在此基础上完成了硕士学位论文《乌拉盖牧场草原畜牧业生产发展规划及系统动力学模型的研制》。  3. 1993年主持承担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两高一优”农业科技项目,其中《肉牛育肥》、《肉羊育肥》项目分别获得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颁发的二等奖和三等奖。  4. 1995年5月—1997年4月,作为主持人,主持完成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科委“九五”软科学重点研究项目《“九五”期间及至2010年呼和浩特市菜篮子工程基地建设规划及系统动力学仿真研究》,第一次提出了呼和浩特市应以“乳业立市”,并通过了市科委组织的专家鉴定。  5. 1997年11月完成了题目为《呼和浩特市草地农业生产系统及畜牧业区域规划的研究》的博士论文。  6. 1999年11月,主持华南农业大学博士基金项目:热带、亚热带地区荷斯坦奶牛高产技术的综合研究,已完成。  7. 1999年12月,主持广东省梅州市黄牛品种改良、杂交育种与优质肉牛产业开发重大项目,协议研究期10年,已提前完成研究工作。  8. 1999年6月,主持广东省科学技术委员会“星火计划”重点研究项目:优质肉牛产业化开发——重大技术研究,已完成。  9. 2000年,参编全国高等农业院校统编教材《养牛学》第一版,已由中国农业科学出版社出版。  10. 2001年6月,主持广东省科委星火计划项目—优质肉牛产业化,已完成。  11. 2001年9月,参加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广东省农业厅及深圳市农委联合下达的研究任务——广东省销售鲜牛肉水份含量标准的编制,已完成。  12. 2002年10月,主持“十五”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奶业重大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技术集成示范”之《广东奶业现代化生产技术集成与产业化示范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02BA518A18,已完成。  13. 2006年4月,作为副主编,编辑出版《中国水牛研究进程及产业化现状》学术论文集,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书号:ISBN 7-80211-221-4。  14. 2006年4月,作为副主编,编辑出版《The proceedings of the 5th Asian Buffalo Congress on Social economic contribution of buffalo to rural areas》,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书号:ISBN 7-80211-222-2。  15. 2006年,参编全国高等农业院校统编教材《养牛学》第二版,将由中国农业科学出版社出版。  16. 发表论文10篇。  培养研究生情况:  2003年—2007年,共招收16名硕士研究生,其中已毕业4名,联合培养一名。  讲授课程情况:  本科生课程:承担华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动物医学专业、草业专业大学本科课程《养牛学》、《饲料生产学》、《饲料学》的教学任务。  主讲《养牛学》、《饲料生产学》及其实验课,参讲《养羊学》、《饲料学》。  研究生课程:《反刍动物营养与管理》、《饲草学》  指导本科生学位论文:  2000年—2007年,在该学科领域,直接指导了60名本科学生的学士学位论文,其中18名同学获优秀毕业论文称号。  目前的研究兴趣和领域:  1 亚热带地区集约化奶牛场的高产饲养技术和高效经营模式  2 亚热带地区草食家畜遗传资源的保护和更新  3 亚热带地区反刍动物饲料的研究与开发  4 华南肉牛带的产业开发和品种改良  5 亚热带地区草地与牧草资源  6 亚热带地区畜牧业产业政策和产业经济
  • 罗庆斌
  • 罗庆斌  男,1969年5月20日生,四川省雅安市人,现在华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动物生产与管理系工作,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分子遗传与动物育种、家禽生产与管理。  联系方式:  E-maill: qbluo@scau.edu.cn  电话:020-85280278、13392618305  学历:  1987.9~ 1991.7 四川农业大学畜牧系畜牧专业本科,获农学学士学位;  1991. 9~ 1994.7 四川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动物遗传育种专业硕士研究生,获农学硕士学位;  1998. 9~ 2004.7 四川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专业博士研究生(在职攻读),获农学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  1994年7月四川农业大学动物遗传育种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来华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工作至今。其间1994年7月~1997年7月在华南农业大学增城正大肉鸡发展中心从事生产管理工作。  国际与地区的交流与合作:  学术兼职:  目前兼职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养禽与禽病防治》杂志编辑。  荣誉奖励:  2002年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奖三等奖,排名第2。  学术成果:  讲授课程情况:  本科生课程:“养禽学”、“珍禽学”
  • 马静云
  • 马静云  女,1974年4月17日生,广东普宁市人,现在华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动物生产系工作,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专业研究方向:动物营养与免疫。  联系方式:  E-maill: majy2400@scau.edu.cn  电话:020-85280283,  学历:  1993.9-1998.6: 华南农业大学兽医系(农学学士)  1998.9-2003.6 华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预防兽医学方向(农学博士,硕博连读)  工作经历:  2003.7-现在: 在华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工作,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学术成果:  主持了两项广东省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的子课题“多重PCR检测NDV、AIV方法的建立及应用研究”、“ 鉴别禽流感免疫和感染的ELISA试剂盒的研制”、一项博士科研启动项目“口蹄疫病毒抗体检测试剂盒的研制”和一项校长基金项目,作为主要参加者分别参加了国家863计划项目、国家科技部星火计划项目、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横向课题各一项,广东省重大科技攻关项目三项。  在各类核心期刊发表研究论文30多篇,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8篇,其中SCI收录一篇。参与编写学术专著《口蹄疫》(2005年4月广东科技出版社出版)。  培养研究生情况:  协助培养动物营养与免疫方向 、预防兽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多名,2007年开始在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专业营养与免疫方向招收硕士生。  讲授课程情况:  本科生课程:“动物微生态学”、“基因工程”  硕士、博士生课程:“基因工程实验技术”、“动物营养与免疫专题”
  • 吴银宝
  • 吴银宝  男,1973年6月8日生,山西省祁县人,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现工作于华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动物生产系。专业研究方向:家畜营养生态。  联系方式:  E-maill:wuyinbao@scau.edu.cn  电话:020-85280279  传真:020-85281459  学历:  1992.9-1996.7:就读于华中农业大学畜牧兽医系畜牧专业,获农学学士学位;  1997.9-2000.7:就读于华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专业,获农学硕士学位;2000.9-2003.7:就读于华南农业大学生态学专业,获理学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  1996.7-1997.9:任教于山西省晋中地区农业学校;  2003.7-今:任教于华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动物生产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生态学分会理事。  国际与地区的交流与合作:  2001年应邀到香港猪会进行学术交流;2004年8月应邀到泰国宋卡王子大学进行学术交流。  学术兼职:  目前兼职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生态学分会理事。  荣誉奖励:  2002年通过广东省科学技术成果登记(排名第1),2003年获得中国人民解放军“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2)。  学术成果:  先后参加国家科委、农业部“九五”科技攻关子项目1项,副主持完成国家“十五”科技攻关子项目2项,副主持完成美国洛克菲勒兄弟基金项目2项及多项横向课题,目前参加1项广东省科技攻关课题、副主持1项广东省科技攻关课题、副主持1项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子项目,主持申请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已获资助(2008-2010年)。目前已在《生态学报》、《应用生态学报》、《农业工程学报》、《畜牧兽医学报》等杂志发表论文20余篇,参编专著多部。  培养研究生情况:  目前在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专业动物营养与生态研究方向(农学学位)和生态学专业家畜生态研究方向(理学学位)招收硕士研究生。  讲授课程情况:  本科生课程:“家畜环境卫生学”、“家畜生态学”、“水环境化学”(部分章节)  硕士生课程:“家畜生态学进展”(部分专题)、“家畜环境工程测试技术”(部分专题)、“研究生教学实践”
  • 张守全
  • 张守全  男,1964年7月8日生,河南省驻马店市人,现在华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系工作,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广东省高等学校“千百十工程”校级培养对象。专业研究方向:动物繁殖技术。  联系方式:  E-maill: sqzhang@scau.edu.cn  传真:020-85280740  学历:  1984.9-1988.7: 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畜牧专业(农学学士)  1988.9-1991.7: 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动物繁殖专业(农学硕士)  2001.9-2003.7: 华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专业(农学博士)  2002.1-2003.2; 美国康州大学(University of Connecticut)再生生物学中心 (访问学者)  工作经历:  1991.7 - 1994.6: 在华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工作,教员  1994.7 - 1999.11: 在华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工作,讲师、曾任系教学秘书  1999.12-2004.11: 在华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工作,副教授、动物细胞工程实验室副主任  2004.12 -现在: 在华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系工作,教授,博士生导师,副系主任,动物细胞工程实验室副主任。  国际与地区的交流与合作:  多次参加境外国际学术会议。1997年应邀赴美进行猪人工授精技术培训;2002-2003美国康州大学再生生物学中心访问学者;2006年应邀赴美开展科研合作交流。  学术兼职:  目前兼职广东省人体组织工程学会常务理事;广东省养猪行业协会顾问等。  荣誉奖励:  1997年获得华南农业大学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排名第6);2000年获华南农业大学优秀班主任称号;2001年获国家863-2项目先进集体(排名第2);2003年获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二等奖1项(排名第5);2003年作为班主任带领动物科学专业1999(2)班被教育部、团中央授予全国先进班集体荣誉称号;2003年获华南农业大学教书育人三等奖;2005年获华南农业大学优秀党员称号;2005年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排名第2);2006年获东莞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排名第1);2006年获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二等奖1项(排名第1)。  科研、论文(著):  (1) 家畜繁殖分子机理研究  主持的2项省部级课题、1项厅局级课题,即广东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课题“猪印记基因与胎盘效率相关关系”(2003-2006)(Z03005)、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预期印记基因对母猪胎盘效率调控的研究”(2004-2006) (04020611)、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猪IGF2和H19基因印记遗传的研究”(2004-2006)。  (2) 哺乳动物胚胎工程研究  主持的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哺乳动物早期胚胎葡萄糖代谢途径的转变及调控”(1997-1999)(39600106)、副主持的1项国家863 课题“微重力条件下哺乳动物肝细胞三维培养模型的建立”(1999-2000)(863-2.7.2.17)和1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猪胚胎工程技术研究”(1995-1997)。目前已向航天领域申请模拟微重力条件下动物细胞和早期胚胎体外发育的研究项目,一旦获得资助,将在该领域深入探索。  (3) 工厂化畜禽场繁殖技术的应用研究  主持的广东省科技厅重点攻关项目“实验用小型猪资源开发与研究应用”(2004-2007) (2004B60301013)、广东温氏食品集团的“广东温氏食品集团鸡、猪人工授精技术应用研究” (1999-2001)和台山长江食品有限公司的“提高工厂化猪场繁殖力综合技术研究”(2004-2007)等2项横向课题。  发表学术论文73篇,其中第1作者或通讯作者44篇,SCI收录3篇,主编专著1册,副主编1册,参编4册。  培养研究生情况:  目前在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专业(农学)招收博士生和硕士生。2000年至现在,已培养毕业硕士7名,目前在读硕士生6名、博士生2名。  讲授课程情况:  本科生课程:“动物繁殖学”(校级精品课程)、“动物细胞工程”、“动物生物工程概论”(部分专题内容)  硕士生课程:“动物繁殖新技术”、“发育生物工程”、“动物细胞工程”
  • 吴珍芳
  • 吴珍芳  男,1970年3月生,湖北省麻城市人,现在华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遗传育种科学系工作,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专业研究方向:分子遗传与动物育种。  联系方式:  E-maill: wzf@scau.edu.cn  传真:020-85280740  学历:  1986.9-1990.7: 华中农业大学畜牧兽医学院(学士)  1993.9-1998.7: 华中农业大学畜牧兽医学院(博士),研究方向:分子遗传与猪的育种  工作经历:  1990.7-1993.8: 湖北省麻城市农业局,科员  1998.8-至今: 华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讲师、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  同时,2000年至今兼任广东华农温氏畜牧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国际与地区的交流与合作:  多次参加境外国际学术会议。1999年至今,多次考察美国、法国、德国、加拿大、瑞典、挪威等国的养猪产业和农业新技术,与美国夏威夷大学等有密切的合作研究关系。  社会兼职:  中国畜牧业协会养猪分会常务理事,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遗传育种分会理事。  荣誉奖励:  主持的“优质瘦肉型猪选育与推广”获2003年度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二等奖(排名第2)。作为主要完成人的“农业龙头企业产学研科技创新模式与示范”,获2006年广东省科技进步特等奖(排名7)。“华南经济区现代化创汇农业发展模式与综合技术研究“获2007年广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排名4)。  主要学术成果和研究:  多年来,吴珍芳教授在种猪育种及产业化的教学、科研和生产上有深入研究。特别在种猪的现场育种、产业化生产与经营管理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主持培育的“华农温氏Ⅰ号猪配套系”,获国家畜禽新品种(配套系)证书。在国内率先推出生猪四元杂交配套生产体系并进行产业化生产。在猪的分子育种,特别是在种猪抗性育种方面走在国内研究前沿,近年开展的转基因猪育种和优质种猪体细胞克隆研究正取得良好进展。  先后主持国际科学基金(IFS)、国家和省部级重要研究项目12项。目前在行的项目主要包括:主要参加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高繁殖力瘦肉型猪新品种选育”,副主持2项国家“863”项目“猪抗病育种基因词典的建立、重要基因功能分析及应用于育种的若干关键问题研究”和“猪高日增重及高产仔数性状的基因网络分析及应用研究” 主持广东省重点科技攻关项目“高效多抗种猪新品系选育关键技术的研究”和“抗病优质猪新品系选育”,主持国家良种工程项目“高效节粮瘦肉型种猪新品系选育与应用”、国家生物育种高技术产业化专项(猪)“高效瘦肉型良种猪新配套系选育与产业化示范工程”和国家生猪良种繁育体系建设专项“广东华农温氏畜牧股份有限公司原种猪场扩建工程”,主持项目经费合计1800多万元。  先后在《MOLECULAR REPRODUCTION AND DEVELOPMENT》、《ANIMAL GENETICS》、《DNA SEQUENCE》、《遗传学报》等知名刊物上发表论文30多篇,参编论著《分子遗传与猪的育种实验导论》一部。  吴珍芳教授熟悉国内外产业动态,先后9次带团出访美国、法国、加拿大、德国等多个国家,了解种猪育种、生产和研究情况。注重产学研结合,熟悉大型现代畜牧企业的生产经营与管理,兼任广东华农温氏畜牧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培养研究生情况:  目前在“分子遗传与动物育种”,“畜禽遗传育种与产业化”和“动物遗传”研究方向招收硕士生,在“分子遗传与动物育种” 研究方向招收博士研究生。至2007年,已培养毕业硕士生7名,博士后1名。  讲授课程情况:  本科生课程:“家畜育种学”和“动物生物技术”课程  硕士生课程:“动物遗传育种实验技术”及“现代畜牧企业经营管理专题”。
  • 唐冬生
  • 唐冬生  男,1963年生,湖南衡阳人,动物遗传育种学教授,博士, 教育部“长江学者”成就奖获得者,广东省“千百十人才工程”百层次人选,原任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现任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医学院院长,广东省佛山市人大代表,研究方向为分子遗传与动物育种、基因打靶与转基因动物研究。  联系方式:  电话:0757-82810525  Email:tangdsh@163.com  学历:  1980.9-1985.7 湖南医科大学医学本科毕业,获医学学士学位  1987.8-1990.7 湖南医科大学医学硕士研究生毕业,获医学硕士学位  1994.8-1998.6 湖南医科大学遗传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遗传学博士研究生毕业,获医学博士学位,导师夏家辉院士  工作经历:  1985.7-1987.8 湖南医科大学湘雅医院(湘雅第一临床学院)助教、住院医师  1990.8-1995.8 湖南医科大学湘雅医院讲师、主治医师  1995.9-2000.7 湖南医科大学遗传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第三、四届副主任,副教授,国家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硕士导师,博士指导小组教师  2000.7-2002.11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动物遗传育种实验室主任,省级学术带头人,华南农业大学硕士导师  2002.12-现在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医学院教授,动物科学系副主任,医学院院长,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校重点学科带头人  国际与地区的交流与合作:  1996.5-1996.7 美国Becton Dickinson研究所进修免疫流式细胞技术,并参加美国1996年流式细胞技术年度训练  1997.4 -1997.5 香港科技大学学术交流  1997.10-1997.12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合作研究  1998.10-1998.12 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学术交流  1999.3-1999.5 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学术交流  2001.10-2001.11 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学术交流  学术兼职:  1999.1-2000.7 湖南省遗传学会副理事长,湖南省医学会医学遗传学分会委员  2001.9-现在 全国高协组织教材研究与编写委员会委员  2004.4-现在 中国农业生物技术学会动物生物技术分会理事 ,广东省遗传学会常务理事,广东省医学会医学遗传学分会第五届委员会委员兼秘书  2006.12-现在 全国医学高职高专教育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职业教育学会卫生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  2007.7-现在 广东省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会常务理事  荣誉奖励:  1999.4 “基因克隆与基因治疗的研究”获教育部首届 “长江学者”成就奖一等奖(“长江学者奖励计划”)  1994.4 “医院感染的监测和控制研究”获国家教委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  1991.5 “医院感染的监测和控制研究”获湖南省医药卫生科技成果二等奖  1991.12 “医院感染的监测和控制研究”获湖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  2004.5 两次获佛山市优秀学术论文一等奖  2003.12 两项教学研究成果获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教学成果二、三等奖  2006.3 被佛山科学技术学院评为2004-2005学年教学质量评估优秀  2007.1 被佛山科学技术学院评为2005-2006学年教学质量评估优秀,并获2005-2006学年教学质量优秀奖  学术成果:  主要研究方向为基因打靶、转基因动物研究,在多位点基因打靶研究方面独有建树。近几年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国家星火计划项目1项,共同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中美重大国际合作项目1项、省级重大项目2项,主持完成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省科技攻关项目1项。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论文107篇,其中在SCI杂志上发表论文12篇,论文总影响因子达50。参编著作12本、全国规划教材3本。  近年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为多位点基因打靶的转基因动物技术研究和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克隆基因家族的研究。多位点基因打靶的转基因动物技术研究在国际上率先建立了多位点基因打靶的定点转基因技术,首先探索以多拷贝序列为靶位点的体外细胞多位点基因打靶技术,然后建立以重复序列为靶位点的桂花鱼体内、体外多位点基因打靶技术,获得基因定点整合并表达的阳性桂花鱼。目前正在研究奶牛、蛋鸡体内体外多位点基因打靶技术以及高效多位点基因打靶的转基因技术。总之,该研究将在动物体内建立一套高效、安全的定点转基因动物技术,并为多位点基因打靶技术应用于人类基因治疗提供动物体内实验模型。在该项研究中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个、国家星火计划项目1个、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个、广东省农业攻关项目1个、广东省“千百十工程” 优秀人才培养基金项目1个等项目10个。发表论文13篇,其中SCI收录1篇、外文期刊上2篇、核心期刊上8篇,曾两次获佛山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一等奖。“桂花鱼抗病新品种的基因工程育种研究” 经专家组验收鉴定为国内领先水平。整体研究工作达国际先进水平,并促进了广东省转基因动物研究领域的迅速发展。  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克隆基因家族的研究在国内较早建立了EST方法和亲缘生物法的电子克隆基因的技术,共克隆了13个基因,均被国际基因库GenBank接受登记。在该项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个、中美重大国际合作项目1个,并参与国家“973”项目、“863”计划等项目。在SCI杂志上发表论文8篇,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10篇,并获教育部“长江学者”成就奖一等奖。  培养研究生情况:  1999.8-2003.6 在湖南医科大学指导硕士研究生2届3人  1999.10-2003.6 在湖南医科大学协助指导博士研究生2届9人  2001.8-2004.12 作为湖南农业大学硕士导师指导硕士研究生2届3人  2001.9-现在 作为华南农业大学硕士导师指导硕士研究生2001-2007届8人  2003.9-现在 在暨南大学指导硕士研究生2003-2006届3人  讲授课程情况:  1994.8-2000.7 讲授医学遗传学本科生课程  1994.8-2000.7 讲授高级遗传学硕士研究生课程  2000.8-2006.7 讲授动物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生命科学导论、专业英语本科生课程  2006.2-现在 讲授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专业英语本科生课程
  • 王松波
  • 王松波,男,1980年1月出生,博士,副教授。2007年7月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学院生理学专业,同年任教于华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动物营养调控与新型饲料添加剂。主讲课程有《动物生理学》、《动物行为学》和《动物细胞工程》等。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1项、教育部博士点新教师基金1项、广东省博士启动基金1项以及华南农业大学校长基金1项,参加省部级以上课题6项。共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 温小波
  • 温小波  男,出生于1967年10月,江西省石城县人。华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水产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  联系方式:  电话:020-85283529(办),email:wenxbo@126.com  学习经历:  1984年9月-1988年7月,华中农业大学水产系学习,获农学学士学位;  1997年9月-2000年7月,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学习,获理学博士学位(研究方向:水生经济动物营养生理);  2002年2月-2004年7月,南京师范大学遗传与资源研究所从事博士后合作研究;  2004年8月,北京师范大学生化及生物技术系参加“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培训班”学习。  工作经历:  1988年7月-1997年9月,湖北农学院水产系助教、讲师;  2000年7月-2003年7月,湖北农学院动物科学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任系副主任、主任;  2003年8月-2004年10月,长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副教授、教授(2003年12月破格晋升),任学院院长  2004年10月至今,华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水产系教授,博士生导师(2005年6月起)。  学术兼职:  中国水产学会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专业委员会委员,农业部淡水鱼类种质资源与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淡水渔业》编委。  荣誉奖励:  2004年获湖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排名第2);2005年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第4)。  研究领域:  先后主持或参加国家及省市各类项目17项,发表学术论文30多篇。主要研究领域如下:  1、水产动物的脂肪酸营养需求。研究水产动物人工配合饲料中脂肪酸的需求量,以及亲体饲料中添加不同脂肪酸对其生殖性能的影响。研究涉及中华绒螯蟹、中华鲟等水产动物;  2、水产动物脂肪酸合成酶的基因表达调控研究。主要研究饲料中添加不同种类的脂肪酸对水产动物肝脏(肝胰腺)和肌肉中脂肪合成酶的活性及其基因表达的调控。研究的水产动物涉及草鱼、中华绒螯蟹、锯缘青蟹、南美白对虾等;  3、水产动物风味品质的研究。主要研究饲料中不同营养物质及营养物质的不同水平对水产动物体脂沉积的影响。研究的动物涉及中华绒螯蟹、草鱼和锯缘青蟹;  4、水产动物护肝促生长添加剂研究。针对目前鱼类脂肪肝病频发的现状,主要研究饲料中添加不同保肝护肝促生长添加剂对鱼虾肝脏脂肪种类和含量以及生长的影响。研究的对象涉及罗非鱼、鲈鱼和南美白对虾等。  培养研究生情况:  目前在水生生物学专业(理学)和动物营养与饲料专业(农学)招收博士研究生,在水生生物学专业(理学)和水产养殖学专业(农学)招收硕士研究生。自2001年起,已毕业硕士研究生2名。目前在读硕士研究生7名,博士研究生4名。  授课情况:  本科生课程:“生物饵料培养”,“饵料生物学”  硕士研究生课程:“高级水生生物学”(部分内容)、“高级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  博士研究生课程:“高级水生生物学”(部分内容)
  • 邹记兴
  • 邹记兴  出生年月:1966年5月  学位:博士学位  职称职务: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学科专业:水生生物学、水产养殖学  主要研究方向:  1.水生经济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技术  2.水产经济动物种质资源与种苗工程  联系方式:  Email zoujixing@scau.edu.cn  学习简历  1992年,毕业于武汉大学生物系动物专业,硕士;  2003年,毕业于上海水产大学水产养殖专业,博士。  主持科研项目  863计划青年基金一项;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点项目子课题一项;  省级科技计划重点项目及面上项目共3项。  论文与专利  【1】邹记兴,常林,向文洲,胡超群,林坚士。点带石斑鱼的亲鱼培育、产卵受精和胚胎发育。水生生物学报,2003,27(4):33-40。  【2】邹记兴,向文洲,胡超群,林坚士,章之蓉。点带石斑鱼仔、稚、幼鱼的生长与发育。高技术通讯,2003,13(4):77-84。  【3】邹记兴,向文洲,胡超群,林坚士。点带石斑鱼仔鱼营养转换期的摄食与生长。高技术通讯,2003,13(5):87-91。  【4】邹记兴,陶友宝,向文洲,林坚士,胡超群。人工诱导点带石斑鱼性逆转的组织学证据及其机制探讨。高技术通讯,2003,13(6):81-86。  【5】Zou jixing, Yu qixing, Zhou fei, Hu Chaoqun. The karyotypes, C-banding patterns and AgNORs of Epinephelus malabaricus. High Technology , 2004,10(2):1-5。  【6】项方,邹记兴,邓凤姣等。用细胞色素b部分序列研究斑马鱼的分子分类与系统发育。动物学杂志,2004,39(5):13-18。  【7】张竞男,宋平,胡珈瑞,莫赛军,彭茂宇,周伟,邹记兴等。6种重要经济鱼类生长激素完整cDNA的克隆和序列分析。遗传学报,2004,(6):432-437。  【8】朱世华,杨迎春,郑文娟,沈锡权,邹记兴(通讯作者)。从细胞色素b部分序列探讨石斑鱼属的分子系统发育关系。水生生物学报,2006,30(4):432-438。  【9】朱世华,杨迎春,沈锡权,邹记兴(通讯作者),郑文娟,余红卫,黄勃。从细胞色素b基因序列探讨笛鲷属的分子系统发生关系。动物学报,2006,52(3):514-521。  【10】发明专利名称:一种人工诱导石斑鱼性逆转的药物及制备方法和用途,发明人:邹记兴,专利号:ZL 01 1 07681.X。  目前的主要研究领域和兴趣:  水产经济动物种苗生态培育与健康养殖综合技术,水产经济动物种质资源的挖掘、保存和开发利用技术,良种选育与种质评价的方法、防止种质退化的原理及其机制等。
详细地址
  • 详细地址: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华南农业大学行政楼316房研究生招生办
  • 电话:
    %u0030%u0032%u0030-%u0038%u0035%u0032%u0038%u0030%u0030%u0036%u0036
  • 邮编:
    510642
相关推荐
四川理工学院师资好不好,四川理工学院师资怎么样 西安科技大学师资好不好,西安科技大学师资怎么样 四川大学师资好不好,四川大学师资怎么样 广西民族大学师资好不好,广西民族大学师资怎么样 新疆师范大学师资好不好,新疆师范大学师资怎么样
相关专题
[查看更多]
其他地区 热门标签 常见问题

本文内容和图片部分来自网络公开信息,如有侵犯您的版权或著作权请速与我们联系 (在线客服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或给我们发邮件(1078189145@qq.com)), 我们承诺核实后工作时间1小时内删除;2、本文内容、观点以及数据是根据网站大数据算法得来,仅代表本站观点,我们不保证其绝对真实和数据可靠,仅做参考,勿引用做其他用途, 否则因此产生的一切损失和法律后果本站概不承担。3、本文排序、排版、内容组成、设计的知识产权(版权)为城帮网city12580.com所有;转载、引用本文数据内容、排序结果请注明来源“城帮网”, 且要有来源链接指向本文。全文转发或抓取、抄袭本文内容,我们将提起法律诉讼保障本网站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