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资讯 社保 办事指南 车主关注 旅游 交通 教育 专业 办理指南

广州医院

[切换城市]
广州站> 广州医疗> 广州医院>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 别名:中山三院/中山三/中大三院
  • 三级甲等 综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呼吸内科怎么样

一、 科室简介  呼吸内科由呼吸病区、 呼吸专科门诊、 呼吸内镜室、肺功能室、呼吸研究室组成,现有病床数 42 张,包括设备先进的重症呼吸监护病床 5 张。现有教授 / 主任医师 1 人,副教授、 副主任医师 5 人, 副主任护师 1 人, 副主任技师 1 人,主治医师 3 人,助教 1 人,主管护师 2 人,护师、技师 7 人,护士 3 人。其中博士生导师 1 人,硕士生导师 2 人。是内科呼吸病学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培养点,在学博士后和博士研究生 4 人,硕士研究生 7 人,已毕业博士后和博士研究生 6 人,硕士研究生 20 余人。呼吸内科以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为主要研究方向。 1985 年首次在中国从环境中分离到嗜肺军团杆菌,八十年代末开始系统进行了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流行病学、耐药情况调查和耐药机制研究。九十年代在国内率先进行绿脓杆菌肺部感染快速诊断,细菌生物被膜病治疗和内毒素研究, 参加全国 病原微生物耐药性监测和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指派的抗菌药物临床实验。开展国际多中心合作,长期观察使用皮质激素治疗早期哮喘。研究对结核分支杆菌、新型隐球菌、曲菌感染的分子生物学诊断和免疫治疗,在肺血栓栓塞症的规范化诊治、 肺癌的生物治疗基础研究中亦作出了较好的成绩。呼吸内科 注重对外交流,先后与日本长崎大学 医学部 、琉球大学 医学部 、东北大学 医学部 建立了友好协作关系,进行学术交流和人才培养,已有十余人次前往留学和访问,共同研究呼吸道疾病的诊治,较快掌握学科学术发展动态及先进知识,形成了我科的特色和优势。呼吸内科 1987 年获广东省高教联合科技进步三等奖, 1995 年获中山医科大学科技进步三等奖, 1996 年获广东省卫生厅科技进步二等奖, 1997 年获广东省科委科技进步三等奖, 近十年来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十五攻关、卫生部、省科委和卫生厅等基金 20 余项,在国际杂志发表 SCI 论文近 20 篇,国家级和省级杂志论文近 200 篇。 2006 年通过由国家药品食品监督管理局组织的评审,批准为国家临床药理基地, 2007 年批准为国家呼吸专科医师培训基地, 具备培养呼吸内科专科医师资格。我科在长期医疗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对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治能结合国内外新技术、新进展,开展新项目用于临床检查和治疗,对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的诊治处于省内前列,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先进设备和先进治疗,提高对呼吸系统各种疾患的诊治水平,收治并成功抢救众多呼吸系统急危症病人。在慢性阻塞性肺病、支气管哮喘、肺部肿瘤、 肺血栓栓塞症、 间质性肺疾病、睡眠呼吸障碍等有较深的研究和丰富的诊治经验。二、呼吸内科医生介绍张天托医学博士,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内科副主任,呼吸内科主任。从事内科医疗、教学、科研工作二十余年。现 任中国 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常务委员、 广东 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会结核病学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会呼吸学会常务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呼吸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专长于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对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病、肺血栓栓塞症和呼吸衰竭等有较深的研究和丰富的诊治经验,擅长呼吸系统内窥镜检查。饶宪医学学士,副教授、副主任医师。1983 年毕业于中山医科大学医学系,从事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工作 20 多年, 1989 年、 1994 ~ 1995 年间曾两次赴日本国九州大学胸部疾病研究所、硫球大学医学部第一内科进修学习,进行呼吸疾病与呼吸道感染症的临床研究,对呼吸系统感染症、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结核、肺部肿瘤、肺心病、间质性肺疾病、胸膜疾病等有较深的研究。吴本权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1986 年开始临床医疗工作,主要从事呼吸系统疾病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具有较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发表科研论文数十篇,擅长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肺心病、肺栓塞、肺炎、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肺癌、肺结核以及急慢性呼衰的防治,尤其呼吸系统细菌感染性疾病的抗生素合理选择。周凤丽医学博士,副主 任 医师。1989 年湖南医科大学本科毕业。从事呼吸内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近二十年,发表专业科研论文十余篇,主持并参加多项科研项目的工作。擅长支气管肺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肺炎、肺结核等的诊断和治疗。尤其在肺癌的诊断、治疗和科研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毕筱刚医学硕士,副主 任 医师 。1989 年中山医科大学本科毕业。曾留学日本一年,主修呼吸道感染快速诊断技术。从事呼吸专业教学、科研和临床工作 10 多年。发表专业论文二十余篇,并参与多项科研项目的研究工作。专业特长:肺部感染性疾病、支气管哮喘、肺气肿肺心病、肺结核以及睡眠呼吸障碍等疾病的诊治。周宇麒医学博士,副主 任 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1994 年中山医科大学本科毕业。从事呼吸专业教学、科研和临床工作 10 多年。发表专业论文十余篇,主持并参与多项科研项目的研究工作。具有较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擅长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炎、支气管哮喘的防治。李洪涛医学博士,主治医师1993 年开始临床工作。从事内科临床工作十余年。发表专业论文十余篇,参加多项科研项目的研究工作。在支气管哮喘发病机制方面有较深入的研究。擅长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呼吸衰竭的诊治。黄 静医学硕士,主治医师。1996 年毕业于中山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从事内科临床工作多年。在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胸膜疾病、气胸等常见肺部疾病及各类临床疑难病例积累了较丰富的诊治经验。刘慧医学硕士 ,主治医师。2001 年中山医科大学本科毕业。主要从事呼吸系统疾病的基础和临床研究,专业特长: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炎、支气管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的防治。王明辉医学硕士 ,住院医师。2007 年中山医科大学硕士毕业。主要从事呼吸系统疾病的基础和临床研究,专业特长:肺部感染性疾病、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的防治。朱家馨医学硕士 ,副主任技师。1994 年参加工作。主要从事 细菌耐药监测;多种病原菌的耐药机制研究及院内感染病原菌进行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发表专业论文二十余篇,主持并参与多项科研项目的研究工作。 熟练掌握病原微生物的实验室检测技术,在呼吸道病原微生物检测方面处于领先水平。李柳芳副主任护师1981 年参加工作。 广东省护理学会老年护理专业委员会委员 , 主要从事 呼吸系统疾病的护理 临床研究,发表专业论文多篇,参与多项科研项目的研究工作。专业特长: 呼吸系统疾病护理,护理管理。

呼吸内科医生

  • 吴本权副主任医师,副教授

    擅长: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59;免疫抑制宿主肺部感染&#59;慢性阻塞性肺疾病&#59;支气管哮喘&#59;肺部肿瘤&#59;胸膜疾病&#59;支气管扩张症&#59;急性、慢性呼吸衰竭&#59;间质性肺疾病&#59;纤维支气管镜诊治技术&#59;肺血管疾病和重症肺疾病

  • 周凤丽副主任医师,医师

    擅长:肺部肿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肺炎、胸膜疾病、呼吸衰竭

  • 李洪涛副主任医师

    擅长: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呼吸衰竭

  • 毕筱刚副主任医师,副教授

    擅长: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结核、肺部肿瘤、肺心病、肺纤维化、肺栓塞

  • 张天托科室主任,主任医师,教授

    擅长:对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病、肺血栓栓塞症和呼吸衰竭等有较深的研究和丰富的诊治经验,擅长呼吸系统内窥镜检查治疗。

  • 周宇麒副主任医师

    擅长: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

  • 黄静副主任医师

    擅长: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胸膜疾病、气胸等常见肺部疾病及各类临床疑难病例

  • 饶宪副主任医师,副教授

    擅长: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结核、肺部肿瘤、肺心病、肺纤维化、肺栓塞、胸膜疾病

  • 唐英春教授

    擅长:呼吸系统细菌感染,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急性细菌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感染,支气管哮喘感染,肺炎,肺脓肿等细菌感染性疾病

  • 朱家馨副主任技师

    擅长:--

  • 刘慧副主任医师

    擅长: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炎、支气管哮喘

  • 王明辉住院医师

    擅长:肺部感染性疾病、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

  • 石云锋医师,主治医师

    擅长:呼吸系统疾病

  • 余巧莲医师

    擅长:--

详细地址
  •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天河路600号
  • 医院总机:020-85253000咨询电话:020-85253203
其他科室
相关专题
查看更多>>

本文内容和图片部分来自网络公开信息,如有侵犯您的版权或著作权请速与我们联系 (在线客服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或给我们发邮件(1078189145@qq.com)), 我们承诺核实后工作时间1小时内删除;2、本文内容、观点以及数据是根据网站大数据算法得来,仅代表本站观点,我们不保证其绝对真实和数据可靠,仅做参考,勿引用做其他用途, 否则因此产生的一切损失和法律后果本站概不承担。3、本文排序、排版、内容组成、设计的知识产权(版权)为城帮网city12580.com所有;转载、引用本文数据内容、排序结果请注明来源“城帮网”, 且要有来源链接指向本文。全文转发或抓取、抄袭本文内容,我们将提起法律诉讼保障本网站权益。