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资讯 社保 办事指南 车主关注 旅游 交通 教育 专业 办理指南

广州大学

[切换城市]
广州站> 广州教育> 广州大学> 华南农业大学信息

华南农业大学

英文名: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简称:“华农”,“华农大”,“SCAU” 所在地:广州 院校代码:10564 类型:综合类

211工程省部共建大学国家重点建设高校粤港澳高校联盟
  • 华南农业大学师资怎么样, 华南农业大学师资好不好

截至2016年9月,丁颖教授塑像现有教职工3000余人,教授、副教授1200余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5人,国家“千人计划”8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讲座)教授9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5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2人,国家特支计划7人,广东省领军人才1人,广东省特支计划19人,广东省高等学校特聘教授(珠江学者)18人,人(事)社部“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8人,教育部跨/新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11人,广东省“千百十工程”国家级培养对象5人,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6人,农业部农业科研杰出人才4人,国家级教学名师4人,国家级教学团队3个,博士生导师242人,硕士生导师998人。 中国科学院院士:卢永根中国工程院院士:罗锡文

  • 陈飞鹏
  • 陈飞鹏: 教授 硕士生导师   性别: 男所属单位:植物学系所属研究机构: 植物学系办公室:南-408办公室电话:020-85280193Email:fpchen@scau.edu.cn个人主页:  陈飞鹏:男,博士,教授,广东省系统工程学会理事。主要从事生态模型、能量生态、系统生态学等领域的研究与教学。主持和参加广东省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课题。主持广州石牌六所高校联合办学名师讲座“环境生态与可持续发展”;发表论文论著五十多篇(部)。  学习经历学位学历学科门类专业毕业学校类型入学时间毕业时间博士博士研究生理学
  • 郭振飞
  • 郭振飞: 博士生导师 研究员   性别: 男所属单位:植物学系所属研究机构:办公室:北-311办公室电话:020-85282469Email:zhfguo@scau.edu.cn个人主页:  郭振飞,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  华南农业大学南亚热带农业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课题组长(PI),国家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009),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6),广东省“千百十工程”首批省级培养对象(1999)。  工作经历  1987- 至今:华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任教,  1992年 定中级职称;  1994年 破格晋升副研究员;  1997年 破格晋升研究员;  1998年被评为博士生导师。  1998年1月至2000年12月,2004年7月-2005年1月,先后在美国Rutgers大学农业生物技术、草坪科学研究中心做博士后和高级访问学者。  学习经历  学位 学历 学科门类 专业 毕业学校 类型 入学时间 毕业时间  博士 博士研究生 理学 植物生理学 华南农业大学 全日制 1990-09 1993-03  硕士 硕士研究生 理学 植物生理学 华南师范大学 全日制 1984-09 1987-06  学士 大学本科 理学 生物学 湖北大学 全日制 1980-09 1984-06  学术兼职  1. 《The Plant Genome》(美国作物学会主办)Associate Editor(2012年—)  2. 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兼职教授(2011年—)  3. 广东省草业协会会长(2011年—)  4. 中国植物生理学会理事(2004年—)  5. 广东省植物生理学会副理事长(2007年—)  6. 广东省植物生长物质协会副理事长(2005年—)  7. 中国草学会牧草草坪专业委员会委员(2007年—)、育种专业委员会委员(2009年—)  8. 中国高尔夫协会场地管理委员会理事(2007年—)  9. 《草业学报》、《草地学报》、《草原与草坪》编委  研究兴趣  1. 植物抗逆分子生物学:  一些乡土草具有独特的抗逆性,揭示其抗逆分子机制不仅有理论意义,也有重要应用价值。本实验室的科研工作就是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以抗寒、抗旱的黄花苜蓿和抗旱的狗牙根等种质为材料,在转录组水平分析它们响应低温和干旱的基因网络,分离与鉴定部分重要的抗逆调控基因,研究并揭示它们响应逆境的信号途径、调控抗逆性的作用机制等科学问题。  2. 草坪草、牧草和大豆的抗逆分子育种:  建立暖季型草坪草、南方牧草(主要是柱花草)和大豆的转基因技术,利用本实验室自主克隆的抗逆基因,构建含2-3个抗逆基因的表达载体,导入受体材料,培育、筛选抗逆抗除草剂的草坪草、牧草和大豆新品系。此外,本实验室也开展草坪草体细胞无性系变异、理化诱变应用于草坪草育种的研究,并培育出多个矮化、抗逆等农艺性状好的新品系。  研究生招生与培养  招生学科与方向:  1.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植物分子生物学与基因工程方向)  2. 植物学(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方向)  3. 草业科学(草业生物技术与育种、草坪与景观方向)  研究生生活待遇:  自2012年起,本室研究生除了享受学校发放生活费用(博士生600元/月、硕士生400元/月)外,实验室将根据研究生在校期间的学习和工作情况,给予博士生平均800元/月、硕士生平均600元/月的生活补助。  所获奖励与教师育人  1.科技成果“水稻抗逆生理研究”获2010年广东省省科学技术三等奖(自然科学类),主持人。  2.指导的研究生谭嘉力获得2010年广东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  3.指导的研究生张倚铭获得2009年广东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  4.指导的本科生卓春柳获2009年全国大学生挑战杯一等奖。  5.科技成果“南方牧草和草坪草抗逆性研究”获2007年广东省省科学技术三等奖(自然科学类),主持人。  6.科技成果“植物绿色组织糖酵解代谢有关酶调节特性研究”获1997年广东省自然科学三等奖(第二完成人)。  7.1996年被评为广东省“南粤教坛新秀”。  8.科技成果“植物绿色组织呼吸代谢研究”获1994年广东省自然科学三等奖(第二完成人)。  出版教材  1. 郭振飞主编, 方程、米福贵、王彦荣副主编. 牧草生物技术.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11.  2. 郭振飞副主编. 草坪草育种学. 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  主持课题  近十年来本实验室已主持了近三十项纵向科研课题,获得科研经费一千多万元。  目前正在承担的课题如下:  1. 光合相关基因CP12的表达及调控与柱花草抗寒性的关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11-2013),33万元  2. MfCOR1基因的功能验证及其在柱花草种质创新上的应用,教育部博士学科点基金(2011-2013),3万元。  3. 抗逆磷高效转基因大豆新品(种)系培育,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科技重大专项(2009-2010),396万元  4. 黄花苜蓿耐寒分子机理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009-2012),165万元  5. 黄花苜蓿耐寒相关基因克隆与功能鉴定,973子课题(2007-2011),126万元  代表论文  已发表论文106篇,近10年发表的SCI和国家一级学报论文如下:  1. Liu M, Lu S, Liu L, Tan J and Guo Z*.Agrobacterium-mediated transformation ofcentipedegrass (Eremochloa ophiuroides[Munro] Hack.) Plant Cell, Tissue andOrgan Culture, 2012. DOI: 10.1007/s11240-012-0122-0. (2010 IF 1.243)  2. Zhang Y, Tan J, GuoZ*, Lu S, Shu W, Zhou B.Increased ABA levels in 9 cis– epoxycartenoid dioxygenaseover-expressing transgenic tobacco influences H2O2 and NOproduction and antioxidant defences. PlantCell & Environment, 2009. 32: 509-519(2010 IF 5.145)  3. Wan X, Tan J, Lu S, Lin C, Hu Y,Guo Z*.The increased tolerance to oxidative stress intransgenic tobaccos expressing a wheat oxalate oxidase gene via induction ofantioxidant enzymes is mediated by H2O2. Physiologia Plantarum,2009.136(1):30-44 (2010 IF 3.067)  4. Lu S, Chen C, Wang Z, Guo Z*, Li H. Physiological responses of somaclonalvariants of triploid bermudagrass (Cynodontransvaalensis × C. dactylon) todrought stress. Plant Cell Reports,2009. 28(3): 517-526 (2010 IF 2.277)  5. Chen C, Lu S, Chen Y, Wang Z, Niu Y, Guo Z*.A gamma-ray induced dwarf mutant from seededbermudagrass and its physiological responses to drought stress.Journal of American Society of HorticultureScience, 2009. 134(1): 22-30 (2010 IF 0.905)  6. Lu S, Su W, Li H, GuoZ*.ABAincreased drought tolerance in triploid bermudagrassinvolving H2O2 and NO generation.Plant Physiology and Biochemistry, 2009.47:132-138 (2010 IF 2.402)  7. Zhou B, Guo Z*.Calcium is involved in the abscisic acid-induced chilling resistance, ascorbateperoxidase and superoxide dismutase in Stylosanthesguianensis. Biologia Plantarum,2009. 53(1): 63-68 (2010 IF 1.582)  8. Lu S, Wang Z, Niu Y, Chen Y, Chen H, Fan Z, Lin J, Yan K,Guo Z*, Li H.Gamma-rayradiation induced dwarf mutants of turf-type bermudagrass. Plant Breeding,2009. 128(2): 205-209 (2010 IF 1.391)  9. Hu Y, Guo Z*.Purific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oxalate oxidase of wheat. Acta Physiologiae Plantarum, 2009. 31:229-235(2010 IF 1.344)  10.Tan J, Tang H, Niu Y, Chen Y, Lu S, Guo Z*.Selection of dwarf mutants of Stylosanthes guianensis. TropicalGrasslands, 2009. 43:53-61 (2010 IF 0.258)  11.Pang C, Wang C, Chen H, Guo Z*, Li C. Transcript profiling of cold responsivegenes in Medicago falcata. In: T.Yamada, G. Spangenberg (eds.) Molecular Breeding of Forage and Turf. The Proceedings of the 5th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the Molecular Breeding for Forage and Turf.2008.Springer.141-149 (ISTP收录)  12.Zhang Y, Yang J, Lu S, Cai J, Guo Z*. Over-expressingSgNCED1 in tobacco increases ABA level, antioxidant enzyme activities andstress tolerance.Journal of Plant GrowthRegulation, 2008. 27: 151-158(2010 IF 2.066)  13.Lu S, Wang Z, Niu Y, Guo Z*, Huang B. Antioxidant responses of radiation-induced dwarfmutants of bermudagrass to drought stress.Journalof American Society of Horticulture Science, 2008. 133(3): 360-366 (2010 IF 0.905)  14.Liu M, Yang J, Lu S, Guo Z*, Lin X, Wu H.Somatic embryogenesis and plantregeneration in centipedegrass (Eremochloaophiuroides (Munro) Hack.). In VitroCellular Development-Plant, 2008.44:100–104(2009 IF 1.060)  15.Zhu G, Li D, Ye Q,GuoZ*.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Cymbidium sinense cultivars based onRAPD analysis. Acta Horticulturae. 2008. 766: 323-329 (ISTP收录)  16.Yang J, Guo Z*.Cloning of a 9-cis-epoxycarotenoid dioxygenase gene (SgNCED1) from Stylosanthesguianensis and its expression in response to abiotic stresses. Plant Cell Reports, 2007, 26 (8):1383-1390 (2010 IF 2.277)  17.Lu S, Peng X,GuoZ*, Zhang G, Wang Z, Wang C, Pang C, Fan Z, Wang J. 2007. In vitro selection of salinity tolerantvariants from triploid bermudagrass (Cynodontransvaalensis × C. dactylon) andtheir physiological responses to salt and drought stress. Plant Cell Reports, 26 (8): 1413-1420 (2010 IF 2.277)  18.Guo Z*,Huang M, Lu S, Zhao Y, Zhong Q.Differential response to paraquat inducedoxidative stress in two rice cultivars on antioxidants and chlorophyll afluorescence. Acta Physiologiae Plantarum,2007. 29: 39-46 (2010 IF 1.344)  19.Guo Z*,Ou W, Lu S, Zhong Q. Differential responses of antioxidative system to chillingand drought in four rice cultivars differing in sensitivity.Plant Physiology and Biochemistry, 2006 44:828-836 (2010 IF 2.402)  20.Lu S, Wang Z, Peng X,Guo Z*, Zhang G,, Han L. An efficient callus suspensionculture system for triploid bermudagrass (Cynodontransvaalensis × C. dactylon) andsomaclonal variations. Plant Cell, Tissue& Organ Culture, 2006. 87(1): 77-84 (2010 IF 1.243)  21.Zhou B, Wang J,GuoZ*, Tan H, Zhu X. A simple colorimetric method for determinationof hydrogen peroxide in plant tissues. PlantGrowth Regulation, 2006.49: 113-118 (2010 IF 1.630)  22.Zhou B,Guo Z*,Lin L.Effects of abscisic acid application on photosynthesis and photochemistryof Stylosanthes guianensisunderchilling stress. Plant Growth Regulation,2006. 48: 195-199 (2010 IF. 1.630)  23.罗一帆,陈剑经,郭振飞*,许旋,凌彩金,唐颢.不同品种茶叶的抗癌活性研究.林产化学与工业. 2006. 26(1):127-128 (EI收录)  24.Zhou B,Guo Z*,Xing J, Huang B. Nitric oxide is involved in abscisic acid-induced antioxidantactivities in Stylosanthes guianensis.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otany, 2005.56: 3223-3228 (2010 IF 4.818)  25.Guo Z*,Tan H, Zhu Z, Lu S, Zhou B. Effect of intermediates on ascorbic acid andoxalate biosynthesis of rice and in relation to its stress resistance. Plant Physiology and Biochemistry, 2005.43: 955-962 (2010 IF 2.402)  26.Zhou B,Guo Z*,Lin L.Effects of abscisic acid on antioxidant systems of Stylosanthes guianensis (Aublet) Sw. under chilling stress. Crop Science, 2005. 45:599-605(2010 IF2.020)  27.Huang M, Guo Z*.Responses of antioxidative system to chilling stress in two rice cultivarsdiffering in sensitivity.BiologiaPlantarum, 2005. 49(1): 81-84 (2010 IF 1.582)  28. Lu S, Guo Z*,Lu J, Zhong J, Han L. Effect of abscisic acid on chilling injury ofcentipedgrass. International Turfgrass Society Research Journal. 2005. 10:862-8661  29.Qin C, Lu S, Yang J, Guo Z*, Han L. Tissue culture and plantlet regenerationof manilagrass. International Turfgrass Society Research Journal. 2005. 10:555-557  30.Luo Yifan, Guo Zhenfei, Xu Xuan, Chen Jianjing. Studieson free radical scavenging abilities of four catechins and their blendedcomposite.林产化学与工业. 2005. 25(4): 26-30 (EI)  31.罗一帆.郭振飞.朱振宇.王川丕.江和源.韩宝瑜,近红外光谱测定茶叶中茶多酚和茶多糖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研究.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05. 25(8): 1230-1233(SCI和EI)  32.Guo Z, BonosS, Meyer WA, Day P and Belanger FC. Transgenic creeping bentgrass with delayeddollar spot symptoms.Molecular Breeding,2003. 11(2): 95-101 (2010 IF 2.192)  33.Dai D, Bonos S, GuoZ, Meyer WA, Day P and Belanger FC. Expression of pokeweed antiviralproteins in creeping bentgrass. PlantCell Reports, 2003. 21: 497-502 (2010 IF 2.277)  34.Mao X-X, Zhuang C-X, Peng X-X, Mei M-T, Miao Z-X, Guo Z-F*, Li M-Q. atpH is a chilling-repressed gene inrice. Acta Botanica Sinica, 2003.45(4): 484-487 (原植物学报)  35.Lu S, Guo Z*,Peng X. Effects of ABA and S-3307 on drought resistance and antioxidativeenzyme activity of turfgrass. J. Hort.Sci. Biotech. 2003. 78(5): 663-666 (2010 IF 0.545)  36.刘明稀,卢少云,郭振飞*.假俭草耐寒变异体的筛选及其生理鉴定. 草地学报. 2011.19(4):652-662  37.刘明稀,卢少云,郭振飞*.假俭草抗旱变异体的筛选及其生理鉴定.草业学报. 2012. 21(1):126-132  38.何会蓉,李志东,周而卫,廖伟清,黎可华,郭振飞*. 几种暖季型草坪草对低温的生理反应.草地学报. 2008.16(2):150-153  39.莫亿伟,郭振飞*. 温度胁迫对苜蓿和柱花草光合作用及N还原的影响.草地学报. 2008.16(1):100-102  40.王国莉,郭振飞*.水稻不同耐冷品种碳代谢有关酶活性对冷害的响应.作物学报.2007. 33 (7): 1197-1200  41.王国莉,郭振飞*.磷营养对水稻不同耐冷品种光合特性的影响.作物学报. 2007. 33(8): 1385-1389  42.杨锦芬,郭振飞*,杨静.柱花草92顺式环氧类胡萝卜素双加氧酶基因(SgNCED1)的克隆及表达析.草业学报. 2007. 16(3):21-28  43.张伟丽,郭振飞*,何华玄.柱花草接种炭疽菌后防御酶活性反应的品种间差异.草业学报. 2007. 16(3):29-37  44.朱根发,李冬梅,郭振飞*.大花蕙兰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的AFLP分析.园艺学报.2007. 34 (2) : 417-424  45.王继华,谭嘉力,郭振飞*.柱花草何苜蓿抗氧化系统及光合作用的季节性变化.草地学报.2007. 15(5):412-417  46.杨锦芬,郭振飞*.柱花草SgNCED1基因的克隆及功能分析.草地学报. 2006. 14(3): 298-300  47.卢少云,彭新湘,郭振飞*.利用生物技术提高三倍体狗牙根抗逆性.草地学报. 2006. 14(2):196-197  48.周碧燕,郭振飞*. ABA及其合成抑制剂对柱花草抗冷性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草业学报,2005. 14(6):94-99  49.王国莉,郭振飞*.水稻不同耐冷品种光呼吸对低温的反应.作物学报. 2005. 31(5):673-676  50.王国莉,郭振飞*.低温对水稻不同耐冷品种幼苗光合速率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中国水稻科学. 2005. 19(4):381-383  51.刘娥娥,郭振飞*.小麦萌发素G和ΨG的纯化和及其部分特性.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报. 2004. 30(4):393-398  52.刘娥娥,郭振飞*.小麦种子萌发和成熟过程中的假萌发素活性.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报. 2004. 30(6):671-674  53.罗一帆,郭振飞*,陈剑经.茶叶的有效成分及其抗癌作用(综述).中草药. 2004. 35(10):237-239  54.卢少云,陈斯平,陈斯曼,梁潇,郭振飞*.三种暖季型草坪草脯氨酸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对干旱的反应.园艺学报. 2003. 30(3): 303-306  55.卢少云,郭振飞*,陈永传.狗牙根的组织培养及其矮化变异体研究初报.园艺学报. 2003. 30(4): 482-484  56.卢少云,陈斯曼,陈斯平,郭振飞*. ABA、多效唑和烯效唑提高狗牙根抗旱性的效应.草业学报. 2003. 12(3): 100-104  57.卢少云,郭振飞*.草坪草逆境生理研究进展.草业学报. 2003. 12(4):7-13  58.刘春玲,陈慧萍,刘娥娥,彭新湘,卢少云,郭振飞*.水稻对几种逆境的多重抗性及与ABA的关系.作物学报. 2003. 29(5): 725-729  59.郭振飞,卢少云.基因工程在草坪草育种上的应用.草地学报. 2002. 10(3): 184-189  60.刘娥娥,宗会,郭振飞*.盐胁迫下LaCl3和CPZ对水稻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作物学报. 2002. 28(1): 42-46  61.宗会,刘娥娥,郭振飞,李明启.干旱、盐胁迫下LaCl3和CPZ对稻苗脯氨酸积累的影响.作物学报. 2001. 27(2): 173-177
  • 郝刚
  • 郝刚: 教授 博士生导师 副院长   性别: 男所属单位:植物学系所属研究机构:办公室:南-219办公室电话:020-38297712Email:haogang@scau.edu.cn个人主页:分管工作:教学  工作经历  2005.10- 至今 :华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  2004.08-2005.09: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研究员  1999.12-2004.07: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副研究员  1992.07-1999.11: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研究实习员,助理研究员  学习经历  学位 学历 学科门类 专业 毕业学校 类型 入学时间 毕业时间  博士 博士研究生 理学 植物学 香港大学 全日制 1996-02 1999-04  硕士 硕士研究生 理学 植物学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 全日制 1989-09 1992-06  学士 大学本科 理学 生物学 华中师范大学 全日制 1983-09 1987-06  研究兴趣  植物系统发育与分子生态等方面的研究。  应用分子生物学数据,结合形态学,研究重要植物类群的亲缘关系和性状的演化,和特定生态条件下物种适应和分化的分子机制。  学习经历  1996.02-1999.04:香港大学生态与生物多样性系植物学专业,获自然哲学博士学位  1989.09-1992.06: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植物学专业,获理学硕士学位  1983.09-1987.07:华中师范大学生物系生物学专业,获理学学士学位  主持课题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点地梅属(报春花科)的系统学与生物地理学(项目批准号31270260)。2013.1-2016.1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珍珠菜族(紫金牛科)的历史生物地理学(项目批准号31070189)。2011.1-2013.1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报春花属藏报春亚属的界定和系统发育关系(项目批准号30870171)。2009.1-2011.1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分子系统发育推定冰期避难所和历史迁移途径:鄂报春、卵叶报春的亲缘地理学(项目批准号40671066)。2007.1-2009.1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喜马拉雅-横断山地区的物种形成:报春花属脆蒴报春组的系统发育和亲缘地理学(项目批准号30470125)。2005.1-2007.12.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报春花属脆蒴报春组的系统发育关系研究(项目批准号031255)。2004.1-2005.1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报春花属脆蒴报春组的系统发育关系(项目批准号30370100)。2004.1-2004.12.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性项目专题: 若干重要植物类群的系统发育重建和分子进化—五味子科系统发育关系的研究(项目批准号kscxz-sw-101A)。2002.1-2004.1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珍珠菜属的分子系统学研究(项目批准号39970053)。2000.1-2002.12.  发表论文  1) Yan H.F., C.Y. Zhang, F.Y. Wang, C.M. Hu, X.J. Ge, and G. Hao. 2012. Population Expanding with the Phalanx Model and Lineages Split by Environmental Heterogeneity: A Case Study of Primula obconica in Subtropical China. PLoS ONE 7(9): e41315. doi:10.1371/journal.pone.0041315. Epub 2012 Sept. 19.  2) Xie X.F., H.F. Yan, F.Y. Wang, X.J. Ge, C.M. Hu, and G. Hao. 2012. Chloroplast DNA phylogeography of Primula ovalifoliain central and adjacent southwestern China: Past gradual expansionand geographical isolation. Journal of Systematics and Evolution 50: 284–294.  3) Yan, H.F., and G. Hao. 2012. Lysimachia huchimingii sp. nov. (Primulaceae) from China. Nordic Journal of Botany 30: 443–445.  4) Zhang, C.Y., F.Y. Wang, H.F. Yan, G. Hao, C.M. Hu, and X.J. Ge. 2012. Testing DNA barcoding in closely-related groups of Lysimachia L. (Myrsinaceae). Molecualr Ecology Resources 12: 98–108.  5) Hu, C.M., and G. Hao. 2011. New and noteworthy species of Primula from China. Edinburgh Journal of Botany 68: 297-300.  6) Hu, C.M., G. Hao, and Y.F. Deng. 2011. Taxonomic and nomenclatural notes on the black-flowered Primula from China. Journal of Tropical and Subtropical Botany 19: 222-224.  7) Yan, H.F., G. Hao, C.M. Hu, and X.J. Ge. 2010. DNA barcoding in closely related species: a case study of Primula L. sect.Proliferae Pax (Primulaceae) in China. Journal of Systematics and Evolution 49: 225-236.  8) Mao, K.S., G. Hao, J.Q. Liu, R.P. Adams, and R.I. Milne. 2010. Diversification and biogeography of Juniperus(Cupressaceae): variable diversification rates and multiple intercontinental dispersals. New Phytologist 188: 254–272.  9) Li, L.F., M. Häkkinen, Y.M. Yuan, G. Hao, and X.J. Ge. 2010. Molecular phylogeny and systematics of the banana family (Musaceae) inferred from multiple nuclear and chloroplast DNA fragments, with a special reference to the genus Musa. Molecular Phylogenetics and Evolution 57: 1-10.  10) Yan, H.F., C.H. He, C.I. Peng, C.M. Hu, and G. Hao. 2010. Circumscription of Primula subgenus Auganthus (Primulaceae) based on chloroplast DNA sequences. Journal of Systematics and Evolution 48: 123-132.  11) Yan, H.F., X.J. Ge, C.M. Hu, and G. Hao. 2010. Isol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microsatellite loci for ornamental plant,Primula obconica Hance (Primulaceae). HortScience 45: 314-315.  12) Huang, X.A., H.Y. Jiang, and G. Hao. 2009. Direct HPLC detection of benzodilactones and quinones in glands ofLysimachia fordiana. Fitoterapia 80: 173-176.  13) Pan, Y.Z., L.Q. Fang, G. Hao, J. Cai, and X. Gong. 2009. Systematic positions of Lamiophlomis and Paraphlomis(Lamiaceae) based on nuclear and chloroplast sequences. Journal of Systematics and Evolution 47: 535-542.  14) 颜海飞,王凤英,郝刚. 2009. 报春花属的保育遗传学及亲缘地理学研究进展. 广西植物29:751-757.  15) 宁淑萍,颜海飞,郝刚,葛学军. 2008. 植物DNA条形码研究进展. 生物多样性 16: 417-425.  16) Chen, G.Q., L.F. Li, G. Hao, S.H. Shi, and X.J. Ge. 2008. Characterization of seven genomic and one dbEST-derived microsattelite loci in the river mangrove Agceras corniculatum (Myrsinaceae). Conservation Genetics 9: 449-451.  17) Wang, F.Y., X.J. Ge, X. Gong, C.M. Hu, and G. Hao. 2008. Strong genetic differentiation of Primula sikkimensis in the East Himalaya-Hengduan Mountains. Biochemical Genetics 46: 75-87.  18) Wang, F.Y., X. Gong, C.M. Hu, and G. Hao. 2008. Phylogeography of an alpine species Primula secundiflora inferred from the chloroplast DNA sequence variation. Journal of Systematics and Evolution 46: 13-22.  19) Yan, H.F., C.I. Peng, C.M. Hu, and G. Hao. 2007. Phylogeographic structure of Primula obconica (Primulaceae) inferred from chloroplast microsatellites (cpSSRs) markers. Acta Phytotaxonomica Sinica 45: 488-496.  20) Wang, X.L., T.Y. Chiang, N. Roux, G. Hao, and X.J. Ge. 2007. Genetic diversity of wild banana (Musa balbisiana Colla) in China as revealed by AFLP markers. Genetic resources and Crop Evolution 54: 1125-1132.  21) Liu, Q., P.M. Peterson, J.T. Columbus, N.X. Zhao, G. Hao, and D.X. Zhang. 2007. Inflorescence diversification in the "finger millet clade" (Chloridoideae, Poaceae): a comparison of molecular phylogeny and developmental morphology. American Journal of Botany 94: 1230-1247.  22) 张巧玲,谢建光,陈显化,郝刚. 2007. 中国紫金牛属圆齿组果实微形态特征研究. 武汉植物研究 25: 432-439.  23) 许炳强,夏念和,王少平,郝刚. 2007. 中国木犀属植物叶脉形态及其分类学意义. 广西植物27: 697-705.  24) 张巧玲,王少平,胡启明,郝刚. 2007. 中国紫金牛属圆齿组花粉形态研究及其分类学意义. 广西植物 27: 385-392.  25) 许炳强,夏念和,王少平,郝刚. 2007. 中国木犀属植物叶表皮形态. 武汉植物研究25: 1-10.  26) Liu, Z., G. Hao, Y.B. Luo, L.B. Thien, S.W. Rosso, A.M. Lu, and Z.D. Chen. 2006. Phylogeny and androecial evolution in Schisandraceae, inferred from sequences of nuclear ribosomal DNA ITS and chloroplast DNA trnL-F region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lant Sciences 167: 539-550.  27) Hu, C.M., G. Hao. 2006. A new synonym of Primula boreiocalliantha Balf. f. & Forrest (Primulaceae). Acta Phytotaxonomica Sinica 44: 477-479.  28) Han, R.L., D.X. Zhang, and G. Hao. 2006. Two new species of Viscum (Viscaceae) from China. Nordic Journal of Botany 23: 719-724.  29) Hu, C.M., G. Hao, and Y.F. Deng. 2006. The identity of Lysimachia longshengensis G. Z. Li & S. C. Tang. Acta Phytotaxonomica Sinica 44: 195-196.  30) 刘青,赵南先,郝刚. 2006. 禾本科虎尾草亚科细胞学研究分析.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14: 347-353.  31) Hu, C.M., and G. Hao. 2005. Notes on the genus Sabia (Sabiaceae) from Vietnam. Blumea 50: 551-553.  32) Xiao, L.Q., X. Gong, G. Hao, X.J. Ge, B. Tian, and S.X. Zheng. 2005. Comparison of genetic diversity in two species ofCycas. Australian Journal of Botany 59: 219-223.  33) Liu, Q., N.X. Zhao, G. Hao, X.Y. Hu, and Y.X. Liu. 2005. Caryopsis morphology of the Chloridoideae (Gramineae) and its systematic implications. Botanical Journal of Linnean Society 148: 57-72.  34) Liu, Q., N.X. Zhao, and G. Hao. 2005. Inflorescence structures and evolution in subfamily Chloridoideae. Plant Systematics and Evolution 251: 183-198.  35) Ge, X. J., L.B. Zhang, Y.M. Yuan, G. Hao, and T.Y. Chiang. 2005. Strong genetic differentiation of the East-HimalayanMegacodon stylophorus (Gentianaceae) detected by Inter-Simple Sequence Repeats (ISSR). Biodiversity and Conservation 14: 849-861.  36) Liu, Q., N.X. Zhao, and G. Hao. 2005. Pollen morphology of Eustachys tenera (Chloridoideae, Gramineae). Pakistan Journal of Botany 37: 503-506.  37) 颜海飞,王小兰,胡启明,郝刚。2005. 鄂报春(Primula obconica Hance)亲缘地理学的初步研究.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13: 526-532.  38) 许炳强,邓云飞,郝刚. 2005。厚叶木犀名称的合格发表.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13: 451.  39) 王凤英,葛学军,郝刚,胡启明. 2005. 喜马拉雅 - 横断山区钟花报春居群遗传多样性及遗传分化.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13: 149-153.  40) 许炳强,郝刚,胡晓颖. 2005. 中国木犀属花粉形态研究及其系统学意义.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13: 29-39.  41) 刘青,赵南先,郝刚. 2005. 虎尾草亚科系统发育关系的初步研究.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13: 432-442.  42) Hao, G., Y.M. Yuan, C.M. Hu, X.J. Ge, and N.X. Zhao. 2004. Molecular Phylogeny of Lysimachia (Myrsinaceae s.l.) based on chloroplast trnL-F and nuclear ribosomal ITS sequences. Molecular Phylogenetics and Evolution 31: 323-339.  43) Liu, Q., N.X. Zhao, and G. Hao. 2004. Pollen morphology of the Chloridoideae (Gramineae). Grana 43: 1-10.  44) Xue, D.W., X.J. Ge, G. Hao, and C.Q. Zhang. 2004. High genetic diversity in a rare, narrowly endemic primrose species:Primula interjacens (Primulaceae). Acta Botanica Sinica 46: 1163-1169.  45) Xiao, L.Q., X.J. Ge, X. Gong, G. Hao, and S.X. Zhang. 2004. ISSR variation in the endemic and endangered plant Cycas guizhouensis (Cycadaceae). Annals of Botany 94: 133-138.  46) Wang D.L., Z.C. Li, G. Hao, and X.J. Ge. 2004. Genetic diversity of Calocedrus macrolepis (Cupressaceae) in southwestern China. Biochemical Systematics and Ecology 32: 797-807.  47) 王玉金,李小娟,郝刚,刘建全. 2004. 点地梅属的分子系统学、生物地理学和垫状形态的趋同进化. 植物分类学报 42: 481-499.  48) 韩容兰,张奠湘,郝刚. 2004. 桑寄生科花粉形态的研究. 植物分类学报 42: 436-456.  49) Han, R.L., D.X. Zhang, and G. Hao. 2004. Interfamilial relationships of Santalales as revealed by chloroplast trnL intron sequences. Journal of Tropical and Subtropical Botany 12: 393-398.  50) Hao, G., D.X. Zhang, M.Y. Zhang, L.X. Guo, and S.J. Li. 2003. Phylogenetics of Bauhinia subgenus Phanera(Leguminosae: Caesalpinioideae) based on ITS sequences of nuclear ribosomal DNA. Botanical Bulletin of Academia Sinica 44: 223-228.  51) 韩荣兰,张奠湘,郝刚. 2003. 中国槲寄生属花粉形态的研究. 广西植物 23: 318-320.  52) 韩荣兰,张奠湘,郝刚. 2002. 中国槲寄生属植物及其寄主的地理分布.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10: 222-228.  53) Zhang, M.Y., C.Y. Sun, G. Hao, et al. 2002. A Preliminary analysis of phylogenetic relationships in Cymbidium(Orchidaceae) based on nrits sequence data. Acta Botanica Sinica 44: 588-592.  54) Hao, G., C.M. Hu, and Nam Sook Lee. 2002. Circumscriptions and phylogenetic relationships of Primula sect.Auganthus and Ranunculoides: evidence from nrDNA ITS sequences. Acta Botanica Sinica 44:72-75.  55) Hao, G., Dong-Hee Lee, June Seung Lee, and Nam Sook Lee. 2002. A study of taxonomical relationships among species of Korean Allium sect. Sacculiferum (Alliaceae) and related species using inter-simple sequence repeat (ISSR) markers. Botanical Bulletin of Academia Sinica 43: 63-68.  56) Hao, G., D. X. Zhang, L.X. Guo, M.Y. Zhang, Y.F. Deng, and X.Y. Wen. 2001. A phylogenetic and biogeographic study ofCercis (Leguminosae). Acta Botanica Sinica 43 :1275-1278.  57) 郝刚,胡启明. 2001. 珍珠菜属系统发育关系的初步研究.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9: 93-100.  58) Hao, G., M.L. Chye, and R.M.K. Saunders. 2001. A phylogenetic analysis of the Schisandraceae based on morphology and nuclear ribosomal ITS sequences. Botanical Journal of Linnean Society 135: 401-411.  59) Hao, G., R.M.K. Saunders, and M.L. Chye. 2000. A phylogenetic analysis of the Illiciaceae based on sequences of 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s (ITS) of nuclear ribosomal DNA. Plant Systematics and Evolution 223: 81-90.  60) 郝刚,胡启明. 绣球亚科的分支分析. 1997. 数量分类学与微机信息处理研究进展. 中国植物学会数量分类学专业委员会编, 59-66.  61) 郝刚,胡启明. 1996. 绣球亚科花粉形态的研究.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4: 26-31.  62) 郝刚,胡启明. 1996. 绣球亚科的脉序研究. 广西植物16: 155-160.
  • 陈建勋
  • 陈建勋: 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   性别: 男  所属单位:植物学系 所属研究机构:  办公室:南-510办公室电话:020-38632105  Email:chenjx@scau.edu.cn个人主页:  分管工作:  工作经历  1994年7月~今:华南农业大学植物生理学教研室  1988年7月-1991年9月:湖北省黄梅县蔡山镇农业技术推广站  研究兴趣  主要研究番木瓜果实成熟过程中的软化机制  所获奖励  1.《板栗早结丰产栽培》,该书获得第四届“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三等奖  2.《板栗实生林改造技术示范》获得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奖二等奖(排名第三)  出版图书  1. 陈建勋、王晓峰。植物生理学实验指导,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02  2. 陈建勋、刘伟。蔬菜生产与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广东科技出版社,2002.08  3. 谢治芳、陈建勋。板栗早结丰产栽培,广东科技出版社,2000.11  4. 陈建勋(参编),植物生长调节剂使用技术问答,广东科技出版社,2000.06  5. 陈建勋(参编)植物生理学学习指导与题解,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4  主要讲授课程  本科生:《植物生理学》、《植物生理学实验》、《植物逆境生理学》等  研究生:《高级植物生理学》、《植物科学研究技术》
  • 耿世磊
  • 耿世磊: 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   性别: 男  所属单位:植物学系 所属研究机构:  办公室:南-406 办公室电话:020-85280193  Email:gengshilei@tom.com 个人主页:  分管工作:  耿世磊,男,1965年10月生,副教授, 博士,硕士生导师。  主要从事植物资源与利用研究,在植物资源遗传变异、药用植物规范化种植和植物有效成分积累规律等方面开展了较为系统的研究。近年来主持国家农业部、省自然科学基金、省科技计划等项目6项,参加国家农业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科技部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等项目10余项;在国内外主流期刊发表研究论文20多篇,其中SCI收录5篇;主编专著1部、参编4部;获校级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2007年,排名第4)。  工作经历  1991年08月-1993年07月:新疆农业大学生物系任助教  1993年08月-1994年08月:华南农业大学农业生物系任助教;  1994年09月-2000年12月:华南农业大学生物技术学院任讲师;  2000年12月- 至今 :华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任副教授。  学习经历学位学历学科门类专业毕业学校类型入学时间毕业时间博士博士研究生医学
  • 侯学文
  • 侯学文: 博士生导师 研究员   性别: 男所属单位:植物学系所属研究机构:办公室:北-517办公室电话:020-85287961Email:hxw1969@scau.edu.cn个人主页:  博士、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  第四批广东省“千百十工程”校级培养对象  工作经历  2008.01- 至今:华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员  2002.12-2005.06:美国San Francisco State University生物系,博士后  2000.06-2007.12:南农业大学,副教授  1998.08-2000.06: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博士后  学习经历位学历学科门类专业毕业学校类型入学时间毕业时间博士博士研究生理学
  • 刘伟
  • 刘伟: 教授 博士生导师   性别: 男所属单位:植物学系所属研究机构:办公室:南-505办公室电话:020Email:liuwei@scau.edu.cn个人主页:  刘伟,男,教授,博士生导师。1964年8月生。  现任中国植物生理学会学植物生长物质、教育与科普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园艺学会会员,广东省植物生理学学会理事,广东省植物生长调节剂协会秘书长,华南农业大学植物化控研究室主任。  工作经历  1994.10—至今,华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1998.12,晋升为副教授  2006.12,晋升为教授  学习经历学位学历学科门类专业毕业学校类型入学时间毕业时间博士博士研究生理学
  • 卢少云
  • 卢少云: 教授 博士生导师   性别: 女所属单位:植物学系所属研究机构:办公室:北-305办公室电话:020-85282469Email:turflab@scau.edu.cn个人主页:  博士,2006年晋升教授,2007年获批博士生导师,2010年入选广东省“千百十工程”省级培养对象。多年来一直从事植物生理的教学和研究。  工作经历  1989.06—1994.11:华南农业大学生物系助教;  1994.11—2000.12:华南农业大学生物技术学院讲师;  2000.12—2006.12:华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  2006.12— 现在 : 华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  学习经历学位学历学科门类专业毕业学校类型入学时间毕业时间博士博士研究生理学
  • 宁熙平
  • 宁熙平: 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   性别: 男所属单位:植物学系所属研究机构:办公室:北-410办公室电话:020-85288393Email:nxp@scau.edu.cn个人主页:
  • 彭海峰
  • 彭海峰: 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   性别: 女所属单位:植物学系所属研究机构:办公室:南-424办公室电话:020-85280193Email:phf72@scau.edu.cn个人主页:  彭海峰,女,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研究兴趣:植物雄性不育性的细胞分子生物学,植物细胞工程。  讲授课程:植物学,细胞生物学  工作经历  1997.07-2000.07:华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助教  2000.07-2006.12:华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讲师  2006.12- 至今 :华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  学习经历学位学历学科门类专业毕业学校类型入学时间毕业时间博士博士研究生农学
  • 庞学群
  • 庞学群: 教授 博士生导师 系主任   性别: 女所属单位:植物学系所属研究机构: 植物学系办公室:南-514办公室电话:020-85280195Email:xqpang@scau.edu.cn个人主页:  庞学群,女、教授、博士生导师。  1990年华南农业大学植物生理生化本科毕业后,留校在生命科学学院任助教、讲师和副教授,于2009年晋升为教授和博士生导师,期间于1998-2001年在职攻读本校农产品贮藏与加工硕士学位,又于2002-2007年赴以色列农业部农业研究组织(ARO)、希伯来大学进行合作科研和攻读博士学位,获2007年度教育部优秀自费留学奖学金。  主要从事南方果蔬成熟衰老的生理与分子机制和保鲜技术的研究,主持完成包括国家基金在内的十余项研究项目,在国内外刊物共发表论文60多篇,其中SCI收录论文15篇,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的影响因子大于3.0的SCI论文5篇,以第二作者发表的大于3.0的SCI论文3篇,获广东省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国家发明专利3项。任华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植物系主任,2010年被评为广东省“千百十工程”培养对象。  工作经历  2009.01- 现在 : 华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  2002.04-2002.12: 以色列农业研究组织,合作科研  2001.12-2008.12: 华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  1997.01-2001.12: 华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讲师  1990.07-1996.12: 华南农业大学生物技术学院,助教  学习经历学位学历学科门类专业毕业学校类型入学时间毕业时间博士博士研究生理学
  • 陶利珍
  • 陶利珍: 教授 博士生导师   性别: 女所属单位:植物学系所属研究机构:办公室:南-520办公室电话:020-38297785Email:lztao2005@scau.edu.cn个人主页:  陶利珍,教授, 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植物激素信号转导、基因表达与调控和植物生长发育的分子机理的研究。发现了小G蛋白RAC/ROP介导的细胞信号转导在植物激素生长素应答中的重要作用,揭示了植物小G蛋白的活性调控影响植物胚胎发育和胚后发育生长点组织中心的建立和干细胞的维持的分子机制。近年来主持科技部重大科学研究计划(973)课题以及国家基金委重大科学研究计划激素专项等7项课题。代表性研究论文以第一作者和通迅作者发表在权威国际学术期刊Plant Cell上。  工作经历  1993.07-1994.06: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实习研究员  1994.07-1999.02: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研究助理研究员  1995.07-1996.01:美国The Scripps Research Institute( San Diego, CA) 访问学者  1999.03-2002.02:美国麻省大学生化与分子生物学系(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Amherst, MA, USA)博士后  2002.03-2005.07:美国麻省大学生化与分子生物学系(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Amherst, MA, USA) 高级研究助理  2005.09- 至今 :华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指导老师。  学习经历学位学历学科门类专业毕业学校类型入学时间毕业时间博士博士研究生理学
  • 钱春梅
  • 钱春梅: 副教授   性别: 女所属单位:植物学系所属研究机构:办公室:南-514办公室电话:020-85280195Email:chmqian@scau.edu.cn个人主页:  工作经历  1993年7月至今,华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学习经历学位学历学科门类专业毕业学校类型入学时间毕业时间博士博士研究生理学
  • 汤丽云
  • 汤丽云: 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   性别: 女所属单位:植物学系所属研究机构:办公室:南-422办公室电话:020-85280193Email:tly1231@scau.edu.cn个人主页:  讲授的课程:  本科: 《植物学》、《细胞生物学》、《药用植物资源利用》。  研究兴趣:  药用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研究:研究药用植物的生物学特性和繁殖技术。研究药用植物的根、 茎、 叶、 花、 果的形态结构特征;研究用各种繁殖方法(种子繁殖 、扦插繁殖、 组织培养快繁技术等)解决某些药用植物资源短缺的现状。  籼稻品质性状改良的研究:研究籼稻杂种一代品质性状与其亲本的关系。进行稻米外观品质 、食味品质、 营养品质等方面的研究。研究籼稻营养品质的分子生物学改良技术。主要研究获得转基因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  外界环境对细胞分裂的影响研究:研究外界环境对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动态变化,探讨染色体的变化与外界环境之间的关系。  工作经历  1991年07月 至今 :华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2001年10月—2003年02月:日本大阪市立大学理学部进修基因克隆技术;组织培养技术;  1994年07月:晋升为讲师;  1999年12月:晋升为副教授。  学习经历  1988年9月-1991年7月:华南师范大学生物系遗传学专业(理学硕士);  1984年9月-1988年7月:华南师范大学生物系生物学专业(理学学士)。  主持及参加的课题  1. 药用植物两面针的应用基础研究,华南农业大学新学科扶持基金,主持,2007-2008;  2. 药用植物灵芝的产量及品质研究,横向课题,主持,2006-2008;  3. 细胞生物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华南农业大学教学改革课题,主持,2006-2008;  4. 丙二烯氧合酶转化广藿香体系的构建,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参加,第1,2007-2009;  5. 豆科苜蓿及其近缘植物系统演化及分类问题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参加,第2,2007-2009;  6. 金银花花中酚类有效成分体内积累动态与药材质量控制研究,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参加,第1,2006-2008;  7. 佛手、巴戟天的栽培及加工,广东省科技厅,参加,第2,2002-2004;  8. 城市复合生态系统能值分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参加,第4,2002-2004;  9. 籼稻胚乳蛋白营养品质的分子生物学改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参加,第2,2000-2002;  10. 荔枝、龙眼果皮发育调控:增大果实和减轻裂果的研究,广东省青年自然基金,参加,第3, 1997-1999;  11. 药用植物红芽大戟的生物学特性和繁殖方法研究,华南农业大学校长基金,主持,1995-1997;  12. 药用植物资源利用与细胞生物学的教学研究,华南农业大学教务处,参加,第1, 1995-1997;  13. 药用植物红芽大戟生态学特性的研究,广东省药材公司,参加,第1, 1994-1996;  14. 广东药用植物生态的研究,广东省药材公司,参加,第3,1990-1995;  15. 籼稻品质杂种优势的研究,广州市科委85规划,参加,第1,1991-1995。  发表的代表性论文  1. 汤丽云,何国振, 1991,5种常见植物的净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的比较,华南师范大学学报,增刊:116-119。  2. 傅兵,汤丽云,徐祥浩,1996,药用植物红芽大戟的生态特性研究,华南农业大学学报,17(4):71-77。  3. 汤丽云,陆士伟,1996,籼稻杂种一代品质性状与其亲本关系的研究,中国水稻科学,10(4):243-246。  4. 汤丽云,何国振,徐祥浩,1996,药用植物红芽大戟花的形态及种子繁殖特性的研究,中国野生植物资源,(3):1-5。  5. 何国振,郑丽君,姚勇,汤丽云,1998,亲和层析法生产降纤酶,药物生物技术,5(4):238-240。  6. 何国振,汤丽云,郑丽君, 1999,联产人尿激肽释放酶的纯化工艺,药物生物技术,6(2):103-106。  7. 汤丽云,陆士伟,1999,优质籼稻育种中F1代生理优势的研究,杂交水稻,14(4):34-36。  8. 汤丽云,何国振,徐颂军,徐祥浩,1999,药用植物红芽大戟的营养繁殖研究,中国野生植物资源,18(2):24-26。  9. 汤丽云,2001,细胞生物学教学改革的探讨,华南农业大学学报,22,增刊:40-41。  10. 汤丽云,何国振,林万莲,陈再智,2005,植物代谢工程在活性天然产物制备中的应用,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17(4):518-522,532。  11. 何国振,汤丽云(通讯作者),刘发光,2009,药用植物翻白叶树的扦插繁殖研究,中国农学通报,25(18):278-282。  12. 何国振,周妹,汤丽云等,2010,不同成熟期栀子果实有效成分累积的研究,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2:678-682  编写的教材与著作  参编:  1. 汤丽云. 编者,药用植物资源利用, 华南农业大学本科教材,主编:俞新华,编 写 “第 4-5章,第7-10章”,1996,12。  2. 汤丽云. 编者,植物学,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主编:吴万春,ISBN 7-5623-1425-X ,编写“第2章植物组织”,2004 年10月。  3. 汤丽云. 参编. 岭南道地药材研究. 广东科技出版社,主编:陈蔚文,徐鸿华. ISBN 978-7-5359-4372-9 ,编写各论中的“两面针”1.2万字,2007年10月.  4. 汤丽云. 编委. 岭南本草(一), 广东科技出版社,主编: 陈蔚文. ISBN 978-7-5359-4836-6,编写“栽培(饲养)技术,采收加工” 板块3.6万字 ,2010年6月。  5. 汤丽云. 编委. 岭南本草(二), 广东科技出版社,主编:陈蔚文. ISBN 978-7-5359-4837-3,编写“栽培(饲养)技术,采收加工” 板块3.6万字,2010年8月。  主编:  1. 汤丽云. 细胞生物学实验。华南农业大学本科教材,2001年12月。  2. 汤丽云. 植物细胞工程制药. 广州中医药大学本科教材,编写4.64万字,2009年6月。
  • 叶蕙
  • 叶蕙: 副教授   性别: 女所属单位:植物学系所属研究机构:办公室:南-505办公室电话:无Email:yehui@scau.edu.cn个人主页:
  • 王晓峰
  • 王晓峰: 教授 博士生导师   性别: 男所属单位:植物学系所属研究机构:办公室:南-510办公室电话:020-38632105Email:xfwang@scau.edu.cn个人主页:  1964年8月生,博士、广东省“千百十工程”省级学术骨干、中国植物学会种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植物生理学学会理事、华南农业大学种子科学与技术研究室主任  工作经历  1992.04-今,华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期间:  2006.05-2006.10,德国University of Freiburg生物系Gerhard Leubner教授实验室高级研究学者  2002.08-2003.02,加拿大University of Guelph植物系J. Derek Bewley教授实验室访问学者  2000.12,晋升为教授  1998.10-1999.09,德国国家农业检测与研究所(LUFA Augustenberg)Norbert Leist教授实验室高级访问学者  1994.12,晋升为副教授  1992.07,晋升为讲师  学习经历学位学历学科门类专业毕业学校类型入学时间毕业时间博士博士研究生理学
  • 吴鸿
  • 吴鸿: 教授 博士生导师   性别: 男所属单位:植物学系所属研究机构:办公室:北-403办公室电话:020-85285280;020-85288393Email:wh@scau.edu.cn个人主页:  吴鸿,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1963年02月出生。  现任华南农业大学副校长、药用植物研究中心主任、“千百十工程”省级学术骨干。  工作经历  1999.02— 至今 :华南农业大学生科院任教。 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  2002.02—2003.02:美国俄克拉荷马洲立大学(OSU)植物系合作科研。博士后研究员  1994.07—1999.01:西北大学生物系任教。 讲师,副教授  1997.01—1998.01:瑞士联邦苏黎世高等理工学院(ETH)细胞所。 博士后  1987.08—1991.07:中科院西北植物所细胞室工作。 研究实习员,助理研究员  学习经历学位学历学科门类专业毕业学校类型入学时间毕业时间博士博士研究生理学
  • 余让才
  • 余让才: 教授 硕士生导师   性别: 男所属单位:植物学系所属研究机构:办公室:无办公室电话:无Email:rcyu@scau.edu.cn
  • 张建军
  • 张建军: 硕士生导师 副研究员   性别: 男所属单位:植物学系所属研究机构: 植物学系办公室:北-513办公室电话:020-85280194Email:zhangjj@scau.edu.cn  研究方向为植物逆境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具体从事水稻抗重金属的生理与分子生物学以及水稻硅素运输的机理研究  工作经历  2006.04-2010.12:华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助理研究员  2011.01- 至今 :华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研究员。  学习经历学位学历学科门类专业毕业学校类型入学时间毕业时间博士博士研究生理学
  • 张荣京
  • 张荣京: 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 系副主任   性别: 男所属单位:植物学系所属研究机构:办公室:南-402办公室电话:020-Email:zhangrongj@scau.edu.cn  张荣京,博士,副教授,1979年4月出生,中共党员。  华南农业大学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广东省高等学校“千百十”工程校级培养对象。  工作经历  2007.7.-现在 华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学习经历学位学历学科门类专业毕业学校类型入学时间毕业时间博士博士研究生理学
详细地址
  • 详细地址: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华南农业大学行政楼316房研究生招生办
  • 电话:
    %u0030%u0032%u0030-%u0038%u0035%u0032%u0038%u0030%u0030%u0036%u0036
  • 邮编:
    510642
相关推荐
云南财经大学师资好不好,云南财经大学师资怎么样 广西医科大学师资好不好,广西医科大学师资怎么样 长安大学师资好不好,长安大学师资怎么样 陕西科技大学师资好不好,陕西科技大学师资怎么样 广西中医药大学师资好不好,广西中医药大学师资怎么样 海南师范大学师资好不好,海南师范大学师资怎么样
相关专题
[查看更多]
其他地区 热门标签 常见问题

本文内容和图片部分来自网络公开信息,如有侵犯您的版权或著作权请速与我们联系 (在线客服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或给我们发邮件(1078189145@qq.com)), 我们承诺核实后工作时间1小时内删除;2、本文内容、观点以及数据是根据网站大数据算法得来,仅代表本站观点,我们不保证其绝对真实和数据可靠,仅做参考,勿引用做其他用途, 否则因此产生的一切损失和法律后果本站概不承担。3、本文排序、排版、内容组成、设计的知识产权(版权)为城帮网city12580.com所有;转载、引用本文数据内容、排序结果请注明来源“城帮网”, 且要有来源链接指向本文。全文转发或抓取、抄袭本文内容,我们将提起法律诉讼保障本网站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